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64545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刘鹰李一彪摘要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和汽车产销量的爆炸式增长,未来车联网业务将成为物联网规模化行业应用之一。针对这一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车联网业务的几种典型场 景,分析了相应场景下的业务需求及盈利模式,并对如何推进车联网业务的发展提 出了相关建议。车联网 物联网Telematics行业应用刘鹰男,2000年毕业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长期跟踪物联网、行业应用等发展趋势,曾主持工商 e通、电力抄表等应用的开发 及推广工作。目前就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中 心,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工作。李一彪男,2006年毕业于南

2、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就职于中国 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产品开发中心,现主要从事物联网及定位 技术跟踪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工作。#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1引言:车联网,当汽车驶入物联网时代从2009年开始,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已超过美国,成 为世界第一的汽车消费大国。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 201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 842万辆和1 850万辆,汽 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随着汽车 数量的逐年攀升,以车载导航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应用在过 去几年获得了迅猛发展,除导航外,车主对安全驾驶、行 车资讯、车载娱乐等

3、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车联网及移动互 联网能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新的 手段,为汽车厂商、车载服务提供商等相关产业带来巨大 商机1。车联网,是指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或通信终端,利用无线射频、无线通信等技术,提取车辆的 属性信息并实时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有效管理,并向乘车人或车辆管理者提供与行车相关的综合信息服务。车联网的业务提供模式如图1所示。从提供模式上看,车联网是一种典型的物联网M2M(Machine to Machine )业务形态,在“人与人”之间通信市场基本饱和的今天,车联网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市场新的增长点之一。#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图

4、1车联网业务提供模式#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专家 视 点车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交互可以发生在车辆与外部道 路传感器之间,也可在车辆与信息服务后台之间,甚至直接 发生在车辆与车辆之间。各种不同的信息交互方式,构筑成 不同的应用场景,并由此衍生岀相应的业务盈利模式。2车联网几种典型业务场景及盈利模式分析2.1场景一:面向政府及企业的车辆管理应用将车联网与GPS定位等能力相结合,安监、环保、 教育等政府部门能对特殊车辆(如油罐车、泥头车、校车 等)进行轨迹及状态监控,减小因车辆超速、路线违规、 运行时间违规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部分企业,如物流企 业、大型国企等为了降低企业关键运营成本、规范车辆

5、管 理,也需要对属下的车辆进行状态监管,并借助业务后台 精确统计、分析相应车辆运行情况,岀具报告,据此适时 调整优化管理手段。针对上述两类典型用户,目前各大运营商及相应服 务提供商推出了相关的行业应用,如中国电信推出的“物 流E通”行业应用,帮助坐在办公室内的物流企业管理者 对车辆运送货物过程进行调度和管控,既方便快捷,又可 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还能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轨 迹,提升管理效率。利用安装在泥头车上的GPS定位终端及视频监控头,深圳交通及城管部门实时监控辖区内泥头 车的超速违章、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城市管理者从 此有了 “千里眼”、“顺风耳”。场景一的盈利模式比较清晰,一般情况

6、下,车联网 的应用服务提供商(当前以电信运营商为主)通过向政 府、企业收取服务费用来获得收益,以月租收费模式居 多,相应的运营模式也较为成熟,本文不再赘述。2.2场景二:面向驾驶员及乘客的车载信息应用这类场景下的典型呈现方式,即是近两年新兴的Telematics 应用。从字面上来看,Telematics 是远距离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技术(Informatics )的有机结合,通过位置信息和无线通信网 络,综合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交通系 统等技术,以无线通信为基础,以汽车为主体作为与外在 环境资源(卫星、新闻、气象与股市等)及数字多媒体(数字

7、广播、数字电视)之间单向或双向传输的互动系统。也就是说,通过无线网络,随时给行车中的人们提供 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具体来看,车载环境下车 主及乘客主要关注安全驾驶、导航、资讯、行车娱乐等四 类需求。葩讯龍务疔车娱乐图2车载信息应用核心需求(1)安全驾驶:安全驾驶,是行车过程中首要考虑 的因素。以往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需要乘车人通过电话 报警等手段将信息进行上报。特殊情况下受环境、通信条 件的限制(如手机故障),无法快速定位,耽误救援。车 联网则可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借助嵌入车辆的通信模 块,可以快速定位车辆位置,并可一键呼叫服务后台的客 服专员,尽快组织救援。此外,车主在停车后可启动车

8、辆防盗功能,未经授 权移动车辆,或车辆被盗都将自动触发车辆报警,可从后 台定位车辆位置,并将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车主及交通管 理等相关部门。(2 )语音导航:传统的车载导航应用存在输入复 杂、缺乏实时路况信息等不足。语音导航模式下,人机对 话功能取代传统的手写或软键盘输入方式,用户只需一键 点击即可连接后台服务专员,告知要到达的目的地。由后 台结合当前车主位置及实时路况信息制定路线,下发至车 载终端,弓I导车辆避开拥堵路段,快速到达预定地点。在 行车过程中,后台还可结合路线中的突发情况,将最新路 线更新下发,令导航变得更加智能。(3)资讯服务: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及乘客比较 关注与当前位置相关的

