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69923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槽支护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新川科技园新成仁路南延线道排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3、施工合同4、选用规范 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2、建筑基槽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6-2007)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

2、7)10、建筑基槽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12、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槽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494号)13、成建安监发2011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槽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4、成建安监发201237号“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市深基槽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15、成都地区基槽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二、工程概况(一)设计概况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拟建新川科技园新成仁路工程,拟建线路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现高新区境内新川科技园。标段起点对应道路桩号为12+00,终点对应

3、道路桩号26+00,全长1400m。道路部分挖方区开挖深度5m,开挖时有138m应按深基槽(坑)支护措施执行。沿规划道路中线东侧布置有电力隧道和污水排水系统,电力隧道中线距规划道路中线14.8m,污水管道中线距规划道路中线17.5m,污水管道中线与电力隧道中线相距2.75m,东侧电力隧道和污水管道采用同槽开挖,开挖时有832.2m应按深基槽(坑)支护措施执行。西侧污水管道中线距规划道路中线17.5m,部分挖方区开挖深度5m,开挖时有410m应按深基槽(坑)支护措施执行。标段土方开挖基槽深度5m地段统计如下(最大开挖深度按设计纵断面标高进行统计):道路路面土方开挖基槽深度5m地段序号起止桩号长度

4、(m)最大挖深(m)备注115+2015+80608.46217+3618+14786.7合计138道路东侧电力隧道、污水管道土方开挖基槽深度5m地段序号起止桩号长度(m)边坡一侧最大挖深(m)中线一侧最大挖深(m)112+0012+65657.97.9214+8016+0012013.67.2316+8020+1033012.59.0420+8021+90110+17.28.68.6524+1026+0019012.07.8合计832.2注:20+8021+90段为沙河沟绕行桥墩段,隧道开挖长度较道路桩号增加17.2m。道路西侧污水管道土方开挖基槽深度5m地段序号起止桩号长度(m)最大挖深(

5、m)备注112+1012+40305.4215+7315+95228.0317+1520+0028510.8425+2726+00738.2合计410(二)基槽周边环境条件拟建线路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现高新区境内新川科技园,场地现为主要为农田、树木、旱地,局部为房屋,场地较为开阔,有网状的乡村公路,交通相对较便利。(三)气象、水文资料1、气象资料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47mm。丰水期为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4%,枯水期13月份,其余为平水期。丰、枯水期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02.

6、00m,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82%,多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020.50mm。多年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日),最多风向为北及北东风向,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140Pa,最大风压力为250Pa。2、水文资料本工程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堆积层中孔隙潜水及底部基岩裂隙水。孔隙性潜水赋存与表部土层中,主要含水层为浅部的粉质粘土。水量较为贫乏,赋水性及透水性较弱,水位埋深浅,其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及季节性变化密切,此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迳流及蒸发为主要排汇途径

7、。深部含水层主要为砂卵石,赋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底部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四)场地的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地勘报告,场地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e)、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黏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粉质黏土、粉土、细砂土、淤泥质粉土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的砂卵石夹土及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粉砂岩及砾岩等组成。在沙河沟处小桥地质分层如下图: 厚度2.7m深度10.4m厚度0.5-0.8m杂填土粘土松散卵石风化泥岩厚度3.7-3.9m厚度2.8-3.2m第二章 深基槽支护设计方案一、支护设计方案

8、本工程为道路路床、电力隧道、道排工程土方开挖基槽支护设计,根据管线位置、现场交通、管线及地质等情况,电力隧道、道排工程土方开挖基槽支护深度较深,为了工程安全,减少土方开挖工程量,维持工程土方平衡,有效利用园区土地,在道路路床以下两层采用喷锚支护,道路路床以上采用素喷支护。支护图按地勘给出的电力隧道、道排工程支护设计图进行支护。素喷支护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采用1:1.5放坡,素喷支护设计图见附图。素喷支护标准横断面一适用:4m开挖深度8m地段;标准横断面二适用:8m开挖深度12m地段;标准横断面三适用:12m开挖深度16m地段。喷锚支护基槽开挖支护严禁超挖,每层高1.52.0m,喷锚支护设计

