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67890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林阳光城 (一期)工程 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1.1基本概况1、工程总体概述: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海林阳光城”一期4#、5#楼、裙房及地下室二标段2工程地点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吴大道南、三秀路西3建设单位湖北万德利置业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设计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6监理单位湖北建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武汉建工第三建筑有限公司1.2建筑设计及主体结构概况住宅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裙楼3层,4层为转换层,地上标准层在5层31层之间,标准层层高2.9m,具体情况详见下表。栋号层数层高(m)建筑高度(m

2、)-3层2层1层1层2层3层4层5315-3313.83。85。15.45.15.15。32.9099.24#-3313.83。85.15。45.15.15。32。9099。2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 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044. 本工程施工图纸三、电梯井操作平台施工技术方案1. 本工程,消防电梯井平面尺寸为2.1米2.1米,客梯电梯井平面尺寸为2.1米2.6米。结构施工期间考虑采用搭设落地脚手架方法布置操作平台,每隔两层采用水平钢管架挑在楼层上来加固,并且每隔

3、两层用方木、模板满铺作为硬隔离。电梯井操作平台选用4根16号工字钢作为基础,中心间距为1米;工字钢两端固定于结构上,固定端长度为300mm;上面设置限位措施固定立杆。2. 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采用483。5mm普通钢管进行搭设,最大搭设高度不大于10米;立杆布置在工字钢上,间距1。1米1。1米,水平杆间距为1.5米.立杆均采用对接形式;两侧横向立杆从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剪刀撑。3.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的接头应错开;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小于50mm,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50mm。4.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满足要求,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5.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20

4、0KG/。6. 落地操作平台根据施工进度逐层搭设,严禁超高,每层脚手架搭设安装完成后由相关人员组织验收.7. 每层脚手架操作平台安装完成及时铺设垫木和模板,便于施工人员操作,要求垫木间距不大于250mm。四、 操作平台的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电梯井门洞口安装1800mm高工具式防护门;防护门底部安装200mm高木质踢脚板,防护门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牌。2、 电梯井内每隔两层搭设一道水平防护平台;水平防护平台采用钢管、木枋及模板搭设,每个楼层电梯井内增设一道水平兜网.3、 操作平台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期间严禁超载,平台上堆放的模板必须随放随清理。4、 施工期间不得在

5、平台上堆放大量模板、钢筋等材料.5、 卸料平台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拆除顺序和方法,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6、 结构施工期间电梯井四周必须封闭,并且根据操作平台的拆除进度及时搭设隔离措施,满足施工安全.7、 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的要求: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8、 脚手板的铺设要求:应铺满、铺稳,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9、 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确认不需用操作平台后,经施工部门同意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区,并有专人负责进行监护、指挥,应将材料、杂物清理干净。五、 电梯井操作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1、计算依据计算依据

6、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2。586。6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10米,立杆的横距 l=1.10米,立杆的步距 h=1.8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2、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2。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 q1 =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

7、载(kN/m): q21 =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 1.5000.300=0.450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450+0。600=1。050kN/m2。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活荷载 q2 = 1。40.450+1.40。600=1.470kN/m最大弯矩 Mmax=(0.100。108+0。117

8、1.470)1.1002=0.221kN。m最大支座力 N = (1。10。108+1。21。47)1.10=2.071kN抗弯计算强度 f=0。221106/4491。0=49。25N/mm2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2。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0.090kN/m活荷载 q2 = 0。450+0。600=1.05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0+0。9901。050)1100。04/(1002.06105107780。0)=0。334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

9、于1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3、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07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842kN.m最大变形 vmax=2.988mm最大支座力 Qmax=8.297kN抗弯计算强度 f=0。842106/4491.0=187.51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

10、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3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R 12。0 kN时,应采用双扣件;R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5.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 = 0。10046.400=4。617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

11、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栏杆的自重(kN): NG2 = 0。1501。100=0.165kN (3)脚手板自重(kN): NG3 = 0。3001。1001.100=0.363kN (4)堆放荷载(kN): NG4 = 2.0001.1001。100=2.42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7.565kN.5.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5001.1001.100=1.815kN5.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NQ6、的

12、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62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

13、取值为1.163;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2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31。7001。80=3。559m=3559/16.0=223。121 =0。146=11620/(0.146424)=187.31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800+20.200=2。200m=2200/16。0=137。931 =0。363=11620/(0。363424)=75.60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94;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31.094(1.800+20.200)=2。799m=2799/16。0=175。493 =0。233=11620/(0.233424)=117.75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