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6466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站前工程 XX 标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编制复核 审 核:中铁 X 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 XX 标项目经理部二OO年七月目录1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岩溶分类14 主要施工措施 24.1超前预测预报和验证 24.2隧道遇到各种溶洞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法34.2.1拦截地表水34.2.2引排地下34.2.3堵填44.2.4跨越54.2.5施工中遇到特大和一时难以处理的溶洞54.3施工工艺 54.3.1拦截地表水施工工艺54.3.2引排地下水工艺 64.3.3回填封闭84.3.4边墙跨越托梁施工工艺84.3.5隧底部跨越桥梁施工工艺9岩溶地段隧道施工方案1编

2、制依据(1) XX隧道、YY隧道、ZZ隧道设计图;(2)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 3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4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7 ) 200号;(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6 )集团公司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中铁XX程200928号文”2工程概况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站前工程XX标X工区共3座隧道,总长1878m,隧道概况见表2-1隧道概况表。表2-1隧道概况表序号名称起讫里程长度地质概况围岩分级备注1X隧 道表层为粉质粘十,下伏 灰岩夹中-薄层页岩,隧 道洞身通过的底层主 要为可

3、溶岩,岩溶较发 育。明挖:35mV级围岩:22m IV级围岩:65m 皿级围岩:280m2Y隧道表层为粉质粘土,下伏 灰岩夹中-薄层页岩, 隧道洞身通过的底层 主要为可溶岩,岩溶较 发育。明挖:30mV级围岩:55m V级围岩:150m 皿级围岩:345m3Z隧道表层为粉质粘土,下伏 灰岩夹中-薄层页岩, 隧道洞身通过的底层 主要为可溶岩,岩溶较 发育。隧道穿越一条断 层。明挖:51m V级围岩:180m V级围岩:355m 皿级围岩:310m3岩溶分类岩溶是可溶性岩层(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受具有溶解能力(含C02) 的水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由于溶蚀的形成,位置、塌陷作用的不同,岩溶 个体

4、形态、大小也不同。岩溶可概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3.1 按有无地下水分:3.1.1 溶缝、溶槽、溶洞暗河支岔通道有季节性流水。3.1.2 长年流水。3.1.3 溶洞内无水,其中有充填物或干燥无充填物其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米3.2 按其出露在隧道洞身部位分3.2.1 位于隧道顶部或顶部的一侧3.2.2 位于隧道的墙部或墙部的一侧3.2.3 位于隧道的底部或底部的一侧3.2.4 洞身全部在溶洞或溶洞填充物内穿过溶缝、溶槽、溶洞等,有沿线方向的,有与线路正交或斜交的,当隧道 施工穿过可溶性岩层时,常遇见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部位不同,充填物及充 填程度和含水量不等的溶缝、溶槽、溶洞及暗河通道等。3.2

5、.4本工区三座隧道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多,隧道IV、 V级软弱围岩所占比例大,洞身为灰岩夹炭质页岩地层,岩溶发育,地下水 量大,属强富水区,岩溶情况统计见表 3.2.4-1表3.2.4-1 隧道岩溶情况统计隧道名称隧道长度(m)岩溶情况描述Z隧道隧道在洞身DK845+950-DK846+000为较大规模物探异常区,岩溶较发育;DK846+440-+465洞底约10m为物探异常区,岩溶较发育。Y隧道洞身DK845 + 140- +160为物探异常区,岩溶较发育; DK845+245-+320 岩溶强烈发育;DK845+430-+470 路肩设计线下8-10m存在低阻异常区,岩溶较发育

6、。X隧道隧道下伏基岩为灰岩夹炭质页岩地层岩溶发育, 施工中易发生涌水涌泥等突发灾害,应做好防护 措施。隧道成洞后进行岩溶探测。4. 主要施工措施4.1超前预测预报和验证预报可能存在的岩溶的位置、规模、发育方向、充填物情况。施工中采用超 前综合物探、隧道基底地质钻孔和施工过程中的超前水平探孔作为主要预报 措施。严格执行超前探水、放水的措施。在富水段每个断面设4 5孔进行超前探水,探孔布置见下图。每次探水长度 为30m,开挖25m,保留5m,然后再开始下循环的探水和开挖过程。在物 探强烈异常区,则适当增加探水孔数量。现场施做时可根据围岩情况进行增减和调整位置。图 6.2.1-1 探孔布置示意图4.

