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行业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670932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农业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农业行业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农业行业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农业行业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农业行业分析(一) 大农业简介大农业是指通过对传统农业系统的重新塑造,运用共生的原理,使农业的发展遵循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和循环经济模式,改造和创新传统农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的农业形式。具体来说,大农业有以下两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大农业是指农业的产业化形式,即所谓“大农业”,不仅是指种植、养殖的生产过程,还包括了产前、产后的经济活动。例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大农业实际上贯穿了第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以及第三产业中近几年兴起的“农家乐”、“观光农业”等。大农业

2、与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和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农业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市场配置和商品经济下新的农业形式。第二种意义:大农业是对第一产业农业的具体内容的划分。即“大农业”是相对“小农业”的说法。国际上把农业划分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我国把农业划分为农、林、牧、副、渔,其中的“农”就是“小农业”,指种植业,它只是“大农业”中的一个部分。现在我们提到的“大农业”,一般情况下都是指第一种意义。 (二) 大农业行业情况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被称为“第一产业”。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粮食自给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为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上游原料,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进入21世纪,我国

3、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来之不易。近年来随着耕地被占用、土地污染、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我过农业增收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巩固的农业的基础地位,2004 年至2015 年连续十二年,中央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强化。从2014年下半到2015年,我过宏观经济开始下行,虽然农业不是周期性行业,但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造成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一路走低,间接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国家也从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三)大农业相关法规(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5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

4、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5 年8 月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提出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比如进行农垦改革,大力发展国营农场。(3)农业“走出去”战略在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里面,首次提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强调有优势的科技走出去,增

5、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龙头。(4)农产品价格改革。政府对农产品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农产品的价格更多的依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自动形成价格。再者,目前正推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转变,实现“价”、“补”分离。(四)行业风险国家即使从政策各方面支持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自古以来就有着“靠天吃饭”一说,因为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气候、宏观形势、市场供需等方面的影响,就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具有一定的风险。(1) 食品安全风险 粮食及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粮食、肉 类、食用油等领域发生的质量安全事

6、件,不仅会直接对相关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对问题企业还可能直接导致生存危机。间接来说,也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比如2015年6月1日,长沙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冻品案,打掉以黎某、钟某等分别为首的2个涉嫌走私冻品团伙,查扣涉嫌走私冻牛肉、冻鸭脖、冻鸡爪等800吨,价值1000万元,根据长沙海关介绍,这是湖南历年来查获的最大宗走私冻品案。(2)自然灾害及疫病等风险 种植养殖行业生产经营易受灾害性气候、严重气象事故、病虫害、疫病等因素影响。尤其干旱是一直是我国遇到的最大自然灾害,而干旱对农业的发展又是致命性的打击。比如去冬今春,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4成,旱情峰值造成

7、1219.3千公顷农作物受灾,157.1万人、94.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进入4月份,降雨导致大部地区旱情逐渐缓解,截至6月底只有内蒙古、云南和山东局地旱情持续。其中,5月以来,云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少,旱情较为突出。 (3) 产能过剩风险 我国粮食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加工规模,但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其中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31.3,面粉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38.3,玉米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54.1,大豆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51.2,薯类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56.3。国际上一般认为,

8、一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认为是生产能力过剩。从这个意义上,我国的粮食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造成技术装备资源的严重浪费。(4)市场风险我国粮食产量缓慢增长,但受自然灾害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也就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除此之外,我国加入WTO,进口粮食的增加也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冲击(如2015年小麦价格受国外进口小麦的冲击),会影响农民及企业的收益水平,不利于农产品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比如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意味着我国货币的对外购买力增强,进口原材料价格将会降低。美国优质小麦等农产品出口到国内市场,对我国农业市场造成一定的

9、冲击,今年我国夏小麦正是收到汇率因素,造成国内小麦价格下降。(五)子行业分析5.1农业机械化行业(1)行业情况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械化程度情况,03年到13年是农机增长黄金期,我国农用机械拥有量大幅增加,2008 年主要农用机械总动力为82190 万千瓦,比1998 年增加了82%;年度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48.8%,水稻种植、水稻收获、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16%、56%、17.6%。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8-2013年,我国规模以

10、上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数量整体上呈逐渐增长趋势(2011年例外)从2008年的191家增加至2013年的616家。2013年在新的统计口径下,我国规模以上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数量为616家。2011年,国家统计局将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标准由原来5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下图2008-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企业数量及增长速度2008-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速度 2004 年-2014 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万千瓦)(总动力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标准)(2) 农机目前缺点1. 我国农机行业结构分布不均衡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总体发展向好,但各个领域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

11、现为不同地区机械化水平差异大、不同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差异大、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不同地区机械化水平差异大。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迥异,气候、地形、土壤都有各自的特点。农业生产活动从东北平原的一年一熟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各个地区农业基础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农业机械化水平巨大的差异。 不同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差异大。农业机械作业活动主要包括机耕、机播和机收三大环节。目前我国机耕水平明显高于机播和机收水平。根据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13-2014)数据,2013 年我国机耕水平已达76.00%,机播水平为48.78%,机收水平为48.15%。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小麦

12、、玉米、水稻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最高,2013 年已达93.71%;其次为玉米,2013 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9.7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为73.14%。2.我国农机行业主要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竞争同质化全球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已形成农机生产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国际农机竞争市场出现了重组并购浪潮,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欧美地区形成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克拉斯和赛迈道依兹五大农机集团,其中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和爱科占据了全球农业机械市场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日本则形成了以久保田为首的四大农机

13、生产巨头。 这些农机巨头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涵盖宽、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上述主要的农机企业基本情况如下5.2农食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则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包括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肉类制品加工、禽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烟草加工及茶叶加工等。(1) 行业状况 当前我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4、呈现阶段性特点,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92年之前为滞缓阶段。这一时期成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经历几十年的优胜劣汰后,当前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9%。1992年至2001年为兴起阶段。由于不断化改革影响,该阶段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并呈现企业数量逐年快速递增的趋势,这10年中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21.4%。2002年至2011年为高速阶段。受居民食品消费社会化供应步伐加快、加入WTO等因素影响,此阶段新建企业呈爆发式增长,登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66.5%。由于企业增长快,竞争激励,从2010年起小麦制粉、玉米淀

15、粉等部分子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初显。2012年至今为转型阶段。受成本增加、产能过剩、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新建企业增速明显放慢,现存企业加快了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步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生产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粮食基本上是稻米加工,棉、菜籽油基本是初榨油和散装油,禽畜产品基本是简单分割分装,膨化食品、白酒等产品面对的也基本是低收入人群,水产蔬菜、水果等加工几近空白。2、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特色农产品不突出。由于人才缺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核心技术靠与外商协作,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加工粗放、工艺落后。如我县膨化食品加工业2010年前后在本省乃至华东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由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逐年在开始萎缩。3、企业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保障,消耗外地的企业原材料,与当地农民利益联系不密切,乡镇及农民对企业认知程度不高,对地产品销售没有积极性。消耗本地原材料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基本上是小商小畈销售给企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原材料基地。4、支持服务企业体系不强,一是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检测、质量认证、食品研发中心服务有限;二是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