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64237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实施细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本箱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预应力筋采用标准型强度级别为 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箱梁预施应力按 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张拉顺序及控制应力见下表:张拉阶段张拉顺序钢束编号锚外控制应力(MPa锚外张拉(KN备注预张拉11N1a9301171.8砼强度大于设计强度60%22N29301562.4初张拉12N49301562.4砼强度大于设计强度80%22N69301171.8终张拉11N1a1339.21687.39砼强度达到 100%,弹性模 量达到设计 要求,养护不 小于10天。22N21339.22249.8632N41

2、339.22249.8642N61339.22687.3952N1b1339.21687.3962N31339.22249.8672N51339.22249.8682N1c1339.21687.391、制孔预应力成孔采用预埋波纹管、内穿塑胶管或PVCf (混凝土灌筑 完成后抽拔)的方法。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接头 管的长度为200300mm,接头两端用密封胶带封裹,且在跨中的接 头位置应错开。波纹管的安装定位: 波纹管的安装, 事先按设计图中预应力筋的 曲线坐标, 在梁腹板箍筋上定出具体位置。 波纹管的固定定位采用定 位网钢筋。 定位网钢筋必须焊接绑扎牢固。 波纹管与定位网钢筋用

3、细 铁丝绑牢, 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位置偏移或上浮; 相邻两片定 位网钢筋间距不大于 500mm。波纹管安装完工后从两端穿入比波纹管内径略小的塑料管或 PVC 管,形成预留孔道的第二道防线,防止波纹管漏浆造成的堵孔。灌筑 完梁体混凝土准备蒸养前,拔出塑料胶管或 PVC管合理存放。波纹管施工技术要求: 必须保证波纹管卷材的镀锌铁皮厚度; 波 纹管搬运时轻拿轻放, 吊装时不以一根绳索在当中拦腰捆扎起吊; 吊 装底腹板筋时选择好吊点位置, 防止底腹板筋的扭曲。 波纹管在梁场 现场加工, 以避免多次搬运造成损伤; 波纹管在室外保管时间不宜过 长,不直接堆放在地面上, 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种

4、腐蚀性 气体的影响; 波纹管在仓库内长期保管时, 仓库应干燥、 防潮、通风、 无腐蚀性气体和介质;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要避免反复弯曲,以 防管壁开裂,同时,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波纹管安装后,应 检查其位置、曲线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波纹管的固定是否牢靠, 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等。如有破损,应及时用粘胶带修补; 为了防止波纹管漏浆引起的堵管, 波纹管安装完毕后穿入比波纹管内 径小10mn直径的塑胶管或PVC管;同时塑胶管或PVC管还可增大波 纹管的刚度,增强抵抗管道变形能力。波纹管质量检验:有无破损及焊孔,如发现及时用粘胶带封住; 是否牢靠,如发现松动则绑扎牢固;梁体端模安装完毕后

5、,应检查波 纹管在全长范围内的顺直情况, 要求顺直无死弯, 在梁端内侧应垂直 于锚下垫板。2、钢绞线的制作和穿束下料与编束:钢绞线下料场地平坦,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编束用20号铁丝绑扎,间距11.5m,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用梳溜板理 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穿束方法:采用人工穿束,当人工穿束困难时,可采用卷扬机穿 束,卷扬机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约 10m之内,电动机功率为1.5 2.0KW钢束的前端应装有穿束网套或特制的牵引头。穿束网套可用 细钢丝绳编织。 网套上端通过挤压方式装有吊环, 使用时将钢绞线穿 入网套中(到底),前端用铁丝扎死,顶紧不脱落即可。施工技术要求:钢绞线存放地点干燥、

6、清洁,钢绞线距地面高度 不小于20cm,并加覆盖防止雨水和油污浸蚀。开盘用卷扬机牵引, 用钢尺丈量下料。 下料可采用砂轮机切割, 严禁钢绞线受拉部位受到 火花灼伤,钢绞线端部应熔合在一起,避免散股。每束钢束,尽量采 用同一盘上的钢绞线, 以求力学性能一样, 防止因弹性模量互不相等 而产生应力不均的现象。每下完料后,随即用梳板将钢绞线理顺直, 并用绑丝每间隔1m绑扎一道,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编束后的钢 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钢绞线束搬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 1.5m。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死弯,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1m。 向孔内穿束的方法可采用人力推送的方法, 在

