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646701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乡愁诗两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愁诗两首u 教材、学情分析逢入京使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渡汉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回乡途中复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关心和思念。u 学习目标1、品味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知诗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u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品味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措施:在反复读的基础上,理解句子大意,进一步品味感情。u 难点及解决措施感知诗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措施:在弄懂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背景把握主题。u 教学方法与准备u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u 2、展开想象,培

2、养合作研究、自学鉴赏古诗的能力.u 3、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uu 学习过程(五环节)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堂导入二、目标展示三、自主学习四、合作探究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诗篇。在这些诗中,有一种表达怀念家乡的忧伤的诗句,被称为乡愁诗。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诗逢入京使和渡汉江。1、品味重要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感知诗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一、作者简介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宋之问,名少连,字延清。词语解释:故园:龙钟:入京使:岭外:怯:二、整体感知。1、指明读课文。2、全班自由朗诵。3、齐读。4、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5、带着感情再

3、次朗诵课文。一、文章主旨逢入京使诗人立马而谈,互叙寒温。此诗抒发了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及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渡汉江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二、文章思路逢入京使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渡汉江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后两句抒写残酷的现实。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急切的愿望和由此造成的

4、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三)重点语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分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虽味于淡薄,颇有韵味。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分析 作者贬居岭外,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

5、此造成的精神痛苦。(四)写作特点逢入京使以本色的语言,质朴的形式,表达了游子深厚的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路漫漫,写离乡之远;以泪湿双袖,写思乡之悲,都极真切深挚。后两句写遇到入京人,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更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渡汉江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蛮荒期间苦闷的感情。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篇乡愁诗,学习时最好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句子含义。你有何收获?做助学P214页第1题。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愁的诗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生读目标,其余生明确。识记作者常识。读课文。结合注释自学课文。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的主旨。弄懂诗的意思,理清写作思路。反复诵读,理解诗的感情。反复诵读诗句,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含义。结合背景理解诗的含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通过比较归纳写作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本节收获。做助学并纠错明确。知识梳理:逢入京使 渡汉江立马叙述 久离家乡 带个口信 返归途中 思乡之情 返乡情怯教后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