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69233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xx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新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局党组: 我所于本月3日接到局下发lt;关于开展2023-2023年全县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后,立即对2023-2023年全乡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进 行清查,并认真梳理了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如实填写了近三年来农民建房和其他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报批,收费和用地面积,现根据文件精 神对照本辖区内农村村民建房现状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村民建房选址不标准,千百年来形成的朝向,风水等因素,至使所建房屋不能标准统一,整齐划一,影响整体布局。 2,农村村民建房超面积时有发生,由于农村风俗所致,普遍超面积修建

2、。 3,农村村民建房未批先建还未杜绝,往往是先看好日子,就开工修建。国土所力量薄弱,对违法用地也是我来他停,你走他修,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标准选址。使所建房屋标准统一,整齐划一,呈现一个亮丽的新农村。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村风俗习惯。 2,加大动态巡查,坚持四到现场,杜绝村民建房超标,超面积的现象。 (三)建议 1,每村规划一片土地,集中连片修建。 2、杜绝村民建房随意性的现象。 第二篇:关于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建设用地 违法违规情况的调研报告 结合年度卫片执法检查情况,执法监察支队对全市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

3、,我市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在新增建设用地中仍占一定的比重。 一、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现状 我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整改力度,各类土地违法总量大幅下降,土地管理秩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但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结果显示,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在新增建设用地中仍占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未报即用是土地违法的主要形式。在我市新发生的宗违法用地中,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的面积比例到达。 2、农村交通道路等根底设施违法用地占一定比例。全市宗违法用地中,农村交通道路根底设施违法用地宗,面积亩(耕地亩),占全市违法用地总宗数和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另外,还有一局部在前时相之前发生,监测时段内未

4、继续建设的道路工程占有较大比重。两者相加,占违法用地总面积的%以上。 3、工业工程违法用地仍然时有发生。近来年,我市各级政府主导的工程违法明显减少,但“零星工业工程违法用地仍然存在。全市共宗工业用地违法,面积亩(耕地亩),占全市违法用地总宗数和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4、拆迁安置及村民建房违法用地仍然存在。全市这类违法用地宗,面积亩(其中耕地亩),占全市违法用地总宗数和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5、其它违法用地。科教等其它违法用地宗,面积亩(其中耕地亩),占全市违法用地总宗数和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二、农村建设用地违法违规的原因 1、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留有死角。特别在国土

5、资源管理有关政策和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够,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只注重“应急不注重长效。少数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没有树立真正的科学开展观,依然存在“以地生财和“以地招商的思想,以统筹城乡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由,采取出租集体土地的方式招商引资,盲目引进企业或业主,擅自表态或默认企业违规用地。一些单位和个人国策意识淡薄,受利益驱使而违法占地。 2、违法用地行为受利益驱动,有着强大的经济动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土地价值不断升高,农民的土地 一旦被征收,依照法律规定只能一次性领取征地补偿费。而“以租代征出租土地,甚至比自己搞种养业的收益要好,还保持土地所有权。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后

6、,一些村民不珍惜土地,自愿或支持出租自家承包地用于他人非农业生产,以换取低廉的土地租金和眼前的经济效益。 3、政府有限的财力不愿预先支付土地补偿和报批费用,而是由用地单位来承担,这就造成土地尚未征转、不具备出让条件,用地单位已经支付了大笔费用。就批次用地而言,每年方案指标下达有一个过程,拿到指标后,分配工程、组卷上报、挂牌上市、供地,周期较长,而一般工业用地和市场商机密切相关,很难承受漫长的等待过程。 4、方案紧缺、资金缺乏以及城乡土地增减持钩方案下达较迟等原因,也造成部份工程没有及时办理农手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用)手续,形成违法用地事实。 5、占补平衡难以落实,导致用地无法报批。我市耕地后备资