9、信息,如附近的停车场位置及空余 车位数量、如何到达最近的加油站、周围的餐馆、酒店等 等。结合LBS技术,整合与岀行相关的信息,及时呈现在 车载终端上,为驾驶员提供贴身的信息服务。近年来,随着车载通信系统WAV E ( Wire less#车联网业务发展模式分析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专-家-视点Access in Vehicle Environment )的发展2,行进中的车 辆在遇到障碍物或行驶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时,可迅速通过 该技术将信息分享至后续车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 生。这种情况下,车辆本身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 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4

10、)行车娱乐:以往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及乘客 主要享受广播、汽车影音系统带来的娱乐信息。广播这种 单向信息传送方式无法支持信息交互,且信息内容有限, 而汽车影音往往存在信息无法及时更新、获取并播放新信 息操作复杂等不足。在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 天,尤其是3G网络的广泛覆盖,驾驶者可通过嵌入车载 终端的通信模块,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下载或在线收听 热门音乐、高质量的网络电台,甚至为其他成员提供类似 在线游戏等娱乐。要向最终用户提供以上四类Telematics应用,离不开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及 Telematics服务提供商(TSP )四方面的共同合作,如图 3所示。

11、无论是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 提供商、甚至车厂都有成为TSP的可能,目前业界TSP的来源也充分说明了这点。车辆,往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载体,同时它也直接 反映车辆行进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如道路的畅通情况、车 辆位置信息、车辆本身状况等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形成 的相关信息收集、汇总、加工后,向第三方开放信息,由 第三方直接使用,或整合信息后包装成其他产品向外提供 服务。如通过岀租车上安装的 GPS车载终端,能得到行车 路段的平均车速,即可判断道路的拥堵程度,此类信息对 交警部门疏导交通、对乘车岀行路线选择等都有一定指导 作用;通过安装在公交车上的车载终端,能实时反映车辆 的到站信息。该

12、信息开放给第三方后,形成城市内日常岀 行的产品,帮助乘坐公交的上下班族判断选择合适的时间 乘坐合适的车次;在车主授权许可的前提下,4S店通过收集行车过程中的车况信息来判断车辆的各项指标,主动 为车主提岀车辆维护保养建议,延长车辆的安全使用时 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场景三当向第三方开放信息时,第三方将为使用的 信息付费。当然,第三方也能在取得相关协议认可的条件 下,向最终使用信息的用户(如上例提到的公交岀行族) 收费。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电ti迅舌比料齡步 j J i .就也为图3 TSP服务提供TSP盈利模式上,现阶段基本上以向前向车主用户收费为主,通用

13、 OnStar、丰田G-BOOK、上汽InkaNet等TSP基本都由车厂主导,向车主用户提供时长不一的TSP服务免费期,免费期后由车主付费。此外,业界也有趋 势,仿造互联网“积聚前向用户人气、向后向商家收费” 的方式,将来待车联网用户群体规模扩大后,有可能向 前向用户免费,TSP通过运营业务平台向后向保险、商 家、广告商等合作伙伴收费同。2.3场景三:面向第三方的信息开放应用3车联网业务推进发展建议车联网业务,主要关注的是在汽车这样一种封闭、 移动环境下用户的需求实现,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产 业链、商业模式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必将成为未来 物联网M2M重点应用之一。针对上文所列的不同业务场

14、 景,笔者对于如何把握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推进方式等 问题,提岀以下几项建议供参考:3.1抓住核心需求,降低用户首次使用门槛从图1可以看岀,未来车联网的规模发展,需要整个 产业链完善、成熟,设备厂商、服务提供商等多方紧密合 作。因此在业务发展初期,产品功能或行业应用方案不能 求全求大,否则会因终端成本过高、实施难度过大等问题 而中途搁浅。以场景二为例,市场调查显示,四大核心需 求中,车主最关注行车安全及车辆定位防盗等内容,因此 TSP厂商应紧密围绕这类需求提供服务。结合汽车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技术的发展,向用户提供较低成本2012.05 .广东通信技术占小 视 家 专的OBD产品,监测汽

15、车故障、安全报警信息,为4S店提纷纷主导组织产业链各方,推进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统一专-家-视一点供主动发现车况隐患的手段。这样,既能减小后装车机安 装难、成本高的问题,又能为车主提供贴心服务,对前期 业务规模推广有积极作用。3.2把握业界趋势,电信运营商应重视打造车联网安全的信息平台车联网业务无时无刻都涉及到车与车之间、车与服 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所有移动通信业务一样,这 类信息也存在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到车联网使用方的切身 利益。而且,从业界发展趋势来看,谁能掌握核心信息资 源和综合平台,谁就能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拥有更大的竞 争实力,百度、腾讯、淘宝等企业的成功无一不都有力证 明了这点。电信运营商无论在品牌效应、网络覆盖还是运 营经验等方面,都有着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优 势。打造安全、可信、可靠的车联网信息平台,应成为电 信运营商为未来车联网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之一。3.3多方参与,共同推进车联网相关标准和规范的 统一 和传统互联网相比,车联网产业链较长,平台不够开放,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不太完善统一,汽车行业与通信 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也欠活跃。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车联网业务的快速规模发展,也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