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68821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样学习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二)四、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教法 明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能够用心理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活动方法设计教育活动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好该课程,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达到心理教育课程规定的目标。课程的组织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一)课前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不仅仅包括单元设计中所规定的事项,如课堂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等等,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掌握学生心理和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技能 例如熟悉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团体动力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会使用某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如处

2、理抗拒的技术、沉默技术和情感转移技术等等。2.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的背景材料 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智力状况、人格特点、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的记录等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活动过程的掌握。这就是教师经常所说、课前准备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3.先行接触 在课程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参加心理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个别的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的关系,以利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4.设置助手 设置助理教师或在学生中找到助手,以帮助主持教师活跃团体气氛,协助活动的开展,以及处理某些冲突事件。(二)课堂组织 要上好一堂教育课,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教学组织的方法

3、处理好一堂课的开始、中间和结束等教学环节。1.课堂开始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组织方法:(1)预热方法 可通过唱唱跳跳等游戏活动开始一堂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座位的安排上,可考虑圆形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面,平等交往,将会大大有利于课程开展。(2)澄清方法 教师以生动有趣、简洁有力的话作一个开场白,说明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活动的大致安排,解除学生的困惑,增强活动的意识性和目的性。(3)介绍方法 为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有必要用多样化的自我介绍方法,对于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尤为

4、重要。传统的自我介绍方法比较死板,往往使学生不自然而有所保留。因此,可采用以下几种介绍方式:先分组两两配对,互相说出自己的基本情况,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最得意的、最讨厌的事物或人。然后,再回到团体介绍刚才配对的朋友。每人自问自答10次,每次都是我是谁?我是,说出别人不知道的特点,这种方法可训练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由大家轮流向一个同学提出不重复的问题,被问者不能拒绝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坦诚,训练其机智。2.教学过程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1)引导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问题上能寻求较好的答案,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些启发性的话,如你是说你觉

5、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开放性的沟通。引导方法可分为间接引导和直接引导。(2)反馈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把握学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教师是理解他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澄清自己的思想感情。反馈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真实地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反映出来。这面镜子给学生提供自觉、自动修改自己的机会。(3)明朗化 这种方法是教师除复述学生所说的话或表明的感情外,再增添教师认为学生想要说而没说出的东西,即教师把学生模糊、隐含、未能明白表达的感觉说出来。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4)面质 学生有时会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

6、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面质学生,促使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在面质时,应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明确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3.课程结束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1)回顾与检讨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进行过什么活动,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意见。(2)计划与展望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今后应该作些什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有什么打算,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3)祝福与道别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用小卡片或小礼物彼此祝福、道别,以维持和发展相互间的友谊。4.注意事项在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组织好教学,除

7、了具备一般的上课技能和态度还应注意:(1)客观地处理事件,对学生不能有偏心,或持不公平的态度。(2)以温暖、尊重、同情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班级是温暖的和安全的,能够了解他们,因而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内心话和感情表露出来。(3)不要采取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而要尽量使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班级的活动能轻松活泼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和投入。(5)具有教学的机智,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捣蛋、抱怨、不专心、吵着要上厕所、擅自离开课堂等等,教师要能够迅速了解其原因,作出即时的和适当的反应。(6)在团体活动

8、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当。因为教师指导少,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多,又可能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问题、适应问题、人格成长和身心发展问题,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个别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矫正。班主任要学习心理辅导方法和操作,在上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同时要做好本班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三)游戏辅导游戏辅导是班级心理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的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参与面广、操作性强。我校要通过游戏中心的活动对学生开展游戏辅导,通过游戏辅导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合群性和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同时通

9、过游戏让学生认识规则、遵守规则。1、 选择游戏。游戏辅导老师必须收集和积累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各种游戏,然后根据辅导主题、辅导对象和场地等具体情况选出合适的游戏。2、 学习规则。游戏之前,老师必须详细、具体地说明本游戏的规则、活动时的各项注意事项。学生必须学习规则,掌握规则,直至在游戏中遵守规则。3、 观察行为。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行为和情绪是比较真实地,也反映出其心理是否健康。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4、 调节情绪。游戏是孩子表达感情、描述经验、表达期望的“语言”,教师要懂得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情绪表达还有一个目标适宜、反应适度的问题。教师要辅导学生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情绪,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