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64672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在这里我对龚 XX 老师讲的变废为宝有妙招这堂课进行一下浅显的点评。龚老师讲的内容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版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笫二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一一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文明生活。在这堂课中,龚老师有几点做的比较好。第一点,龚老师就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第二点,注重方法指导。首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构思自己想要制作什么样的作品,在构思好

2、之后,进行选材,让每个小组都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称心如意的材料进行制作。第三点,注重小组合作。龚老师很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讲求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在课堂上看到,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制作,最终都完成了相应的作品。这时,龚老师特别注重评价,让学生评一评哪些作品做得比较好,在评价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了分工合作。龚老师还设立了三个奖项,创意奖、选材奖和制作奖,这些奖项既是对学生创作的一种肯定,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能够客观的自评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在介绍过程中, 有介绍制作过程的,有演示的,小组分工明确,合作的很愉快。1 第四点,注重拓展,提

3、高能力。龚老师不限于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个作品,而是让学生动脑筋,用各种废弃物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在这堂课里,龚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每堂课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里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在让学生观察完课件上精美的作品之后,如果你能够结合实际制件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我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浅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2统编版小学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在这里我对龚 XX 老

4、师讲的变废为宝有妙招这堂课进行一下浅显的点评。龚老师讲的内容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统编版道徳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笫二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一一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文明生活。在这堂课中,龚老师有几点做的比较好。第一点,龚老师就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第二点,注重方法指导。首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构思自己想要制作什么样的作品,在构思好之后,进行选材,让每个小组都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称心如意的材料进行制作。第三点,注重小组合作。龚老师很注重

5、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讲求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在课堂上看到,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制作,最终都完成了相应的作品。这时,龚老师特别注重评价,让学生评一评哪些作品做得比较好,在评价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了分工合作。龚老师还设立了三个奖项,创意奖、选材奖和制作奖,这些奖项既是对学生创作的一种肯定,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能够客观的自评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在介绍过程中, 有介绍制作过程的,有演示的,小组分工明确,合作的很愉快。1 第四点,注重拓展,提高能力。龚老师不限于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个作品,而是让学生动脑筋,用各种废弃物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在这堂课里,龚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每堂课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里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在让学生观察完课件上精美的作品之后,如果你能够结合实际制件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我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浅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