7、穿束困难时, 穿束前对 孔道用通孔器全程通过一遍, 以保证钢束能顺利通过, 并核对孔道与 钢束的编号。穿束时拖拉方向和钢束穿入方向要与锚具垫板垂直。钢绞线束穿入孔道后,两端伸出 0.85m,钢绞线下料长度按L= L1+2X 0.85m计算,式中L1为孔道长度。质量检验:钢绞线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毛 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迹,但表面允许有轻微浮锈,锈蚀严重 者不能使用。钢绞线每3盘(约10t)抽一盘,在盘端取样做拉力(整 根破断),弯曲试验。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50+100mn以内。检查 编扎成束后钢束顺直不扭转。安全注意事项: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 下

8、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 事先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 时,将钢绞线盘卷装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较为安全。3、钢绞线的张拉施工工艺见下图:钢绞线张拉工艺流程图a) .张拉机具选用选用YCW3000/20型液压千斤顶、ZB4-500型高压电动油泵。选 用精度不低于1.0级、最大读数为60MPa表盘读数分格不大于1Mpa 表盘直径大于150mn防震型油压表。b) .设备计量标定张拉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标定(采用测力环或传感器),并做好标识,配套使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在 1.01.05之间,油压 表校正有效期为一周,校正后的油压表用铅封封口,标定后的千斤顶 正常有效期为一个月。油压

9、表在下列情况重新进行标定:油压表校正有效期超过一周; 油压表精度超过允许偏差;油压表在使用时受到剧烈震动、冲击,指 针不归零及失稳者。锚具要抽取一定数量进行外形及硬度检验。c). 预施应力工艺流程:清理锚垫板T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T安装限位器T预 施应力。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预施应力时两端两侧四个顶同时进行张拉,并以张拉力为控制, 以伸长值为校核。预张拉是在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达到设计值的 60%时带外模进行, 为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此时外模松开,内模拆除。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和模板拆除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方可移出台位。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

10、模量达到设计值,龄期不少于10 天时进行。两侧腹板对称张拉, 同束钢绞线由二端对称同步进行, 张拉顺序 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预施应力过程中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生产初期,需对2孔梁进行管道摩阻、 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 损失测试,以保证有效预施应力值。具体的测试方法要符合铁路桥 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附录L的规定。张拉的一般操作流程:0 0.1(T k (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 片外露k (静停持荷5分钟)补拉至。k (测伸长值,测工具 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 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 。张拉时现场实际引伸量的计算方法为: = oP/ ( P Po)-S式中:为实际引

11、伸量P0 为初应力(按施工图要求取 10%) 0为由Po到P的实际引伸量3为夹片回缩值及顶内伸长量d). 质量控制梁体混凝土强度、 弹模达到设计值后开始张拉, 为防止梁体发生 扭曲,要求两侧腹板对称同时进行。操作油泵、 千斤顶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工作时必 须按照给定的张拉力进行。预应力锚具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张拉力控制以油压表读数为准,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予以校 核,按预应力筋实际弹性模量计算的 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相差不大 于6%;实测伸长值以 10%张拉力作为测量的初始点。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检查有无断、滑丝现象,终张拉完 24 小 时后,检查工作锚夹片回缩及钢绞线有无断、滑丝现象。全梁断丝、 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5%0,并不得位于同一侧,且一束内断 丝不得超过一丝。钢绞线每端回缩量不大于 6mm。锚固后夹片表面平整,同束夹片外露量差不超过 1mm。钢绞线及夹片因处理滑丝、 断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或其他伤痕, 或 同一束钢绞线张拉超过 3 次时,要予以更换。张拉用油应保持清洁,注入油泵时必须过滤,保证无铁屑、微砂 等有害杂质混入油液中,并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更换。一般冬天使用 10号机械油,夏天使用 20 号机械油。油管应保持顺直或大半径的弯曲,在接头处应有100mn以上的直线段,在其余部位,不得有小于 90的锐角弯折。油泵压油时,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