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651199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新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202x年x月x日全县2021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依据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状况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了调研组,在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就此项工作深化到了相关单位,乡镇和部分企业,通过查、看、问、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X人,困难人员就业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人,其中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X人。职业培训X人,其中创业培训X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X人,贫困家庭两后生素养提升培训X人(其中县职业中专X人)

2、。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笔X万元,其中涉农涉扶贫X笔X万元。新增创业主体X个,带动城乡就业X人,其中带动城镇就业X人。 二、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落实就业责任。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将其做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管理目标。每年初将新增城镇就业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按月调度完成状况,年终进行考核评分,有力地保障了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是乐观落实各项就业优待政策,企业职工得实惠。2021年,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性支出X余万元。二是乐观供应人力资源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随着县园区企业蓬勃进展,对劳动力

3、需求大幅增加。2021年共举办中小劳务聘请会、企业用工专场聘请会等就业供需对接活动X场次,供应就业岗位X个,求职登记X人次,职业指导X人次,供需双方达成就业意向X余人。三是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职能作用较好发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县X个乡镇和X个社区成立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且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基本达到了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标准。指导乡镇社区乐观开展失业调查、就业救济等活动,多渠道开发服务性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韩山社区、武江社区被授予X省充分就业社区,南塔社区、成仙观社区、东云社区被授予X市充分就业社区。 (二 )加强职业培训,突出重点群体,

4、提高就业力量。 一是完善就业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省人社、财政部门联合下发的X省职业补贴培训实施方法,建立了培训报名管理制度、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资金拨付使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开班审核和教学监管,准时组织结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二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检查评估等形式,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培训质量。三是乐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打算,组织X人次高校毕业生到县人民医院等X家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参与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X元。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将X家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纳入县人力资源市场集中

5、管理,并在各乡镇社区和行政村配备兼职劳务信息员, 形成了以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为依托,社会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三)提升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创业,放大就业效应。 一是成功争创省级示范基地。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全面落实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为创业人员从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赐予支持。目前创业孵化基地累计进驻企业X家,其中在孵企业X家。2021年在省级优秀创业孵化基地基础上,顺当升级为省级示范孵化基地。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加强创业

6、指导服务,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X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由X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供应有关创业政策扶持服务。2021年开展创业培训X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X人,创业带动就业X余人。三是建立高校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促进高校生创业,我县建立了高校生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生创业供应房租补贴、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培训补贴、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现正在招收入驻高校生创业企业,目前有意向进驻企业X家。四是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把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夫工等五类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准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

7、政全额贴息。2021年,我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X笔X万元,带动就业X余人。历年贷款回收率达X%以上。 (四)开展就业扶贫,打造就业载体,稳住就业底盘。 一是扶贫培训促脱贫。对有就业力量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开设家政服务、电脑操作、餐厅服务、电子电器、电动缝纫等专业,培训结业后支配在家政公司、酒店及工业园区等就业安置基地就业,实现就业脱贫。对以种养殖业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我们请畜牧水产及农业、林业方面的专家下乡进行技能指导,有针对性地开设现代种养殖农村有用技术等专业,实施定向培训,并与当地农业合作社联合,支配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农村贫困家庭两后生,我们在县职业中专进行计算机、网页制作、市场营销、社

8、会文化、玉石雕刻等中长期培训,当前正在培训中,毕业后定点定向支配就业。二是劳务协作架虹桥。与X红海公司合作,依托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劳务经纪人等,准时采集贫困劳动力的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等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并支配专人每月对系统内人员信息进行抽查。加强与清远市人社局、X市北湖、苏仙两区人社局对接联系,有序组织县内劳动力外出就业。为X名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X万元。目前我县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达X人。三是开发岗位保就业。开发了乡村大路养护、农村保洁、山林防护等338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了X名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户中没有转移

9、就业且有劳动力量人员就业,并发放X元/人月的岗位补贴。四是扶贫车间助脱贫。把扶贫车间作为推动就业扶贫的主抓手,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支持和鼓舞实行企业+车间+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方式,乐观引导优质企业、返乡能人到乡村建立分厂、创建车间,确保每个乡镇建立X以上个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以上的扶贫车间按X元/人月进行嘉奖。目前认定创建扶贫车间X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X人。其中,X镇X村的X把自己在X的电子厂搬到X镇开办了分厂,车间X名工人中,就有X名贫困劳动力。 (五)供应残疾人就业平台,扶持就业创业,解决生存之忧。一是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我县先后X个

10、企业被评为全市、县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二是加强培训力度,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近三年来,通过培训实现残疾人就业达X多人次。三是各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就业。我县通过依法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全县各单位已落实X名残疾人就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宣扬力度不够。职能部门宣扬政策欠深化,而企业负责政务的领导政治和政策意识不强,业务综合素养不高,学习了解政策不透彻,导致优待政策落实难到位。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肯定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就业结构性冲突突出。部分企业一线工人缺乏,与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大

11、中专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冲突突出。 三是就业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政策不能全掩盖,如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没有掩盖全部就业困难人员,在肯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四是基层劳动保障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各社区乡镇劳动保障站的编制管理权在各乡镇,不在人社部门垂直管理,对政策落地和工作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是企业的各种待遇和工作生活环境条件与就业人员要求差距较远,招工和就业困难。表现为少数企业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工作时间较长(有的长达XX个小时/天)。调研中员工反映:把员工当作是机器人,而工资等待遇较差(有的工种XX多元),其它社保福利都没有,谁会进这些工厂企业。招工时广告所宣扬的内

12、容写得蛮好,而现在实际状况相差甚远,这些工厂企业又怎么能招到工。即使当时招到了,工作一段时间,员工接受不了这种现状,又走了。他们招不到工,反过来责怪人社等部门单位落实优待政策不好,服务不周到,企业只想享受优待政策扶持,而优待政策中规定的要求条件就不想照办达到,招不到员工,从不找自身缘由,甚至还到县领导那里告状。 六是特殊群体就业压力大。受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萎缩,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产生较大的就业压力。此外部分特殊群体,如女45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就业再就业难。 七是用工机敏性不强,部分可用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如:有的工

13、作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文化、年龄等条件限制,只要具有劳动力量就能做的工作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工作甚至残疾人都可以支配,企业还能享受优待政策。但就是没有机敏用工。 八是创业孵化基地待提升。创业群体多,创业孵化基地容量有限,孵化基地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或分类建立。 九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残疾人自身条件的缺陷,社会生疏不够重视,甚至存在卑视的现象,他们的就业竞争仍旧处于劣势的局面。 四、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宣扬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 视、报纸等宣扬媒体,并深化企业、车间,大力宣扬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的政策,树立就业和创业典型,通过开展就业宣扬周、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进企业宣扬服

14、务等活动,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怀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多方渠道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比较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进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进展战略。大力进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其次、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展的良好环境,鼓舞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展,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容量。进展吸纳就业力量强的产业,加强对机敏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 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掩盖城乡、连接省市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效率。

15、发挥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站在促进城乡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好城乡劳动力管理、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工作。 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连续加大高校生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举办高校生专场聘请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救济,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五是加强就业培训管理。逐步将职业技能培训推向市场化、社会化,指导社会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定岗式培训等多种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用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六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高校生、失业人员和农夫工等创业者的创业培训,增加创业力量,提高创业成功率。连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指导基层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创业者进行跟踪帮扶指导,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服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依政策落实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法律政策,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职工各种待遇,增加人为关怀。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双赢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企业进展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上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