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649787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精选-苏轼词两首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班级:姓名:组名:组别:知识链接: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苏轼的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

2、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心情。一、自主学习(10分钟)(一)目标呈现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2、通过分析词中的人物神态与战争场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二)自学预检诵读并默写填空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的词句是“”。苏轼用“ ”的词句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了怎

3、样的感慨,。作者描绘周瑜的诗句: 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问题发现与生成(紧扣学习目标)我发现与生成的问题有: 二、教师精导(20分钟)(四)探究研讨1、作者写赤壁怀古,肯定要写在赤壁所见之景,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景物又有何特点。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这首词中周瑜和苏轼的人物形象特点并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五)互助展评我的思路: 我的答案: 合作探究的结果: 我仍存在的困惑: (六)自我小结我的收获有: 三、达标拓展(10分钟)(七)当堂达标比较赏析杜牧的赤壁,完成1-3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

4、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了“思古之幽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3、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课后反思1、我的问题还有: 2、我解决的途径是: 第二课时(定风波)一、自主学习(10分钟)(一)目标呈现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二)自学预检1、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2、翻译诗句并理解词意。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整体感知:(概括大意 )上片: 下片: (三)问题发现与生成(紧扣学习目标)我发现与生成的问题有: 二、教师精导(20分钟)(四)探究研讨1、如果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2、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互助展评我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