7、源匮乏,补充耕地压力也大。法律虽然规定建设单位负责占补平衡,但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由于补充耕地方案难以落实,导致用地报件组织困难。 三、违法违规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国策意识。一是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确保其牢固树立科学开展的观念,养成切实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管地、节约集约用地等意识。切实转变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 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着工程转、“先上车后补票的错误观点,不断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意识。二是把用地单位和个人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切实把土地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并有针对性地向用地单位进行普法教育,把违法用地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8、三是做好国土系统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国土资源系统依法管理和效劳社会的水平。 2、坚持预防和严查相结合,全面落实巡查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从市(区)、乡镇到村组土地管理信息员的全员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分片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监管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实现违法用地现象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和土地监管全覆盖的目标,将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面落实快速反响、快速出击、快速处理的快速防控执法监察举措,尤其要针对巡查中发现和报告移送的突发性土地案件,做到快速处臵。与此同时,加大查处违法用地的力度,要把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作为

9、切实解决当前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的突破口来抓,把群众反映强烈、违法用地比较集中的镇、村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要因地制宜采取交叉执法和跨地区执法的方式,不断加大处分力度,增加不法单位和个人的违法本钱。 3、强化部门协作与配合,遏制违法用地。查处违法用土工作难度大,仅靠国土资源一个部门是难以完成的,相关 部门必须联合执法、协同查处、密切配合,形成查处违法用地的合力。既要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也要发挥建设、纪检监察、法院、公安、司法以及工商、税务、银行、电力、供水等机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制止、打击土地违法行为,形成政府主导、土地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依靠社会监督的多元化执法模式,

10、实现联合查处、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目标,提高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力和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效果,有效遏制非法占用土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 4、严格土地执法,坚决纠正“罚款了事、“补办手续了事现象,提高违法用地本钱。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撤除或没收的,一律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确需补办手续的,也必须履行完依法处分手续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价款以及其他有关规费,同时,相应扣减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方案指标。通过严格执法让违法,让违法用地付出比合法用地大得多的经济本钱和政治本钱。 5、严格执行问责制。认真贯彻执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

11、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15号令违反土地管理规定问责方法,落实保护耕地共同责任,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碰硬,要动真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纪律或法律责任。 6、改革干部考核机制。改变对地方开展的评价标准, 经济指标不应为唯一标准,应重点放在可持续开展上,考核要注意综合协调开展,对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应进行惩罚,建议耕地保护也实行一票否决。 7、调整利益机制。土地收益分配要兼顾好政府、市场主体和农民多方面的利益,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 第三篇:XX县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XX县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XX市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批后

12、实施管理工作,根据XX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XX省国土资源厅lt;关于及时报送建设用地批准后实施情况的通知gt;的通知(滁国土资 2023449号)要求,我局对2023、2023、2023年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的批后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同时,对2023年度批而未征的土地进行了统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2023年以来我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6个,面积9448.81亩,其中:批次用地11个,面积1538.62亩(其中补办用地2个批次,面积553.95亩、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征收4个批次,面积463.71亩、使用方案指标5个批次,面积520.96亩);独立选址工程用地1个,面积2023.96亩

13、;置换用地11个,面积6783.77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地块土地征收2个,面积120234.9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程安置点1个,面积2023.56亩;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 分别为。202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88.168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26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129.491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2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选址工程用地1个,面积2023.96亩, 25.1937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公共设施用地;批准批次用

14、地5个,面积754.503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97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184.8185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9个批次,面积5632.7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58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16552.169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用地。 202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工程建新地块土地征收用地2个批次,面积120234.9亩,3138.002023万元征地补偿费已全部发放到被征地单位和农户手中,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住宅用地;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程安置点1个,面积2023.56亩,

15、未进行土地征收;批准批次用地6个,面积784.12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211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23.006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工业和商服用地;批准置换用地1个批次,面积562.89亩,涉及安置农业人口504人,已全部以货币安置的方式安置完毕,共支付征地补偿费2023.620232万元,所征收土地用于商服和工业用地;2023年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置换安置点用地15个,面积478.31亩,未进行土地征收。 经自查,2023年我市没有批而未征土地。 在建设用地批后管理中,我市建立建全了建设用地审批台帐,同时,按有关要求对我市建设用地征地补偿费方案,土地供应,土地使用等情况进行了信息公示,及时将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遇到了各类问题,积极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会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用地动态,进一步标准我市各类建设工程用地,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