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64759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语文课程标准 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首当其冲,是重头戏。因此,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怎样把孩子领进语文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其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抓好阅读能力的训练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

2、是规范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背诵)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就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实现。1、从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程序入手,采用“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探索读的策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这一阶段,教师要启发学生读准字音、读好重音、读准语气、把握语速与语调。2、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低年级儿童好胜好奇、喜欢表演、乐于表现自己。所以,分角色读和表演读,最符合他们的心意。这种形式的读,孩子的积极性最高。因此,我们要利用他们的表现欲,有力的

3、指导朗读。比如:在读前让学生探讨文本: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人物的语气,模仿人物的动作等。在这些探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3、竞赛读、接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竞赛的较量中,学生精神高度集中,而且有一种审视的态度,在发现别人优缺点的同时,也是自己进步的过程。学生在高效的读书方法下,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4、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 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就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

4、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所以,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相信,通过这样的训练和教学,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看、说、写、画的有机结合。1、文图结合,培养观察能力 低年级的

5、课文都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已是生动形象的故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已有的插图,让学生先仔细地看图,再说说图上画的什么,最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时,先引导学生认真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水流的方向是怎样的,松鼠在哪个位置,小熊又在哪个位置。由于这些插图生动具体,学生就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说得清楚,又富有想象。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把具体形象的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对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读说结合,训练表达能力

6、 如果说教学中的“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我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学习画风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过程后,我就训练他们用:“风来了 ,风把 吹 了,风藏在 。” 这样的句型训练,不仅加深了课文的理解,还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然后我再趁机让孩子展开想象:“风还藏在哪?”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写出更多,更美的句子。因此,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3、读画结合,

7、提高综合素养 在学习画风一课时,除了对课文的朗读理解外,我让学生也试着自己动手画风,画声音、气味。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4、读演结合,促进理解提高 情境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活动。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并茂的故事,用表演的形式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特点。如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犯错后的心情,我让学生通过读懂故事,感受心情,表演逃跑的场景,来加深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最后,我又让孩子表演他如释重负的样子。这样的对比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更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只有努力研究阅读方法,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者:连丽芬学科:语文职务:教师职称:小教一级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阜南中心小学手机:18790877837地址: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阜南中心小学邮编:455133 2014年10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