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64036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乡土中国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教学设计 &nbs p;【教学设想】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为教学内容来设计。 学术类文本阅读,重在对学生梳理能力、建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完成“阅读记录表”环节,养成关注学术概念,分析文章层次,概括章节主旨,理清全书大纲小目关联的习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的环节

2、,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其他学者质疑问难的文章,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逻辑合理性,形成自己的判断,提升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梳理前三章的内在关联,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清前三章的内在关联。 【教学难点】评判不同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 【教学准备】 1.阅读乡土中国前三章,完成“阅读记录表”。 2.阅读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和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文字下乡:需求与供应”部分,简要评述三人相互对立的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学术类文本,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读进去”,也就是读

3、懂文本,重点在于梳理文本内在逻辑,理清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关系,包括概括主旨,分出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列出主要概念等基本环节;二是“读出来”,就是跳出文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文本,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合理性,对比其他学者不同观点,做出独立判断。读懂文本,弄清文本内在结构是基础;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我”与“他人”的对话,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二、“读进去”梳理文本 1.学生呈现梳理成果 (教师可从学生课前完成的“阅读记录表”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并将学生手绘思维导图制作成PPT供课上讨论。) 请该同学对照PPT讲解自己对前三章的理解,其他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当场提问。 明确:本环节是“梳理”活动

4、的切入点,教师选取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考虑其典型性。学术类文本,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唯一而清晰的,不像文学类作品那样主题丰富而多样,这是两种文本的区别,因而可以允许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有创造性和个性化,但是描述文本观点必须要准确。学生面对全班同学讲解并接受提问,既是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训练其复述文本、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2.梳理各章内容要点 (教师可以从所选同学的不同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

5、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乡土社会为何人人熟悉?是因为全村聚村而居;为何聚村而居?是因为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为何不流动?是因为乡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这是承上。“熟悉”,也是启下。从空间角度讲,人们天天见面,是“面对面的社群”,表情、动作、声音等沟通语言比文字传情达意更完全,因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时间角度讲,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一个从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变,甚至历经几代,生活方式也不变,“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个人没有“今昔之隔”,社会没有

6、“世代之隔”,因而乡土社会也不需要文字来记载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明确: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之间的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4.小结 关注重要概念,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主旨,看似基础,实则很重要,梳理能力是学术类文本阅读的基本功。同学们之前阅读的多为文学作品,重视文学性鉴赏,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阶段,应当多接触学术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掌握学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三、“读出来”对话碰撞 1.概括陈心想文章观点 提示:注意表示行文脉络

7、的关键词,比如“首先”“其次”“最后”“总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明确:陈心想文章的观点,可以用原文概括:乡土社会还是需要文字的。 2.概括郑也夫文章观点 提示:郑也夫文章写在陈心想文章之后,是在陈心想评论费孝通观点基础上的再评论,因而既有对陈心想观点的评论,也有对费孝通观点的评论。那么郑也夫对费孝通、陈心想是支持其一,还是都有肯定否定?这需要仔细分辨。分层次是让复杂文章清晰的好办法。 明确:郑也夫文章内容要点,可以分为以下几层:陈心想说“费孝通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了解不够”,言重了;费孝通以一个小时空的特征概括无年代区分的乡土中国,忽视了历史,不合理;费孝通忽略历史事实的原因可能受其门派

8、一“功能学派”的影响,只从功能角度考虑,而不看历史的演化;陈心想提出从“需求与供应”角度讨论,有一定进步,但也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有偏颇。郑也夫部分地反对陈心想的观点,而更深入地反对费孝通的观点。 3.讨论辩驳,形成判断 关于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费孝通、陈心想、郑也夫各有不同看法,对于这三位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提示:首先要明确三人的观点和理由,费孝通从乡土社会的特性出发认为不需要文字,陈心想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认为需要文字,郑也夫从历史事实出发认为乡土社会是需要文字的。同学评述,可以从三人理由的漏洞出发,也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验出发。 预设:同学讨论可能会出现以

9、下两种偏差。 同学跟随陈心想、郑也夫的思路而全盘否定费孝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二人并未完全否定费孝通的全部观点,仅仅“在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要肯定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洞见,对审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理解传统文化,甚至把握当代文化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同学可能赞成陈心想、郑也夫的多,赞成费孝通的少。(教师可以从三人考虑问题的社会基础差异入手予以引导。费孝通讨论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陈心想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是发生变化后的“中国社会的基层”;郑也夫所说的苏州私塾学生,可能主要是乡村社会的士绅阶层,而非费孝通所说的社会基层。陈心想、郑也夫没有在费孝通限制

10、的讨论范围没有发生变化的“中国社会的基层”基础上批驳,是有破绽的。) 明确:本环节不求同学达成一致看法,但求同学在申明自己观点时要有充足的理由,主要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对话: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与费孝通、心想、郑也夫等学者对话,学生作为非专业研究者,对经典著作和专业文章基本上以接受为主,难以提出有效的质疑,借助学者的对立性文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机能、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认知结果必然是有差异的,通过辩驳,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 4.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同学们已懂得跳出作者的逻辑链,独立审视,独立判断作品的价值取向,这是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的体现,也是阅读文本深层次的目标。我们还应当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阐述理由时才能保证理由与观点之间严密的关联性。 四、作业 作为学术类阅读,本节课仅仅是个开始。乡土中国还有五部分内容的阅读交流课,请同学们逐步完成“阅读记录表”,依照本次课堂示范的交流模式,深入研读探究。希望同学们通过接下来的五次课的学习,建立学术类文本的阅读规范,能够梳理能力、思辨能力更加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