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67072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技术规范(V2.0)2010年8月推荐精选目 录1引言21.1目的和范围21.2术语和缩写词21.3参考文献22功能要求43组网要求44组网设备65网络结构95.1客运专线基本网络结构95.2客运专线划分子网网络结构95.3两个网络间连接115.4网络与独立设备间连接136组网光缆径路147网络接口158设备IP地址分配169网络管理2010网络安全21附件:IP地址配置举例231.客运专线1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IP地址分配举例232.客运专线2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IP地址分配举例26推荐精选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1.1.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基于专用光缆(封闭系统

2、)信号系统安全信息传输的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1.1.1.2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系统集成、工程设计、验收、运用维护及接入设备研发均应按照本技术规范执行。1.2 术语和缩写词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含义TCCTrain Control Center列控中心CBIComputer Based interlocking计算机联锁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TSRS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 Sever临时限速服务器TSRTemporary Speed Restriction临时限速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

3、e 光纤配线架GBICGiga Bit Rate Interface Converter接口转换器SFPSmall Form Pluggable小型化接口转换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无故障时间1.3 参考文献1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2TB/T 3073铁路信号电器设备电磁兼容试验及其限制推荐精选3TB/T 3074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脉冲防护技术条件4GB/T 21562轨道交通可

4、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5GB/T24339.1轨道交通 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 第1部分:封闭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相关通信6YD/T 1099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7YD/T 1141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推荐精选功能要求1.3.1.1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接入设备包括:列控中心(TCC)、计算机联锁(CBI)、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无线闭塞中心(RBC)。1.3.1.2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应满足以下设备间的安全信息可靠传输:1) TCC与TCC2) TCC与CBI3) TSRS与RBC4) TSRS与TCC5) TSRS与TSRS6) RBC与CBI7) RBC

5、与RBC8) CBI与CBI1.3.1.3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应确保车站和中继站设备间及其与中心信号设备(如RBC、TSRS)间的安全信息可靠传输。1.3.1.4 网络设备(交换机或中继器)的单节点信息传输时延不应大于50微秒;单网络(子网)内数据通信自愈时间不大于50毫秒;网络间数据通信自愈时间不大于500毫秒。1.3.1.5 客运专线安全数据网设备应设置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网络连接状态和设备状态监测和记录、故障报警、设备维护等功能。2 组网要求2.1.1.1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应采用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后简称交换机设备)构成冗余双环网,双环网间物理隔离,交换机设备间应采用

6、专用单模光纤连接。2.1.1.2 交换机设备功能应满足参考文献6和7的技术要求。推荐精选2.1.1.3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中双环网的互联光纤(设备端-设备端)应采用不同物理路径;同一环网中交换机设备间互联光纤与迂回通道使用的光纤应采用不同物理路径。2.1.1.4 连接相邻交换机设备的光纤长度最长不宜超过70公里,通信距离大于交换机设备通信距离时,应增加中继设备。2.1.1.5 采用8芯光纤构成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其中4芯光纤由线路一侧光缆提供,另4芯光纤由线路另一侧光缆提供,每侧光缆中应另增加2芯以上光纤作为备用。2.1.1.6 根据业务需求,应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1) 业务VLAN

7、,用于承载数据业务;(2) 管理VLAN,用于网络管理。2.1.1.7 信号电源屏应为交换机设备独立提供两路经过UPS的直流电源,电源指标满足交换机设备需求。推荐精选组网设备2.1.1.8 交换机的环网接口应为100M或1000M光接口,数据业务接口宜为100M电接口。2.1.1.9 交换机设备性能应满足表4.1和表4.2的要求。表4.1 二层交换机设备的性能要求项目性能需求通信接口100/1000BaseFX ports (SC/LC独立模块接口)TX输出:5dBm -5dBmRX灵敏度(大于): -22 dBm 配置光口不小于2个10/100BaseT(X) 自适应,全/半双工,和MDI/

8、MDI-X自适应(RJ45接口),配置电口不小于8个。交换性能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整机交换容量不小于5.6Gbps,整机转发性能不小于1Mpps。通信协议IEEE 802.1p 优先级IEEE 802.3x流控制IEEE 802.3u 100Base-TX快速以太网协议IEEE 802.3z 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协议IEEE 802.1q 的VLAN(虚拟局域网)协议IEEE 802.1d 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w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3ad LACP(链路汇聚协议)RFC854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RFC2236 IGMP Snoopi

