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 (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641224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本教育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本教育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本教育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本教育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教育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学习了郭思乐“生本教育”后,我与其他教师一样踌躇满志,在做了有限的生本教育理论储备后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我的课堂教学现状是,学生在混乱的课堂上进行无组织无主题无意义的自由式说话活动,不管我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这种现状,课堂教学根本无目的性和有效性可言,这种创新课堂教学不但没有带给学生实质性的变化,而且最起码的课堂教学秩序都不能维持。在思想上,我也遇到了几乎无法逾越的困难: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反差,“师本”与“生本”的本质区别,管制与牧者情怀的矛盾等让我无所适存,我无法真正找到践行“生本”教育的准确切入点,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无控制的散漫状态,并

2、且期中考试成绩有了下降,这让我陷入了困境,几近放弃。还好,在那段时间里,我有幸认真阅读了美国教师雷夫 .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被书中的教育叙事及雷夫老师炽热的教育情怀所感动,透过一句句没有修饰但饱含真情的句子,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在我的心里树立起来了,她是那样平实而伟大,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她在书中写道:“早年的时候,我也曾计划在开学第一天给孩子来点下马威,让他们清楚我才是老大。有些同事也采取相同的做法,我们曾共享使孩子们守规矩的“成功”果实。看到其他班级吵闹失控,我们愚蠢地恭贺彼此的教室有多安静、孩子们多守秩序、每日课程进行得多么顺利。我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 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

3、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这句话直钻进我的心里,让我全身一颤,思想瞬间被击活。这不正好是对生本教育关于教师是牧者正位的反讽吗?难道羊群会害怕牧者吗?这让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实践“生本教育“的切入点:如何让孩子们不怕老师,应该成为践行生本教育中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认为,雷夫老师的这一段叙述,不仅说出了许多教师都不敢承认的一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更是一针血地指出了我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思想是从当教师的第一天开始就深深地浸入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在这种教育思想中,受教育者受制于教育者的威严而“害怕”是天经地义、合法合理的事情。所以,许多教师的首要工作便是择厉法,

4、树威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产生恐惧心理,以达到对学生的绝对掌控。在现实中,这种思想已成了无数年轻教师的启蒙思想,也慢慢地沉淀为贯穿其一生的主要思想,很多教师自从走进这个泥潭就再也没有出来过。这是教师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我们在接受一个新班级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学生不好管理,问题很多,学生的行为总是越出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班级吵闹失控,学生频闯校规红灯,给自己造成诸多麻烦。而学校管理者,会把它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稍知教育知识的人都懂得德育教育的,知道这是一项需要教育者倾注爱的工作,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是不能在短期内强制速成的。但在一张张考核评分表面前,又有多少教师能

5、够坚持初衷呢?大多数教师在权衡利弊后,只能选择顺从管理者的意志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班级的高效治理。郭思乐教授认为,学校德育的失效,源于其教学生态的破坏和德育基础领域的失落。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们的教育都“倾向于对儿童的外施的、刻意的、有形的、知性的、可比较和控制方面。”那么,造成德育基础领域失落的根源在哪里呢?就教师而言,我认为源于教育初始阶段的功利与强势,换句话说,是老师们放弃了教育的大理,屈服于学校考核管理制度,在行政制度与教育职业道德之间,大多数人顺从了前者,所以,真正的德育教育便被踩在了脚下,而伪德育教育却繁荣起来,一切目的都是按照管理者的意图打造一个盛世校园。这种德育教育带有明显

6、的功利性。所以,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我认为教育改革的的突破口应该放在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上,我们要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走进生命葱绿的草原,做一个生命的牧者。我们要承认过去的错误认识,要淡化强势治理的理念,保持教师的尊严,坚守教师的职业情操,要勇敢地撤去悬在孩子们头上的那柄长剑,给孩子们一个没有恐惧感的教室。我们要坚信,“素朴德性来自生命和外部世界的和谐,是生命主要依靠自成的变化,它主要来自儿童的美好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作用、说教和规定。”所以,我们的工作首先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恐惧感的教室。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知道,这是一场复杂而持久的思想斗争和改

