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64782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财产权利保护 内容提要财产权利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政治文明来源于对财产权利的保护n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实立、改革和完善使人们的财产权利得到了普遍的保护,通过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保护写入宪法,立法通过物权法,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的建设,使新的政治制度安排能够表达对人们财产权利的保护,这将对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财产权利 政治文明建设表现的是人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一定阶级、阶层、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和个人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和处理阶级内部、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

2、国家之间关系以及其他政治事务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一定社会能促进人类政治生活进步开展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等。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局部,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从政治文明的开展历程来看,在我国建设政治文明,就要从根本上保护人们的财产权利。 一、政治文明来源于x,-j-财产权利的保护 1.政治制度的契约目的是保护财产权利 西方学者历来强调政治制度要保护私有财产和开展私有财产权利体系。柏拉图主张以限制人口和财产数量来保持私有财产的恒定。亚里士多德那么把人类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活动纳入“家庭管理,他认为这样才符合自然的人类本性。古罗马法论证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肯定了商品生产中出现的

3、买卖、借贷、债务与契约等关系,容许借贷牟利。到15世纪出现重商主义后,西欧各国更将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共同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结合起来,建立了扩大私有财产和增进国家利益的双重理论政策体系。而后由斯宾诺莎倡导的民主政体、霍布斯的君主政体、洛克的君主立宪政体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共和政体也都无不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与自由为前提。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就阐述过人类文明社会生活的方式是社会契约,认为国家只能增进人民的福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如果最高权力侵犯到个人权利,不适用的契约将归于无效,人民可以重新订立契约,革命便是天赋权利。霍布斯那么提出财产契约起源论,认为人民交出权利虽不需主权者参加约定

4、,但后者应受契约宗旨约束,它的权力要有利于人民的自保,使人民交出权利而不丧失自身。从西方政治学家的学说来看,政治契约是把个人利益视为惟一目的和一切行动的动力,国家权利和法律只是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恰如卢梭所言:“财产是政治社会的真正根底,是公民订约的真正保障。而马克思也指出:“无论怎样高度估计财产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都不为过甚。财产曾经是亚利安人和闪米特人从野蛮时代带进文明的力量。管理机关和法律建立起来,主要是为了创造、保护和享有私有财产。 因此,政治社会的首要目的是保护财产而不是掠夺财产,政治权力对私有财产不能绝对独断专行,立法或最高权力机构不能独揽大权,必须公布有效的法律并由司法部门判

5、断人民的权利;甚至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走任何人任何财产的某一局部。为实现这一目的,孟德斯鸠区分了政治法和民法,认为前者能使人获得自由,后者应使人得到财产。如果国家和个人同时纳入民法范畴处理财产关系,公家以私人资格和私人交涉,就能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防止公共利益运用政治性法律法规去剥夺私有财产。 从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出发,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确立了西方的政治体制,即国家的成立是为了保护财产权利,它是人们为保护财产权利而组成的契约性组织。一旦国家背离这一原那么,那么人们便可以重新回到自然状态,重新约定契约,组成国家。为了不让政治解体,就必须以人的财产权利的保护为归宿,完善政治体制,优化社会

6、资源的配置,保证人们财产权利的公平交易,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开展。 2.作为政治文明主要表现的民主发轫于财产权利 一个社会的财产权利与其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财产划分形式往往对不同的民主产生深刻影响。这意味着,任何以财产权利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最终会寻求或得出一种民主的政治形式;而只有正确确定人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民主政治形式,才是能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利和促进社会开展的最好政治形式。从最早的古希腊民主形式到近代民主的发轫都说明了这一点。 古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与梭伦改革密不可分。公元前六世纪,雅典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伦针对雅典内部剧烈的阶级斗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宣布废除

7、债务奴役制,公民按财产分等级,各个等级按财产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并建立起四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院等民主机构,确立了公民财产制度,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根底。“在古希腊那里,财产神圣而又古老的意义在于,它是超越必然性,使人升入政治领域成为一个自由人而达致幸福生活的条件。近代的代议制民主制度的起源也是和财产权利联系在一起的。公元1215年6月,以坎特伯雷大主教史蒂芬兰顿为主要领袖的英国贵族反叛同盟的25位代表在泰晤士河畔的兰尼米茨草地上与英国国王约翰签署了一份名为大宪章的政治文件,以重申先例的方式宣示了国王与臣民的关系应予遵守的根本原那么,这就是“臣民对其财产和人身平安的保障权,以及在臣民与君

8、主的契约关系中臣民对暴君的对抗权。大宪章被认为是英国国民自由的起源,它通过相当具体的条款确立了“王在法下和“无代表权不纳税这两项最实质性的宪政原那么,使英国的最高统治权屈居于法的权威之下。“大宪章奠定了英国式民主的根底,即统治者只有在被统治者同意下才能够统治,否那么被统治者有对抗的权利。到l3世纪后期,英王爱德华一世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困境又强行征税,遭到贵族的广泛抗议。结果,为了赢得纳税人的合作,爱德华一世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妥协和让步建立一个机构,以便纳税人的代表能够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监督和控制。这样,由财政危机引出了近代的“议会。到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在政治权力的斗争中,议会的力量逐