9、ng(网间网组管理)协议RFC1757 RMON(4组远程监控)协议RFC1213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环网冗余支持冗余环网协议,自愈时间小于50ms(单个子网内)。供电双路冗余直流供电推荐精选安装方式导轨或机架安装工作环境操作温度: -10 70 C (无风扇散热)存储温度:-40 85 C 周围环境相对湿度:10%90% (无凝露)EMC防静电 (ESD) 6 kV 接触放电,8 kV 空气放电电磁场 10 V/m (80 1000 MHz)瞬时高压 (burst) 2 kV 电源线,1 kV 数据线浪涌电压 电源线:2 kV (线/地), 1 kV (线/线), 1 kV 数据线

10、防传导 3 V (10 kHz 150 kHz), 10 V (150 kHz 80 MHz)MTBF105 h表4.2 三层交换机设备的性能要求项目性能需求通信接口100/1000BaseFX ports (SC/LC独立模块接口)TX输出:5dBm 5dBmRX灵敏度(大于): -22 dBm配置光口不小于4个10/100BaseT(X) 自适应,全/半双工,和MDI/MDI-X自适应(RJ45接口),配置电口不小于8个。交换性能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整机交换容量不小于5.6Gbps,整机转发性能不小于1Mpps。通信协议IEEE 802.1p 优先级IEEE 802.3x流控制IEEE 80

11、2.3u 100Base-TX快速以太网协议IEEE 802.3z 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协议IEEE 802.1q 的VLAN(虚拟局域网)协议IEEE 802.1d 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w 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3ad LACP(链路汇聚协议)推荐精选RFC854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RFC2236 IGMP Snooping(网间网组管理)协议RFC1757 RMON(4组远程监控)协议RFC1213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路由协议静态或RIPv1/v2环网冗余支持冗余环网协议,自愈时间小于500ms。供电双路冗余直流供电安装

12、方式导轨或机架安装工作环境操作温度: 0 60 C (无风扇散热)存储温度:-40 85 C 周围环境相对湿度:10%90% (无凝露)EMC防静电 (ESD) 6 kV 接触放电,8 kV 空气放电电磁场 10 V/m (80 1000 MHz)瞬时高压 (burst) 2 kV 电源线,1 kV 数据线浪涌电压 电源线:2 kV (线/地),1 kV (线/线),1 kV 数据线防传导 3 V (10 kHz 150 kHz), 10 V (150 kHz 80 MHz)MTBF105 h 2.1.1.10 交换机设备用于组网的光通信接口为GBIC或SFP接口,可以通过配置不同传输距离的通

13、信模块以适应组网的需求。2.1.1.11 同一子网内的交换机设备应支持相同环网协议。2.1.1.12 不同客运专线安全数据网采用不同品牌交换机接口时,交换机通信接口参数应匹配。推荐精选3 网络结构3.1 客运专线基本网络结构3.1.1.1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的基本网络应按图5.1所示方案组网。图5.1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基本组网结构图推荐精选3.1.1.2 每一独立环网络中(左环网或右环网)用于交换机串接的光纤和用于迂回通道中继器(交换机)连接的光纤应取自通信专业提供的两条不同路径的干线光缆,干线光缆与交换机连接的尾缆或尾纤应采用不同的引入路径。3.1.1.3 用于两个独立环网迂回通道中继器(

14、交换机)串接的光纤应取自通信专业提供的两条不同路径的干线光缆。3.1.1.4 两个独立环网中迂回通道使用的中继器(交换机)不应在同一站点处同时设置。3.2 客运专线划分子网网络结构3.2.1.1 同一线路中划分子网的组网结构应按图5.2所示方案组网:推荐精选图5.2 具有子网的信号系统安全数据网组网结构图推荐精选3.2.1.2 每一独立子网中接入的网络设备(交换机、中继器)超过60台时,或网络中接入设备所配置的IP地址数量超过一个网段的容量(254个IP地址)时,应将网络环路分割成不同子网。 3.2.1.3 子网划分应在网络分界点处设置三层交换机实现,三层交换机间采用双冗余光缆进行链路聚合连接,双通道冗余光缆应采用不同路径铺设。3.2.1.4 左右两侧的子网分界点不应设在同一车站或中继站。3.2.1.5 网络中接入设备间通信路径中不宜跨越3个以上三层路由,接入设备间信息传输总延时不应大于50ms。3.2.1.6 设置三层交换机的站点与迂回中继不应同站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