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641502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先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个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和利润表之间,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是期间数,口径不同,所以勾稽关系也主要在所有者权益部分,毕竟利润表赚得的就是所有者的收益.当然事事无绝对,不能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减期初一定等于当期净利润,因为可能还有分红这个减项,所以要看勾稽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所有者权变动表,这个表是时点数结合期间发生额,最清楚,但因为与经营关系不密切,编的人不多,看得人更少;2、还有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的核心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一般来说,不看具体账,光靠前

2、两个表,也可以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字编出来,业务复杂的误差率要高一点,业务简单的,误差率就小,叔做过几家中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只看两张表,编的数字一分不差.不过以上误差率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字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只要这个数字不出大差错,现金流量表就不能说编的不对。说起勾稽关系,我想先提出另外一个词-“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因为有这个恒等式,所以一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负债的增加或者另一项资产的减少,一项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增加或者一项负债的减少,一项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一项负债的增加,数字就是这样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张表到另一张表流转.这是了解什么是

3、勾稽关系的一个起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你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你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你就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资产负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上的收入不一定代表资产负债表上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就意味着不代表现金流量表上有现金流入),也可能是赊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增加,支出亦然。简单点说资产负债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是收

4、付实现制。(貌似这是在说区别,不是在说关系|)如同在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一样,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也是可以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下的.年初有多少钱,本期流入多少流出多少,加减得到期末有多少钱。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就是利润表的一个延续,是衔接在净利润后面的,是描述从净利润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过程,他要说明的是影响净利润中诸多因子中,有多少是没有现金收付的,或者是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比如成本中有多少是从资产(折旧)转进来的数字,而不是付了现金出去;收入中有多少是赊销的并没有收进来现金;或者反过来虽然不是今年利润表里的收入/成本,但是今年客户给钱了/给供应商钱了;还有有些利润表里

5、的费用不属于经营活动范畴的剔除出去。把净利润这样加加减减下来最终会得到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不同的报表关系是通过具体的会计分录联系到一起的,【资产负债表】是科目发生的净额,【利润表】科目既有代表净额的科目(如利得和损失)也有代表总额的科目(收入、费用等),【现金流量表】科目余额均是汇总额.从我目前学习的情况看来,认为【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最常用的是下面公式(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总权益(本期期末) - 【资产负债表】总权益(本期期初) = 【利润表】净利润这个也容易理解,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形式持有通过经

6、营活动,产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再扣除经营成本及缴的税费,剩下的就归企业,成为“所有者权益了。注意:有一个新手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都有的一个指标叫未分配利润。其中【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是累计数,【利润表】未分配利润是当期数,这两个概念不一样!如果期数大于1的时候则有:【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 = 【现金流量表】未分配利润如果期数等于1时则为:【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 【现金流量表】未分配利润我刚开始做报表分析的时候,这一块费了好大功夫才弄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推算,部分科目推算过程如下(即【

7、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收入1.17+其他收入+应收票据(初末)+应收账款(初末)+预收账款(末初)+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已核销的坏账损失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收到的税费返还 = 应收补贴款(初-末)+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租赁)=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主营成本+存货(末-初)1。17+其他业务支出(除利息)+应付票据(初末)+应付

8、账款(初末)+预付账款(末-初)+购买材料代购代销支付的现金-销售退回收到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应付工资借方+应付福利费借方+管理费用里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劳动保护费.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所支付现金放在投餈项目中支付的各项税费(经营项目产生的耕地占用税、契税等投资所发生的) = 应交税金借方+其他应交款借方+管理费用中税金借方+其他业务支出有关税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租赁的支付的租金) = 营业外支出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除工资、福利、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

9、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除工资、福利、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其他应收款借方+其他应付款借方+银行手续费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长、短期投资(初-末)+长期债权投资本金(初末)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末初)-应收股利(末初)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末初)+其他长期资产(末初)+非常损失的保险赔偿金 注:小于零则在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体现要搞清报表勾稽关系先要了解四个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先说资产

10、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个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和利润表之间,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是期间数,口径不同,所以勾稽关系也主要在所有者权益部分,毕竟利润表赚得的就是所有者的收益。当然事事无绝对,不能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减期初一定等于当期净利润,因为可能还有分红这个减项,所以要看勾稽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所有者权变动表,这个表是时点数结合期间发生额,最清楚,但因为与经营关系不密切,编的人不多,看得人更少;2、还有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的核心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一般来说,不看具体账,光靠前两个表,也可

11、以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字编出来,业务复杂的误差率要高一点,业务简单的,误差率就小,叔做过几家中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只看两张表,编的数字一分不差.不过以上误差率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字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只要这个数字不出大差错,现金流量表就不能说编的不对。说起勾稽关系,我想先提出另外一个词-“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因为有这个恒等式,所以一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负债的增加或者另一项资产的减少,一项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增加或者一项负债的减少,一项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一项负债的增加,数字就是这样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张表到另一张表流转。这是了解什么是勾稽关系的一

12、个起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你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你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你就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资产负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上的收入不一定代表资产负债表上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就意味着不代表现金流量表上有现金流入),也可能是赊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增加,支出亦然.简单点说资产负债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是收付实现制。(貌似

13、这是在说区别,不是在说关系|)如同在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一样,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也是可以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下的。年初有多少钱,本期流入多少流出多少,加减得到期末有多少钱。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就是利润表的一个延续,是衔接在净利润后面的,是描述从净利润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过程,他要说明的是影响净利润中诸多因子中,有多少是没有现金收付的,或者是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比如成本中有多少是从资产(折旧)转进来的数字,而不是付了现金出去;收入中有多少是赊销的并没有收进来现金;或者反过来虽然不是今年利润表里的收入/成本,但是今年客户给钱了/给供应商钱了;还有有些利润表里的费用不属于经营

14、活动范畴的剔除出去。把净利润这样加加减减下来最终会得到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不同的报表关系是通过具体的会计分录联系到一起的,【资产负债表】是科目发生的净额,【利润表】科目既有代表净额的科目(如利得和损失)也有代表总额的科目(收入、费用等),【现金流量表】科目余额均是汇总额。从我目前学习的情况看来,认为【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最常用的是下面公式(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总权益(本期期末) 【资产负债表】总权益(本期期初) = 【利润表】净利润这个也容易理解,企业经营资金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形式持有通过经营活动,产生营业收入

15、、营业成本,再扣除经营成本及缴的税费,剩下的就归企业,成为“所有者”权益了.注意:有一个新手容易犯错的地方,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都有的一个指标叫未分配利润。其中【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是累计数,【利润表】未分配利润是当期数,这两个概念不一样!如果期数大于1的时候则有:【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 -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 = 【现金流量表】未分配利润如果期数等于1时则为:【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 【现金流量表】未分配利润我刚开始做报表分析的时候,这一块费了好大功夫才弄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推算,部分科目推算过程如下(即【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收入1。17+其他收入+应收票据(初末)+应收账款(初末)+预收账款(末初)+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已核销的坏账损失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收到的税费返还 = 应收补贴款(初末)+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租赁)=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主营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