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69048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DOC 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训练题(附详解答案)1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Tl32Ag=Tl2Ag,AgFe2=AgFe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ATl3Fe3AgBFe3AgTl3CTlAgFe2 DTl3AgFe3解析:选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下列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l、Br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

2、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l3、Al(OH)3解析:选D还原性:IFe2Br,I、Fe2、Br的物质的量相等,通入氯气时,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I、Fe2、Br,A错误;溴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NaBr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首先生成溴化银沉淀,B错误;氧化性:Fe3Cu2,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首先发生Fe3与铁的反应,C错误;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H的中和反应,然后OH与Al3反应生成Al(OH)3沉淀,最后Al(O

3、H)3溶解生成NaAlO2,D正确。3已知:向KMnO4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析:选A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说明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说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项正确;三个反应都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氯气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

4、,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项错误;实验证明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不能证明其有氧化性,D项错误。4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ACl2 BKMnO4CFeCl3 DHCl解析:选C由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知氧化性:MnOCl2,还原性: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Cl2Fe3I2,还原性强弱

5、顺序为IFe2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能氧化I。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序号氧化剂还原剂其他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Cl2FeBr2/Fe3、Br2KClO3浓盐酸/Cl2KMnO4H2O2H2SO4O2Mn2A反应中,当只有少量Cl2时,发生反应Cl22Fe2=2Fe32Cl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C中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3H2O26H=2Mn24O26H2O解析:选A还原性:Fe2Br,当只有少量Cl2时,氯气优先氧化Fe2,A正确;由表中

6、信息可知,氧化性:KClO3Cl2Br2Fe3,B错误;浓盐酸与氯酸钾的反应中,KCl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生成3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是5NA,C错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D错误。6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ClO3发生还原反应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D每生成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解析:选C

7、A项,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KClO3发生还原反应;B项,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项,H2C2O4为还原剂,ClO2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H2C2O4的还原性强于ClO2的还原性;D项,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生成的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每生成1 mol ClO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6.021023。7已知:I(样品)IOI2;I2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转化说明还原性:INa2S2O3BrB每生成1 mol IO,同时反应2.5 mol Br2C生成I2的反应中氧化剂

8、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D有氧化产物Br生成解析:选C由I(样品)IO可得还原性IBr,再由I2I可得还原性Na2S2O3I,则I、Br、Na2S2O3三者之间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Na2S2O3IBr,A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1 mol IO, 1 mol5(1)n(Br2)2即n(Br2)3 mol,B错误;生成I2的反应为IO5I6H=3I23H2O,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C正确;Br是还原产物,D错误。8.(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在处理废水时某反应体系中有6种粒子:N2、HCO、ClO、CNO、H2O、Cl,在反应过程中部分离子浓度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9、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述反应体系中,CNO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在标准状况下,产生4.48 L N2时转移0.8 mol电子D上述反应中,只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解析:选D依题意,ClO是反应物,HCO是产物。所以,离子反应为2CNO3ClOH2O=N23Cl2HCO。在该反应中,CNO是还原剂,A项错误;还原产物是Cl,氧化产物是N2,B项错误;CNO中氮元素为3价,碳元素为4价,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n(N2)0.2 mol,故生成0.2 mol N2时转移1.2 mol电子,C项错误;上述

10、反应中,氯元素、氮元素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正确。9向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依次发生两个反应:2Fe3SOH2O=2Fe2SO2H;3Fe2NO4H=3Fe32H2O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发生了还原反应B由反应顺序知氧化性:Fe3HNO3CNO是氧化产物D向KNO3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后也会发生、两个反应解析:选DSO中S元素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由反应可知氧化性:Fe3HNO3,B错误;硝酸是氧化剂,NO是还原产物,C错误;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向KNO3与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后也

11、会发生、两个反应,D正确。10.(2019濮阳一中二检)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d代表溶液中Br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2 molC原溶液中n(Fe2)n(Br)23D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2I2Fe22Cl2=I22Fe34Cl解析:选B因还原性:IFe2Br,故通入氯气时,被氯气氧化的顺序依次是I、Fe2、Br。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d代表Br变化情况,A正确;a代表的是I的变化情况,n(I)2 mol,则n(FeI2)1 mol,B错误;b代表F

12、e2变化情况,n(Fe2)4 mol,d代表Br变化情况,n(Br)6 mol,两者物质的量比值为4623,C正确;加入2 mol Cl2,I全部被氧化,部分Fe2被氧化,因此离子反应为2I2Fe22Cl2=I22Fe34Cl,D正确。1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Bi3、MnO、BiO、Mn2、H2O六种粒子。其中c(MnO)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Bi3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D若有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解析:选Cc(MnO)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大,说明MnO是生成物,则Mn2为反应物,Mn元

13、素化合价升高,故具有氧化性的BiO为反应物,由Bi原子守恒可知Bi3是生成物,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5BiO2Mn214H=5Bi32MnO7H2O。B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Bi3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Mn元素化合价升高,则Mn2为还原剂,B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BiO为氧化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B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H,溶液酸性明显减弱,故C错误;Mn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7价,则若有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2)1 mol5 mol,故D正确。12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化

14、学反应:SO22Fe32H2O=SO2Fe24H;Cr2O6Fe214H=2Cr36Fe37H2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r2OFe3SOB标准状况下,若有6.72 L SO2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C反应中,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D由上述反应原理推断: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解析:选B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已知反应可知,氧化性:Cr2OFe3SO,A正确;n(SO2)0.3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Cr2O6Fe23SO2,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错误;若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2(63)6 mol,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