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8828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66661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挫折教育8828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挫折教育8828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挫折教育8828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挫折教育8828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挫折教育8828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挫折教育8828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挫折教育概述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编辑本段【挫折教育的作用】1 、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

2、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2 、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

3、进步。、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4 、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

4、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编辑本段【挫折教育的方法】1 、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

5、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2 、人为地制造挫折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

6、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编辑本段【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1 、正视挫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如果遇到挫折便心灰意冷,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你的一生将会一无所成。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这样的思想:挫折使我们又多学到了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学到的知识,是使我们更加倾向成熟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怕挫折,才能会更加正确地对待挫折。2 、克服挫折有了正确的思想,接下来便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遭到挫折以后,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个问题的答

7、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后对成功的喜悦,这是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提供的。3 、避开挫折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避开挫折是我们的一条较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便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但避开挫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特别的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4 、从挫折中学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折,我们要善于总结,以便从中学到一些经验,从而内化为我们的知识,为我们以后使用,帮助我们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这才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

8、挫折带给我们的礼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帮助。编辑本段【注意事项】1、不要给孩子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不是随便否定孩子这个人。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功夫。 2、当孩子自愿挑战而遇到挫折时,家长更多要从方法上给孩子以点到为止的启发和指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样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感及父母的关怀。 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家长不要嫌孩子拖拉时间而包办下来,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9、4、控制好奖励。不要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的什么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让孩子有机会更多些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过多的物质奖励,将会扭曲孩子的成功体验,甚至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这我们就大错而特错了。编辑本段图书信息书 名: 挫折教育 作者:马利琴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ISBN: 9787505421097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挫折教育(用逆境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内容为:纵览古今中外,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那些经历过巨大挫折和失败的人,而非生活路上一帆风顺的人。这是因为生活一帆风顺的人对成功的渴求不够强烈,对失

10、败的经验不够丰富,蓄势待发的力量不够深厚,因此无法爆发出最强大的潜力,也就无法取得最耀眼夺目的成就。而那些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经历了挫折的残酷洗礼,对成功有着狂热的渴望,对机遇有着深切的渴求和敏锐的触觉,当成功的机遇到来时,他们绝不会错过!编辑本段编辑推荐挫折教育(用逆境培养最优秀的孩子):蝴蝶必须经历破茧的阵痛,才能使身体中的体液流到翅膀上,让翅膀变得充实、有力,从而振翅飞翔!孩子必须经历成长中的磨难,才能使内在蕴涵的巨大潜力激发,让心理变得成熟、坚强、从而健康成长! 遭遇挫折+直面挫折+战胜挫折坚强、成熟、稳健、睿智。 地震后的蝮蛇可以忍受几个月的饥饿,耐心地等待猎物的到来;迁徙的候鸟可以

11、飞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即使在征途中死去,也绝不动摇飞向温暖的理想。是残酷的生存条件,让它们学会了百折不挠、坚忍顽强。正如菜根谭中所说:“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编辑本段图书目录序言:“蛹化为蝶”带来的成长启示第一部分挫折教育,让孩子由弱到强,到更强 第一章 生活太安逸的孩子,无法爆发出强大的潜力 船王之子的启示 失败、挫折是上天送给孩子的礼物 逆境其实是个崭新的起点 在困境中,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直面挫折,能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力 失败的经验更富含成长必须的营养 第二章 挫折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自强 没有挫折的孩子必然事事依赖别人

12、 把挫折和难题还给孩子 培养孩子独立人格从厨房掌勺开始 舍得让他去住校:让集体生活锻炼自理能力 自我掌控零花钱的孩子更独立 “扔”他到社会实践中去受挫 第三章 逆境的磨砺使孩子百折不挠、坚忍顽强 体育锻炼是培养意志力的最佳方法 领孩子走出脆弱的泥沼 坚持的力量:能握冰30分钟的女孩 让孩子学会抵抗诱惑 越挫折,越不放弃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第四章 经历困难的洗礼,孩子更加勇敢、自信 教孩子勇敢面对困难 “站直了,别趴下” 挫折后,让孩子“再试一次” 体验成功可增强自信心 赶走恐惧这只“纸老虎” 帮孩子越过自卑这道坎第二部分完美规划,让孩子在挫折教育中受益终身 第五章 给孩子设置挫折的5大原则

13、 设置障碍的对象是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 设置障碍要适度 设置障碍要循序渐进 设置障碍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 第六章 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遭遇挫折的机会 太娇气的孩子:让他去冰天雪地走一走 挥霍零花钱:让孩子品尝打工的滋味 缺少统筹:给孩子制订一份家务劳动计划 缺乏承受力: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压力 没有责任感: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 自理能力差:让孩子“千里走单骑” 第七章 采取挫折教育,父母应该注意什么 孩子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不可错失的教育契机 一句“禁令”胜过百句鼓励 挫折教育里的3个不等号 今天“打椅子”,明天打什么 巴掌和甜枣的妙用 请允许你的孩子失败 新式“故意忽略

14、法”:一种温柔的挫折教育第三部分教孩子应对常见的挫折 第八章 教孩子应对学习上的挫折 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时 当孩子努力学习却没有进步时 当孩子学不好某一科目时 当孩子遇到记忆困难时 当孩子遭受注意力分散的困扰时 当孩子考试失利时 当孩子考试怯场时 当孩子无法平衡游戏与学习时 第九章 教孩子应对日常生活方面的挫折 当孩子被嘲笑、戏弄时 当孩子被父母离婚的阴影笼罩时 当孩子被网瘾困住时 当孩子失去挚爱的亲人时 当孩子受了委屈时 当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时 当孩子生病时 当孩子遭遇失眠时 第十章 教孩子应对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 当孩子缺少朋友时 当孩子感觉被朋友抛弃时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 当孩子被他人误解时 当孩子早恋时 当孩子产生社交恐惧时 当孩子缺乏口才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