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641553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

2、正确的一项是() A骸骨(hi) 屋檐(yn) 搭档(dng) 步履蹒跚(pn) B尘芥(ji) 脑髓(su) 树梢(xio) 天理昭彰(zho) C攻讦(ji) 慰藉(j) 蝙蝠(pin) 跌宕起伏(dng) D伺候(s) 租赁(ln) 寥廓(gu) 邯郸学步(dn)2下面句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唱得沧凉。 B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副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经多年了。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3依次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_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_情感,从没像今天这样便捷。 获得这么多发明专利后,他非但没有自满,_更加用心钻研。A受用勾通而且 B受用沟通反而C承受勾通反而 D承受沟通而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葛优,其他人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B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指向的远大目标需要你我一步一步去实现。 C在全社会开始重视汉字读写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D科技带来的变化,并不总是那么立竿见影,但它会渐渐地作用于生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 A“细胞打印”技术还在目前试验阶段,但可能用于人的未来器官培植。 B去年物价总体保持稳定,数据表明12月CPI在不到3%左右运行。 C广州恒大足球队的大手笔投入,夺得了去年的亚冠冠军和中超冠军。D随着航天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指令,“嫦娥三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6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友情是什么?是黄鹤楼下“_”的伫立身影;是渭水岸边“_”的惜别依依;是塞北关外的“_”的豁达与宽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B C D7下列诗句所有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

5、B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C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D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王国维)8假如你在不同下列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9古人的名与字意义往往相同或相反,下列名与字的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是()A晏殊,字同叔 韩愈,字退之B班固,字孟坚 孟郊,字东野C周瑜,字公瑾 张衡,字平子D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1

6、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11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月出于东山之上C师不必贤与弟子 D而君幸与赵王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没有犯错的年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到来。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低的人就深感羞耻,官位高的就有人阿谀奉承。D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属于我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13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7、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8、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1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

9、以为流觞曲水 觞:酒杯B信可乐也 信:相信C虽趣舍万殊 趣:同“取”D向之所欣 向:过去15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悟言一室之内C及其所之既倦 D.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从良辰、美景、贤人、雅事等方面描写兰亭聚会的盛况。B第二段主要辨析“生”与“死”的关系,主张珍惜生命,及时行乐。C选文以聚会欢愉,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乐”与“痛”对比鲜明。D语言骈散结合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富于感染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8题。自2009年以来,上海接连参加了两次PISA测试,均夺得全球

10、第一。PISA是由国际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统筹的一项三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英文缩写。它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他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PISA的评估主要分为三大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不同于一般测试,PISA的评价方法能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上海PISA夺冠。一方面,应该看到上海这些年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确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名校带动薄弱学校改革,使得基础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大大提高,义务教育有了较好的均衡发展,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都有了可以看得见的进步,这些

11、都表现在PISA的两度夺冠上。另一方面则应该看到,如何进一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仍须做更多的工作和努力。比如,让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学生每天都能至少运动一小时,让他们在课后和节假日不再在各种补习班中煎熬。如果上海能够做到后者,那么即便在PISA上拔不得头筹,也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不能是学习的机器人,他们的幸福感,应该得到关注。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对上海PISA夺冠保持一种既淡定又警醒的成熟心态。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正确做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积极借鉴,但其不足之处,则需要引以为戒,努力改进。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奠

12、定良好的基础,这其中包括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本末倒置,将对分数的追逐作为终极目标,必然会使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因此,PISA成绩应该成为一面镜子,通过与美欧等国的比较,取长补短,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基础教育仍然需要破除旧观念的束缚,摆脱分数和排名的桎梏,解放孩子,让孩子通过学习和学校教育获得快乐和幸福,而非“压力山大”下的痛苦、畏惧与厌学。这方面,上海与全国一样,任重而道远。17对上海PISA夺冠的看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A体现上海这些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办学质量大为提高。B表明上海学生的学习方式明显改进,阅读、数学及科学素养明显提升。C说明上海

13、在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等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D应理性看待上海PISA夺冠,既要肯定取得的成绩,又要改进诸多不足。18对基础教育理想状态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B摆脱分数和排名的桎梏,不将追逐成绩作为终极目标。C能在PISA之类国际性的基本素养的测试中继续夺冠。D减轻学习压力,让孩子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快乐和幸福。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小题共2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总6分)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荀子劝学)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