9、图见附图2。电力隧道喷锚支护标准横断面一适用:4m开挖深度8m地段;标准横断面二适用:8m开挖深度12m地段;标准横断面三适用:12m开挖深度16m地段。开挖后的基底必须留够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二、支护方案简述1、素喷支护(1)喷射混凝土:坡面采用网喷细石混凝土,标号C20,厚度为80mm,水泥为PC32.5R。坡顶3m和2m平台采用素喷C15细石混凝土,厚度为100mm,水泥为PC32.5R。(2)泄水孔:按每2m2m支护单元布置1个泄水孔。(3)应分层及时支护,避免桩间土垮塌,分层开挖厚度一般控制在2m。2、喷锚支护(1)锚杆采用48锚杆=3.0mm;锚杆之间焊接14加强筋。

10、(2)坡面挂铺8250250钢筋网,保护层厚30mm;(3)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80mm;(4)梅花形布置30泄水孔,间距同锚杆水平距;(5)锚杆内压力灌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3、地表封闭和排水处理(1)边坡平台及地表采用C15素混凝土封闭,厚度不小于100mm。(2)坡顶设置3m宽散水坡,坡边设截水沟,散水坡坡度3%,坡向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向基槽内汇集。第三章 施工准备和部署 一、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主要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组成,组织机构如图:1、项目组织机构图: 二、施工部署 (一)施工段的划分为了确保工程工期,施工时,分为两个施工段平行作业,施工段位置划

11、分如下:第施工段 起止桩号:12+0018+00,桩号全长600m;第施工段 起止桩号:18+8026+00,桩号全长800m。各施工段划分作业段应从填方区开始,分段向挖方区组织流水施工。每一作业段长度为电力隧道两变形缝之间的距离或污水管道检查井位置。挖方区深基坑土方开挖时应先挖路床以上土方并完成支护,后挖路床以下东侧电力隧道并完成支护,在挖西侧污水管道沟槽并完成支护。开挖时应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完成支护后在进行下层开挖。(二)主要工艺流程基槽土方开挖支护作业段主要施工过程及工艺流程如下:测量放线施工降(排)水沟槽土方开挖(第一层)素喷和锚杆支护(第一层)沟槽开挖(第二层)素喷和锚杆支护(第二层

12、).(交替施工到沟槽底)支护验收第四章 降水施工和支护施工方案一、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前,应先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1、首级导线点的复测先根据设计文件,按相同的导线形式和同等精度进行外业实地测量(如原有导线点被破坏,则相应增设),经微机内业平差计算后,提交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首级导线点的三维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依据。2、测量标志保护及测量数据复验所有测量标志设置牢固可靠,且不受施工影响,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复验各控制点,发现问题及时补测补设。3、导线复测与加密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和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制定的工程测量方案,采用经检验校正的、满足

13、精度要求的全站仪对所交导线点进行闭合复测,闭合复测无误且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按满足施工要求的原则,对原有导线点进行加密,布设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加密控制点位布设在路基红线外地基稳固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且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并和所交导线点进行联测,检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施工控制点。4、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对监理工程师所交的水准基点在全路段范围之内进行闭合校核,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进行联测闭合,并将闭合校核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认可。在水准基点闭合校核无误后,按不大于200m的间距在施工路段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桥涵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必要时可

14、适当增设,临时水准点要求稳固埋设,并和水准基点及邻近路段的水准点闭合。5、测量成果报审在导线及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测量成果按批准的格式报请监理工程师核查。 6、施工放样根据监理工程师核准的控制测量成果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施工现场测放出道路的设计中心线,并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取土坑、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标明其轮廓, 根据测放出的道路中心线及道路施工用地范围,分段放出开挖段的中心线、开挖边线,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7、投入的仪器、设备本标段拟采用1台全站仪、2台苏光J2电子经纬仪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2台苏州S1型精密水准仪及2台自动调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二、施工降(排)水(一)施工排水重点解决20+9521+70处电力下穿隧道沟槽开挖的排水,该段沙河沟在21+40处与电力隧道正交,拟将该处分两段施工,第一段道路桩号20+6021+25,隧道中心线长约67.268m,第二段道路桩号21+2521+70,隧道中心线长约70m。在第一段施工完成后,将沙河沟改道经21+10处(宽5m)流经道路西侧,开始施工第二段。其他位置电力隧道施工排水采用在开挖沟槽两侧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