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开卷考试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我省初中历史考试采用历史与政治进行合场合卷开卷考试,考试模式的转变给历史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体现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强化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开卷考试作为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已经成功实行十余年,但有些学生对此还是没能正确认识作为我们历史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中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面对开卷考试,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转变观念,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改变策略,采取行之有效的适应开卷考试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三历史开卷考试的综合复习,我们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做了一些调查,和大家共同探讨二、调查对象:农村学生家长、城市学生家长、蒙城二中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农村中学的学生、蒙城六中的学生三、调查内容:开卷考试使学生从机械记忆的沉重包袱下解脱出来,促使学生从机械记忆过渡到理解记忆,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改变,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其目的是良好的,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单纯记忆下降,即对历史基本条件、现象、时间、地点的记忆在学习实践中容易被学生们忽视;二是学生的归纳与分析能力下降,在考试中他们一般急于查找资料上的相同题目与答案,很少独立思考离开了资料的现成答案,他们便如同鱼儿离开了水这种现象在广大农村中学十分普遍,这与命题者当初实行开卷考试的初衷相悖那么,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一些学生和家长做了调查报告首先我们对农村学生家长做了一些调查: (一)、原因探讨:1 、70%的家长认为在广大农村初中,学生们阅读视野普遍狭隘,加上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习惯于抄教辅资料如果资料上没有原原本本的答案时,他们不是主动分析问题,也不懂剖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50%的家长认为教师引导不足,教师对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多数认为老师满足于囤积资料,让学生从其中翻查答案,不但没有提高学生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这种开卷考试实际上直接刺激了学生广泛买资料,而不是开动脑筋随着现在资料满天飞,学生历史开卷考试分数的高低,实际上已演变成资料多寡的大比拼这更加助长了学生在上历史课时不屑于听老师讲解的习惯。
二)、多数家长认为其危害:一是这种短期行为直接削弱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只是一味的从抄袭中获取高分,购买并应付大量课外资料,既花费了冤枉钱又浪费了有效的学习时间二是降低了答题的正确率,因为这种盲目的抄袭很多时候不是找不到原封不动的答案就是时间不够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其次我们又对城市学生家长做了一些调查报告,让我们来看一下:“中考对孩子来说是考脑力,对家长来说却是考体力5月8日上午,在蒙城二中学生家长群,儿子即将参加今年中考的学生家长张燕一句感慨得到了其他家长的认同 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们普遍感到了压力?我们调查发现,原来,6月12日的中考将近,由于孩子们都忙于准备其他科目的复习,无暇顾及开卷考试的政治和历史,在书上划重点、往书上抄答案成为许多家长“代劳”的重任开卷不轻松,要做的功课比闭卷还多 按理来说,开卷考试应该比闭卷考试容易得多,然而,当年的考生考下来就直呼:“并不是简单翻翻书就能在书上抄到答案,有些题书上根本没有,要做的功课比闭卷还多 也许正是因为监考老师对开卷的这两科考试要求并不太严格,考生们都希望能在这两门考试中得到高分因此,如何让小小的书本发挥最大作用,让以家长为主力的“抄书大军”各显神通。
我翻看了一下今年历史考试命题组确定的重点复习提纲小册子,足足有30多页就算以大人的写字速度,也要连续抄写至少十几二十个小时字还得尽量写小一点,写之前安排好空间位置,保证字迹清晰工整、便于辨认县第二中学初三学生周文静告诉我,“抄书”也要讲技巧,她的妈妈就是按这样的要求帮她抄写重点笔记的 在学生家长李艳丽为儿子准备的历史复习资料中,用各种颜色的笔勾划出的重点在书本中格外醒目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等级的重点,比如老师和考纲提出的一级重点,用红笔勾;经常考的二级重点用蓝笔勾;一些容易忽略但又有可能考到的重点用黑笔勾李女士说,这项细致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半个月,目前她已经为儿子划完了四本书的重点 刘丽女士是在一家书店工作的,女儿在蒙城二中学校读初三,刘丽“抄书秘笈”则是在网上和前几届考生家长们交流时学来的她先从网上买来两本初三的历史资料,利用单位的资源,她用近乎一模一样的纸张将老师曾经勾划出的热点、时政题打印下来,粘贴到书本上经过裁剪和装帧,这本内容丰富的“资料”和普通的教科书几乎没有两样 我们又分别对蒙城二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 蒙城二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共五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
