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65348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命题人:李丽君 审题人:袁若民2012.11第I卷(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羞赧(nn) 扎染(z) 框架(kung) 同仇敌忾(ki) B胴体(dng) 穴位(xu) 胡诌(zhu) 遭受重创(chung) C筵席(yn) 侘傺(ch) 豢养(hun) 教猱升木(no) D整饬(ch) 抟弄(tun) 蒙古(mng) 一丘之貉(h)2下列词语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提纲 行政公署 百纳衣 集腋成裘B部署 计日程功 挖墙角 铤而走险C装订 语句联贯 节骨眼 平空捏造D装帧 不落窠臼 手榴弹 浮想联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的本质联系。B如今的家装,除了质量上的高要求,外表的美观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家用的实木质地的门上都有着凹凸有致的花纹,十分别致。C我国现在有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学业有成,有的甚至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此是最能担当好现代化企业的领导重任的。D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

3、点也不晓得变通。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 B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C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活、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

4、“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野田佳彦担任日本首相之后,把日本民族恃强凌弱的本性发挥到极致,积极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对东亚邻国中、韩、朝强硬挑衅,使之成为影响世界乃至亚洲安全的一个国家。B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D目前,随着中国军事上与世界强国在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正由“代差”缩减为“步差

5、”,在局部领域已发生由“步差”到“领先”的反超,这使得包括海军装备在内的新型武器装备研制,步伐开始加快。6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骗刘备说愿代取西川以换荆州,实则是以取西川为名起兵欲取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大败周瑜。周瑜大怒,箭疮复发,不久又接到了诸葛亮的一封来信,信中写明了周瑜的所有用心。周瑜被激昏过去,醒来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总领兵马。B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就微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既体现了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礼乐之治的

6、欢娱之情,同时也对子游不能去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才华的惋惜。(论语阳货)C桑丘任海岛总督的第七个晚上,正欲朦胧入睡,忽然听到外面人乱喊、钟乱敲,一片嘈杂,得知是有外敌侵扰。他立刻制订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亲自穿着铠甲去打仗,把敌方打得狼狈不堪。(堂吉诃德)D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卡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二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匈奴西迁与匈牙利人的祖先崔建国公元374年,一支自称“匈人”,不知来自何方的由剽悍、强大的骑兵部队组成的

7、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欧洲东部。它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东、西哥特人,随即又击败东罗马帝国,然后屯兵中欧匈牙利平原,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匈奴帝国,并一度与西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在匈人神出鬼没、势如破竹的重击下,晕头转向的欧洲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弄清自己对手的底细。因此,匈人的来龙去脉就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时光荏苒,直到18世纪后期,终于有人试图揭去这层面纱。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首先在其匈奴、突厥、蒙古及其他西部鞑靼各族通史中提出,这个神秘莫测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此论一出,英国历史学家吉本率先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引用了揆尼“匈人来源于匈奴”的说法。由此,马上在欧洲史学

8、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激烈的论战。“从18世纪以来,这个问题曾进行过不停地辩论,但毫无结果。”但是,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匈人就是匈奴”的观点。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应有很大发言权的中国学者是持什么观点的呢?事实上,在中国的史籍中,自窦宪将北匈奴击败,迫其西迁后,北匈奴就像断线西飞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因此,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由于中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上的闭塞封闭状况,中国学者直到近代才得知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首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从西方著作中引述了匈奴侵入欧洲的过程。此后,章太炎在匈奴始迁欧洲考一文、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注意并研究了这段

9、历史。不过,与欧洲学者迥异,中国学者几乎全都认定“匈人就是匈奴”。然而,中国学者的加盟并没有使“匈人就是匈奴”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仍有不少疑点没有澄清。其中,尤其让人困惑的是,从中国史籍记载自公元91年北匈奴西迁起,到欧洲史籍记载公元374年匈人击灭顿河以东的阿兰人止,这中间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竟是空白!也就是说,从中外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为了查证这280多年的历史,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中外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和论争。如齐思和认为,北匈奴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单于庭,到4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东欧,有一个逐渐西移的漫长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91160为悦

10、般时期;160260为康居时期;260350为粟特时期;350374为阿兰时期。但林干则将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分为三站:第一站迁往乌孙的游牧地,第二站为康居,第三站为阿兰聊(奄蔡)。当然,这些考证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疏漏和错误,它们能否成立尚需事实,尤其是地下考古资料的证实。但是,它多少拂去了一些积淀已久的尘埃,使之隐约露出了历史真相的轮廓。其功绩是难以抹煞的!“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它所具有的合理性却是显而易见的,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是空穴来风。况且,还有资料证实,公元5世纪时,匈人帝国极盛时期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曾用无比骄傲的口吻自豪地宣称,他可以将其

11、先祖追溯到1 000多年前著名的匈奴首领身上,他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大体吻合,这也可以算作“匈人就是匈奴”的一个旁证吧?7下列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中国史籍记载,北匈奴于公元91年西迁,在公元374年匈人击灭了顿河以东的阿兰人。B神秘莫测的匈人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被迫西迁的匈奴人。C在研究“北匈奴西迁”这一问题时,章太炎、梁启超等中国学者几乎都认同“匈人就是匈奴”这一观点。D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过程,在目前的考证和论争过程中有这两种观点,一是四段论,一是三站论。8下列关于“匈人就是匈奴”说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中外学者,特

12、别是中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缺少足够的事实证据,尤其是缺少地下的文献资料。B北匈奴有280多年的历史都是空白的,中国史籍中几乎找不到一点北匈奴西迁的线索。C中外学者在弄清北匈奴西迁的过程所进行的相关考证中,由于立论的史料过于零散和欠缺,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D北匈奴人神秘莫测,被迫西迁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突然失去了踪迹。导致中国学者并不知道匈奴西迁的行踪。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18世纪后期的法国历史学家德揆尼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北匈奴西迁”的人,他在欧洲史学界引发了一场论战。B首先发现匈奴与欧洲历史有关的是中国学者洪均,他在元史译文证补里提出了匈奴侵入欧洲的创见。

13、C虽然匈人帝国的君王阿提拉在述说其祖先时,列举的名字与中国史籍记载大体吻合,但并不能为“匈人就是匈奴”这一问题下定论。D“匈人就是匈奴”的假说之所以还没有定论,是因为它明显缺乏合理性。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周必大传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

14、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注:践祚:即位,登基。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 B朕知卿举职 举职:尽职 C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