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64142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精讲第四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知识精讲 第四期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考点综述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其中,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法律文件的内容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原则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二,考向预测(1)高考仍将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政体特点;命题以选择题为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也可能与雅典民主政治链接考查非选择题。(2)高考继续重视对各国民主政体特色、代议制民主政治特征考查的同时,还可能注重对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思想根源的命题,考查政治与经济、思想的相互影响。(3)巴黎公社很有可能会链接近代中俄革命道路及马

2、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考查。三,备考策略(1)重点掌握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颁布的法律文件、政体,掌握它们各自的确立过程及影响;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进步性及局限性。(2)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各种政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模式的特点,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复习,要把握两个重点: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注意将空想社会主义、工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思考。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及政体特点1.确立(1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都是在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王朝战争,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者完成了统一的背景下逐步建立的。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如法国经历漫长的共和派与保守派的斗争,政体几经反复。 (3)都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4)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通过颁布法律性文件而确立的。2.特点(1)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元首是国王,国王无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首相是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2)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

4、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3)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出的,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但其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美国体制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4)法国是议会总统制,总统是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联席会议选出,要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的权力很大,是国家权力的核心。例1 2011江苏卷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

5、“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探究点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及作用1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2作用(1)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确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完成了近代西方由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2)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和各国实现近代工业化扫清了道路。(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在不同程度上实践和丰富了启蒙思

6、想,促进了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发展。例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B德国 C日本 D俄国探究点三巴黎公社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1地位: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从成立背景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公社产生的过程和对公社委员的要求看,公社委员是广大工人群众选举产生的,并保障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尝试。(3)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看,一切都是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体现了

7、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巴黎公社许多成员是第一国际的成员,他们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2经验教训(1)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2)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革命成果,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3)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例3 2011课标全国卷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8、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时政热点链接】:热点视角视角1:从今天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借鉴和启示角度,考查近代西方各国代议制的特点、影响。视角2: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角度,链接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律考查西方国家代议制的特点及作用。视角3:综合雅典民主政治、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中外民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五,题型突破题型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命题角度一 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例1,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9、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命题角度二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及1832议会改革例2,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的权力题型二 美国1787年宪法及联邦政府的建立命题角度一“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例3,下列关于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条约的权力 B、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在白宫办公C、联邦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 D、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

10、负责命题角度二 美国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度(1787宪法)例4,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共和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材料强调 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国家的统一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原则A、 B、 C、D、题型三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命题角度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例5,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命题角度二

11、 1785年宪法例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团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题型四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命题角度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例7,廉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些话反映了 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特色 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德意志的专制主义色彩 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影响A、 B、 C、 D、命题角度二 从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的权利法

12、案比较的角度命题例8,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提示1、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影响)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特点、影响)知识梳理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必要性(原因): 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原因:欧洲社会各阶层对“香料”和“黄金”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行纪引领人们向往东方;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 思想根源:

13、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可能性(条件):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目的:获取财富,强化中央集权);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装有大炮的多桅帆船,罗盘针的使用,地圆学说盛行)。2.过程: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成就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开辟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经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及其船队 葡萄牙 西班牙 由欧洲向西先后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3.影响:A、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加速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