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题连线题,共计6分,第三题读图说史题,共计15分,第四题材料解析,共计17分,第五题简答题,共计12 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考试结果如下:总人数 考试人数(人) 及格数(人) 及格率(%) 优秀数(人) 优秀率 (%) 308 308 286 92.86 76 24.68 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有些不该错的题做错了,如一(2)(13)三(2)四(1) 2、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时事热点不够关心,他们对开卷考试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死记硬背,稍微好一些的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效果就会更好!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初中历史考试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此我们对蒙城二中八年级学生作了这样的问卷调查,题目是《历史开卷考试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设计了7个问题: 1.在历史考试中你认为开卷有益吗?为什么? 2.你是否有过“历史开卷考很轻松”的想法?(A 是 B否) 3.历史开卷考试有没有难度?(A 有 B没有) 4.开卷考试试卷的题量大吗?(A 大 B不大) 5.开卷考试试卷你喜欢什么类型的试题?(举一例说明) 6.你在做开卷试卷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7.你是否希望通过一份开卷试卷的考查能有新的收获?具体收获是什么? 总共发出600份问卷,实际收回600份对这七个问题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在历史考试中你认为开卷有益吗?为什么? 答:93.8%的学生认为开卷有益理由如下: (1) 锻炼动手能力; 不需要死记硬背 (2) 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 (3) 轻松,没那么紧张; (4) 开卷有助于答题,增强对课本的理解; (5) 有助于提高分数 2.你是否有过“历史开卷考很轻松”的想法?(A 是 B否) 答:12.2%的学生在思想上认为历史开卷考试不轻松 3.历史开卷考试有没有难度?(A 有 B没有) 答:历史开卷有难度。
4.开卷考试试卷的题量大吗?(A 大 B不大) 答:学生认为历史开卷考试试卷题量大 5.开卷考试试卷你喜欢什么类型的试题?(举一例说明) 答:学生在开卷考试中喜欢如下类型的试题:选择题、连线题、填图题(看图说明)、判断题、改错题;最好是在书中好找到答案的题;比较开放的题;课外扩展题;老师讲过的书本上没有的题;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考查每个单元的重点 6.你在做开卷试卷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书上找不到答案(学生反映的最多);题量大;翻书太费时间、翻书很累人;有的题看不懂,答案好像知道但又总觉得不会做;题活,有很多需要自己去总结;难度有点大、找不到准确答案,太多、太复杂;相类似的题较多,很容易搞错;课外知识拓展不会写 7.你是否希望通过一份开卷试卷的考查能有新的收获?具体收获是什么? 答:学生希望能有新的收获具体收获大致如下:增强已有知识和对课本的掌握;平时学习不到的东西能在翻书时温习;能更靠近书本内容;更加了解历史题型,有助于大考;收获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拓视野;认识新的题型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对开卷考试(学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学生比较认同开卷考试这种形式; 第二、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开卷考试还是比较轻松的; 第三、学生认为开卷考试题量大,试卷有一定的难度; 第四、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连线题、填图题、改错题; 第五、在答卷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 第六、学生希望通过一份试卷的考查,不仅能对原有课本知识有了再认识,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如:认识新的题型、收获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们又对九年级学生做了一些调查报告: 一、80%的学生认为要依据考纲,把握方向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识目标的课程,综合复习量大、时间紧,是对所有知识的大检阅。
因此,必须仔细研究考试纲要,紧紧把握考试方向,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运用的内容,使我们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减低复习要求比如:初三(2)班历史科代表曹近近认为应该:在按课本顺序复习同时通过练习使学生走出了开卷考试不用背的误区,如:让学生练习排序题,考察学生对时间记忆的准确性;再如:近代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主要的阶级阶层开展了什么活动,应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三方面回答,这是典型的再认性试题还通过练习材料解析、简答等有关记忆的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对历史上的一些基本知识,必须通过记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 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循序渐进,分化梳理 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逐层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高到低渐次构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如初三(6)班历史科代表周玉容认为让同学们把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列成表格,将战争的名称、时间、原因、签定的条约、结果或影响归纳整理在一起,然后根据表格内容找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条主线,两大矛盾,三大条约等一条主线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大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三大条约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三分之一的学生意识到融会贯通,全面提高 为考核学生综合评价能力,中考势必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综合题,因而教师要提供典型习题加以训练再次就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教学和复习问题对立仓镇中学学生做了一些调查报告, 结果如下:● 75%的学生认为,“开卷”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便可,因此教学时只需看看课本,讲讲资料,考试时便可以应对自如了 其实开卷考试不是翻书查资料那么简单,切忌麻痹心理产生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命题理念就是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历史课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