9、渐扩大,占据了优势。议员的地位和权力也逐渐增加,议会垄断了立法权,英国近代代议制民主初步形成,从而为现代政治文明奠定了民主的根底。哈林顿断言,国家的性质、政府的形式(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就是由财产即土地的分配情况决定的。他说:“产权的均势或地产的比例是怎样的,国家的性质也就是怎样的。当财产归一个人占有,必然形成君主制;为少数人或一个贵族阶级占有,必然形成贵族制;为全体人民所占有,必然建立共和国。社会财富的归属在决定国家政权性质的同时,也决定了国家权力的性质,说明国家权力总是维护财产所有者的利益。这样,便使财产和财产权利构成了政治和政治文明的根底。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财产的所有制决定

10、了民主的性质和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在财产关系演化的过程中阶级间在社会政治权力上的一种相互妥协。财产的占有关系存在着一个从不完全占有到完全占有的开展过程,与这一过程相联系,国家的民主也经历了从不完全民主到完全民主的演化。而由于民主制的出现,国家制度表现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 3.政治文明确实立是财产权利受保护的结果 国家是人类社会政治共同体的高级形式,相对于低级形式的政治共同体,如部落而言,它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文明。随着围绕着财产权利而形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剧烈,社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压制对抗阶级的公开冲突的机关。国家的产生就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的财产权利。 首先,在国家

11、政治制度的建设上,是对财产权利保护的结果。洛克认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根本权利,而财产权利是自然权利中最根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是以财产权利为根底的。“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洛克看来,最好的政府形式是能够确保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的政体。正如麦迪逊所言,“当一个人被说成有权占有财产时,他可能同样可被说成他的各种权利即他的财产。政府的组成是为了保护任何财产,以及那些见于种种个人权利之中的事物的这就是政府的目的,只有如此才是一个公正的政府,一个公正地保护每个人财产的政府。 其次,在国家的法律制度建设上,也是对财产权利保护的结果

12、。1776年美国发表了弗吉尼亚权利宣言,1789年法国发表了人权宣言。在这两个宣言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那么得到确立,从而在法律上确立了私有财产权利体系。这一体系严密概括了绝对私人所有权、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那么和行使私人财产权利的自由。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私有财产权利体系在法上确实立能保证社会平安与秩序、市场公平与竞争以及经济的增长与积累。社会立法和公共政策的目的,就应是在防止私有财产过度集中和防止为了反社会的目的而滥用财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和促进私人广泛取得财产和拥有财产。 第三,在国家的经济制度建设上,也是对财产权利不断保护的结果。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当人口的增长超过

13、资源被利用的限度时,资源就稀缺起来,就必然产生对资源的竞取和争夺。这样,就必须去界定财产权利,以限制资源开发中的矛盾。从历史上看,新建立的财产权利首先是在部落之间进行的,后来移至部落群体内部来制订规那么,明确个人的财产权利。最终,财产权利的建立和保护从非官方管理的自愿性团体转到由国家来进行。这是因为,财产权利的建立、保护和实施是要花费一定的本钱和费用的。而由国家承担起保护和实施所要付出的本钱低于私人自愿性团体,这样“便有一种刺激,促使自愿团体用岁入(税金)来交换政府对所有权的严格规定和实施。这样,就使得国家建立一种经济制度来使财产权利保护本钱最小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经济资源。 二、社会主义政治

14、文明的建设要能够保护人们的财产权利 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对人们财产权利的保护 我国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上推翻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就在政治上为人民拥有自己的财产准备了条件。首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当然不是恢复传统的私有制,但也不是把个人变成没有任何私产的“无产者,而是重现财产的原初意义。马克思清晰地指出了这种财产的原初意义。他说:“财产最初意味着把自己的生产或再生产的条件看作是自己的东西。所以,马克思把这种财产归结为对生产条件的关系。他没有否认这种财产的意义,没有否认“个人把土地、把外在的原始生产条件看作属

15、于他的个体的前提,看作是他个体的存在方式。因此,马克思并没有否认财产。只不过他指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个人属于某一部落,二是这个共同体把土地看作是它的无机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两个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一是个人所属的部落演变成为历史第三大社会形态“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开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在当代中国就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外部生产条件是被严格对象化了的社会存在物,是被克服了劳动异化后的私人财产。 其次,从劳动产生财产权利的理论来说,一个劳动者应该拥有除了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的其他财产,不然在任何社会和文化的状态中,他的劳动都不能得到解放,他就不可能成为“自由人联合体里的自由人。劳动者的财

16、产在这里归结为对生产条件的关系,归结为使劳动获得自由的根本条件。同时,在这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已经作为自己的财产而与劳动力所有者相统一。社会主义反对使劳动成为奴隶的财产,而欢迎使劳动成为主人的财产。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实立,使人民摆脱了各种奴役,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动者劳动不自由的状态,从而也使人能够以自我劳动获取自我财产,为人的开展寻求物质的根本途径。 第三,从人们平等拥有财产来说,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人人平等的政治地位,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保护财产及其权利的公平制度环境。虽然资产阶级提出了“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口号,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为根底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实现却是为资本家的权利实现所约束的,是滞后于他们的权利实现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