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64853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 县位于XX省南缘中部,东邻XX县区,南与广西X县区毗邻,西与X县区、县区相连,北与XX县区、XX县区接壤。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首府都匀6公里,距独山6公里,距罗甸122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35公里。*是一个欠开发的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大量的资源受历史、交通等的限制,没能得到及时开发。随着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步伐,我县近年来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限制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断改善,特别是即将开工建设的“两高”公路和*至独山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贵阳、都匀、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的连接更加通畅快捷,*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成为开发条件较

2、好的经济区域。 一、*现有资源优势 资源丰富,主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主的旅游资源等,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各类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部分资源甚至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没能较好的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气候资源。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31天,年平均降雨量19毫米。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缔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42.7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21亩。在全县土地总面积

3、中,有可利用的土地3.35万亩,占总面积的9.。其中林地面积近70万亩,可开发荒山荒坡近1万亩,有效耕地面积55万亩。 (三)水能资源。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境内有平舟河、槽渡河、霸王河及其支流共32条,河道总长466.3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7公里。根据预测,水能可开发利用3万千瓦。县境内有地下河27条,主干流程共20.9公里。 (四)生物矿产。县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中有大鲵(娃娃鱼)等几十种珍稀动物和天麻等20多种珍贵的野生中药材。*地下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已查明的有煤、大理石、硅石、电石灰石、花石、紫砂陶土、高岭土等,贮量都不太大。其中花石原料储量约2万立方米,

4、其石质细腻、天然图案千奇百怪,制成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五)旅游资源。*县风景区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也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国际大射电天文观测景观、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含掌布河峡谷风景区、龙塘风景区、平舟河景区、甲茶风景区、甲青峡谷等)、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等。开发价值极高的自然人文景点,总体上分为5个景区,共1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六)交通发展。*处于贵州南缘中部,紧临“两广”,县城距省会贵阳3公里,距州府都匀66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墨冲匝道口35公里,距罗甸红水河航运码头12公里。“两高”建设给*的

5、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机遇,*与厦蓉高速、贵新高速、贵百高速等快速干道的直接连接正在变成现实,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外交通大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处于黔南州“贵广快速通道”经济带次级产业发展轴的重要位置上,是以都匀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圈的核心区域,都匀、独山进入罗甸红水河码头航运的必经之地,也是近距离承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辐射及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七)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县围绕全州经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圈,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工业聚集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6、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总体上看,土地、水能、旅游、交通、电力等资源条件,能满足*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要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用。 二、资源转换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虽然我县现有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都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市场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推

7、进,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黔南州建设“贵广快速通道”经济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第2页 带和构建“南北两个经济圈”、建设四条经济带战略,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契机。 3.黔南州“两场、三港、四高”对外立体交通格局的逐步形成,*与“南下快速通道”的横向连接正在变成现实,这为*发展配置资源、聚集要素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两高”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4.*周边地区工业化呈加快发展态势,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近年来,周边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进一步

8、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逐渐加快,产业聚集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及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现代管理经验,这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5旅游资源的唯一性,为*提升旅游品味、做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6.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的大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7劳务输出培养造就了一批建设*的后备大军,为*充分借鉴外界先进经验、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自我提供了基本保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为*县域经

9、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二)不利条件 1交通条件不够理想。从*现有的交通条件来看,道路等级低,路况较差,便捷通畅的交通枢纽在短时期内还没有形成。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短期内硬环境方面很难有大的突破,会对*的开发建设在进行资源整合、要素重组、产业转移衔接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 2.*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处于生态环境重要区域,缺乏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将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和约束。 3.*县经济发展总体还比较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城市化水平更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建设经济将存在投资不足等困难。 4.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

10、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缓慢。 5现行的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审批、征用等方面也会带来不小的难度。 6*在产业发展上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要素集聚方面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等。 三、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 加快推进*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加强政府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合理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双赢”的工作思路,走“提高、创新、整合、率先、带动”的发展路子。 (一)切实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要把规划作为推进*经济

11、开发建设的龙头,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好总体规划、分区发展规划、建设性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特别是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规划,旅游规划,城镇规划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规划,用科学规划指导全县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二是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重点是搞好*发展规划与周边县市各项规划、以及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发挥规划在协调各种资源和关系的作用,为*开发建设打开局面。三是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发挥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工作目标和项目责任制,积极推

12、进政府资源整合,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挥规划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重点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的开发建设。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按照规划实施的要求,以监督执法部门为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土地转让、失地农民利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监督,为规划实施提供监督保障。五是建立规划实施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建设中的作用,聘请相关专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为*规划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 (二)深化改革,加大招商力度,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等

13、方面先试先行,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搞好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市场对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改变完全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并具体承担建设及管理的开发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由企业负责投资农产品、旅游景区景点等的开发,特别是具有独特性和可开发性的农品和旅游景点及旅游产品,提高农产品、旅游景点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通过“以商引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进招商引资手段,改变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主要靠发挥综合优势转变;采取走出去开展推介活动,加强与省州各厅局、企业及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联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建立*招商引资网站,加强招商项目库和招商对象资

14、料库建设,为投资创业者和招商引资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努力实现招商工作网络化和信息化。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全面实现由单个项目招商向规划招商、集群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引进项目综合评价制度,建立以引资实际到位和投入产出效益为重点的考核机制,提X县区项目的规模、质量与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站式服务”机构,实行“权责统一”、“限时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健全信访、仲裁、行政复议机制,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经费,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建立从地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对*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有

15、贡献的人员,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三)积极构建人才技术支撑平台 建立与完善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积极吸纳各类科技人才,实施科技县区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多民族聚居的*尤是如此。随着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科技的竞争。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县域经济要大有作为,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培养和引进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一是要千方百计地保证教育投入;二是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四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同时,要用好县域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五是要建立知识资本机制,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