7、革实践斗争。对学生而言是得到了大解放,包括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彻底解放;对教师而言是选择了一条自我否定的创新之路,教师需要涅槃而重生,要坚决地与传统教师的定位告别,通过自我否定后重塑为一个全新的教师。我们要丢掉手中的神兵利器,打碎自己的经验之塔,容忍在没有“班规”形态下学生自由散漫的生活这会让我们劳力伤神,苦不堪言,名誉扫地,班级混乱和学生放纵的程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并且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漫延会到其他课上。这时,我们的耐心和精力将受到极大的考验,那些曾经苦心经营成的美好东西瞬间便会灰飞烟灭,我们会变得一无是处,我们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惑,会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会后悔当初的选择。但生本教育的牧者

8、理论告诉我们,原生态的土地是我们建设美丽草原的基础,我们要有牧者的宽容情怀和坦然的生活状态一切为了学生。在班级管理出现混乱的日子里,教师虽然饱受煎熬,但孩子们的天性却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们贪玩,喜欢游戏,大声吵闹,不按规矩行事等等。但在这种无规矩的活动中,他们却令人惊讶地展现出了人性最美的一面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对优秀的赞誉与羡慕,而真正打架行为或偷窃行为会大大减少,学生之间关系极为和睦。学生的这种表现令我欣喜若狂,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外显的道德之美,也看到了他们内在的精神和人格之美,一切显得是那样自然合谐,没有一点儿雕琢的痕迹。而这一切都不是我苦苦说教的结果,这刚好印证了生本教育德育观的正确性,

9、也告诉我学生们在这种原生态的环境中开始沐浴阳光,开始自然成长,开始美德滋生。所以,我们要格外珍惜学生们这最素朴的德性,在工作中精心呵护与鼓励。作为教师,一定要敏锐地抓住美德滋长的黄金时机,千万不能错过。这里需要教育者真诚的态度与自然的方式。我们可以没有任何目的地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做游戏,背古诗我曾经在语文课上带着他们打过沙包,踢过毽子,比过跳绳,打过雪仗还因比不过他们而找客观原因遮掩、争论。印象最深的是打雪仗时,客队的孩子们都想打我,他们的雪球像子弹一样打到我的身上、脸上,而主队的孩子们奋不顾身地保护我,使我既狼狈又豪迈,但我的疯玩影响着他们对我的态度,在他们心里,我已不是那个威严的

10、老师,已经成了他们的玩伴。正是这些不伦不类的有失传统教师形象的活动,使孩子们正真地信任了我,他们会常常围在我的周围,主动与我谈天说地,说他们的爸爸妈妈及童年趣事,我也欣然配合。我认为,当教师取得所有学生的喜爱和信任时,便标志着建立起了无恐惧教室。在生本教育的理论中,这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美好学习生活的环境,是教师自觉改善教学生态的第一步。我认为也是实践生本教育的第一步。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加难以克服的困难现行的学校考核制度。这把利剑高悬于每位教师的头上,恩威并施,奖罚并存,它可以让我们名利双收,也可以让我们活得毫无尊严。这是所有生本教育的老师们会遇到的困难,难怪郭思乐教授曾说一个学

11、校要开展生本教育,校长必须是领头人。所以,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所进行的活动,正在威胁着这把剑的权威。作为教育的智者,我们不仅要有斗智斗勇胆识,更要有聪慧的头脑与灵活的策略,我们的行动要做得柔美一些,在尽量不形成对峙的情况下,科学地进行教学改革活动。我想只要我们的工作细致一些,走进学生的时间多出一些,让班级尽量不出现吸引眼球事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学校领导会用长期的观察对你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进行了上述改革之后,短期内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工作成绩将一团糟:班级乱成一片,所有的考核成绩一落千丈,信任没了,荣誉没了,奖金没了总之,所有值得骄傲的一切都留给了昨天。但请不要恐慌,请相信自己,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先破后立的过程,从这个黎明开始,我们将告别昨天的平庸与专制,在阳光普照下,真正走向开满鲜花的、诗意盎然的“生本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