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64548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游戏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抗角力与游戏的教学设计与教案吴英昆 直属体育班一、指导思想本课在坚持以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 ,为了充分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 ,并依据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以人为本、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如何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本课教学实践中力求解决的目标。同时本课教学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玩中学、学中乐,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

2、维和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二、教材分析:对抗、角力与游戏是一项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项目,内容丰富,简便易学。对抗、角力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展示力量的游戏,是人们日常活动、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中常用的基本活动技能。经常进行锻炼,可以增强小学生体力,锻炼身体,发展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对劳动与卫国具有实用价值,对培养小学生勇敢、坚强、果断、坚毅和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是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快速增长的敏感期,学生注意力、学习动机和意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体意识逐步加强,学生间的有情纯真,对人和事的互助合作观念开始萌发,自主活动、批判性言行有所增

3、多,尤其对有组织的集体游戏和自主活动能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简单的对抗、角力游戏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对抗、角力的主要技能,而是通过学习简单的对抗、角力的技能和方法,并设置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满足而通的毫升、好玩、好动的身心需要,为今后学习、生活、劳动打下初步的基础。四、教学目标运动参与: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运动技能:掌握一些对抗、角力与游戏的方法。身体健康:通过对抗、角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适应:培养良好的团

4、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对抗难点:在对抗练习中做好安全措施;上下肢协调一致完成跳绳对抗、角力与游戏教案内容对抗、角力与游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抗、角力与游戏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学习和体验各种对抗性游戏活动,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和上下肢力量。3、 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团结协作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行为。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强度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准备活动:二:游戏:1、跨越胶圈2、活动

5、操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1210分钟小基本部分一、对抗、角力与游戏:1、拉手角力:规则:(1)发令后才能用力。(2)、不得故意突然用力或放手使对方摔倒。松手者算失败。2、“斗鸡”:规则:(1)、发令后才能用力。(2)、不得故意突然用力或放手使对方摔倒。松手者算失败。篮球场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2、学生练习比赛。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1、学生认真听游戏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分组比赛。3415分钟中创新游戏:用教师给定的器材进行游戏的创编活动。篮球场1、教师讲解创编要求。2、学生进行创编。3、教师做合理评定。1、学生认真听创编要求。2、学生创编开始。3、分组练。4、大组交流展示。2310分钟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节三、下课篮球场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2、下课。15分钟小场地器材大体操垫1个小体操垫8个篮球场口哨秒表预计心率:110120密度:3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