7、2 隧道遇到各种溶洞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中遇到溶洞地段时,首先要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 稳定程度,溶洞内填充物和地下水流情况等,分别采取截、引、堵、越、绕等措 施进行处理和施工。4.2.1 拦截地表水根据勘测资料和施工现场观测,当地表自然沟床,汇水洼地发现有溶穴、落 水洞、漏斗、竖井等为隧道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量随季节变化,则采用拦 截地表水。如为自然沟槽,采用在溶穴、落水洞、漏斗、地表陷穴四周施作 浆砌片石排水沟。如地表为一溶蚀封闭洼地,则可采用截水沟,泄水暗管, 泄水暗管将水引到隧道渗泄区以外。4.2.2 引排地下当隧道掘进遇到溶洞有流水时,宜排不宜堵,首先应查明水源

8、,涌水量, 流向及与隧道位置的关系,采取以排为主,截引相结合的措施常年流量大的 采用开凿泄水将水排除洞外,流量小的可采用拦截引排将水引入隧道排水沟 内,排出洞外。4.2.2.1 常年流量大的岩溶地下水,即隧道排水沟无法正常完全排走的水。4.2.2.2 隧道设有平行导坑:地下水出露在平导一侧,比较好处理,可自 平导凿泄露水洞,将水引入平行导坑排走。当地下水出露在平行导坑的另一 侧,则需将水排引到平行导坑一侧,再由平行导坑开凿至正洞的泄水洞将水引 入平导排出至洞外。当地下水出露在平导另一侧,拱顶上部,或隧道拱顶以上时,可在拱顶以 上设渡槽,横跨隧道,将水引至平导一侧由泄水洞排至平导。渡槽两端置于

9、拱顶以上的岩帮上,然后用竖向暗沟,将水引至泄水洞,再引入平导,排出洞外。当地下水出露在平导另一侧,拱顶至隧底标高,可采用竖向间沟或在隧 道衬砌范围外用浆砌片石拦水墙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出露较高时用间沟, 出露较低时用拦水墙,然后用暗沟或暗管将水引至平导一侧,再由泄水洞排 往平导排至洞外。4.2.2.3 当隧道未设平行导坑时,其在隧道部位的处理方法,基本同有平 行导坑,但泄水洞要选择适当位置将水排除至洞外。4.2.2.4 一般涌水即利用隧道排水沟能正常泄排走的水。在隧道施工中常 遇到的是一般涌水。仍以引排为主,其处理方法是:涌水在隧道顶上部出露 的,采用在衬砌范围以外,拱部设渡槽和墙部竖向暗沟,

10、将水引至墙脚外侧, 在衬砌边墙脚留一暗洞或理设钢管将水引入隧道排水沟,当涌水出露在边墙 部位,在边墙衬砌以外可设竖向盲沟或暗沟、将水引至边墙脚外侧,在边墙 衬砌时,墙脚留一暗洞或理管将水引入隧道排水沟排出洞外。4.2.3 堵填4.2.3.1 对已停止发育,径跨不大,无水或渗水较小量,可根据其与隧道 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浆砌石或砼回填封闭,并辅以适当的引排水。(1)溶槽位于隧道拱部,横穿隧道且有水,但溶槽不大,有部份充填物。采 用浆砌征石回填封堵拱顶,其宽度至拱脚外2m,并在涌水侧,作竖向暗沟或 盲沟,将水引入隧道排水沟。(2)溶洞们于隧道中部或一侧,仍采用浆砌片石封闭,渗水引入隧道排(

11、3)溶洞隧底部且较小时,仍采用浆砌片石或砼封闭。4.2.3.2 隧道穿过溶洞,下部为充填物,拱部以上空洞,可采用加强衬砌,拱顶 以上设浆砌片石,浆砌片石以上设干砌片石封闭.如空洞过高,可视岩石破碎程 度,对空穴岩壁可进行适当喷锚加固。4.2.4 跨越:当溶洞较深时,不宜采用堵填封闭的方法,可采用梁、拱跨越,钽梁端或拱 座要置于稳固可靠的基础上,在隧道施工中,以梁跨越较多,且施工较为方 便。当隧道道边墙县空时,设钢筋砼或钢轨托梁通过,隧道底部以钢筋砼梁 通过,易于施工,质量可靠。如宜珙铁路马蹄山隧道K61+780K61+798 段为一大溶液洞,隧道全断面位于溶洞内,且溶洞很深不宜回填。变更设计,

12、两 侧边墙下设38kg/m旧钢轨束钢筋砼托梁长16m通过。隧底设16m钢筋砼 梁跨过。施工时托梁基础和桥台一起施工。4.2.5 施工中遇到特大和一时难以处理的溶洞。为使工程不陷入停顿,可 以改线绕行通过溶洞或用迂回导坑绕过溶洞区,继续进行施工一面进行溶洞 处理。如宜珙铁路轿顶山隧道,在距出口 1600m , k58+320+400遇到一 特大溶洞,溶洞沿线路长达80余米,隧底面以上高25m,宽近60m洞分四层, 通道支洞错综迂回,其下有常年流水的暗河.处理十分困难,经设计院现场设计 组变更设计在隧道内增设3个弯道,改线绕行,避开溶洞通过。4.3 施工工艺4.3.1 拦截地表水施工工艺4.3.1.1 截水沟和泄水沟施工工艺4.3.3.2 泄水暗管施工工艺4.3.2.2 泄水洞施工工艺,泄水洞开挖,采用人工手持风动凿岩机钻孔,爆破开挖,人工翻碴至平行导坑,或人力车运输至洞外,其工艺流程如下:4.3.3 回填封闭:一般浆砌片石或灌注砼常规方法4.3.4 边墙跨越托梁施工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