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度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6395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制度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制度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制度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制度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制度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制度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制度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考选择题集锦(一)客观题、(上海)“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2006重庆)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3、(2006上海)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人口和铁犁4、(206上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

2、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废除行省制、(00天津)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6、(206重庆)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长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唐朝、宋朝D、明朝7、(20天津)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8、(2006广东)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3、 )()参知政事的设置()丞相制度的废除(3)军机处的设立(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1)()(3)()B、(4)(2)()(1)C、(2)()(1)(3)D、(4)()(2)(3)9、(2007广东)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0、(207广东)20世纪9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

4、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1、(207广东)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B、C、D、2、(2007宁夏文综)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2007宁夏文综)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

5、国最高的政务部门14、(2007宁夏文综)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5、(20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1、(007山东)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

6、服饰都有统一规范、(007四川文综)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 )御史大夫 通判 御史台 军机处A、 B、 C、 、 18、(008山东)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9、(2008天津)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2、(208上海)“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

7、、行省制1、(2008上海)“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2、(208上海)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23、(208上海)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B、秦朝C、东汉、明朝24、(2008上海)有网友发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

8、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2题共50分) 1中国人以祖先封地、封国为姓氏的现象十分普遍,某位“鲁”姓的同学查找自己姓氏的历史, 他的祖先最有可能是哪里人( )A山东B。河南 。陕西甘肃 2右图为甲骨文“王”,象钺(古代弧形刀兵器)形。这说明() A.王姓祖先以征战为荣 B而参通之(天、地、人)者,王也。 C。王权是抽象的,乃以钺形代表。 D。早期“王”者兼有军事首领的身份。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

9、会而为之郡邑,废卫侯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柳宗元对秦实行郡县制持肯定态度 B.卫侯和守宰拥有相同的政治权力 C柳宗元认为秦失之于暴政 D.柳宗元赞成分封制4. 秦始皇因国家管理体制组织大臣讨论,丞相王绾认为应该实行分封制,以稳定局面;廷尉李斯却建议推选郡县制。后来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这说明() 秦朝时丞相没有实权 B秦朝时廷尉权力高于丞相 。秦朝时皇帝的权力不是最大的 D.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讲述了一个故事,秦二世的丞相赵高想篡权,担心群臣反对,于是预先进行了试验.他献给秦二世一只鹿,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

10、吧,把鹿当作马了。”他问左右大臣,他们有的沉默,有的附和赵高。这件事主要反映了 A秦代相权较大,威胁皇权 B。赵高愚弄皇帝C.秦二世不能知人善任 D.大臣惧怕赵高甚于惧怕皇帝6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论者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论者赞成分封制C.论者认为分封有制利于加强王权.论者认为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7“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将相权一

11、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换宰相1人,有许多宰相甚至被处死.这最能体现( ) A宰相不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改革 B.汉武帝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C汉武帝有暴虐的一面 D汉初政局多变9。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令两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这反映了()A.东汉时期察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B. 许荆祖先八武充分显示了廉洁品质C.许荆祖先八武充分显示了谦让 D东汉时期察举制为沽名钓誉之徒大开方便之门 0唐代,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进行欢庆。下图为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李

12、存诚等人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B。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1。江苏有一显赫家族,其祖先曾获进士及第,他们珍藏着当地官员前来恭贺其祖先时赠送的条幅上写着:“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名次是一种荣誉。该家族祖先不可能生活在唐朝 C。科举考试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很大 该家族因祖先进士及第而显赫一时。12.唐太宗发现一人通过作弊的手段获得官职,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按照法律裁决是“忍小愤而存大信。唐太宗最后收回

13、成命。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当时官吏选拔制度存在弊端B。唐太宗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而改变初衷 C.唐太宗致力于打造诚信政府D。唐太宗善于纳谏 1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创设“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14。元朝在设立宪台格例中明确规定,中书省、枢密院“凡有奏禀公事,与御史台一同闻奏。”尤其是中书省有关重大政事的上奏,必须有御史大夫副署丞相的奏章才能生

14、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御使台主管监察 B.御史大夫对丞相进行牵制 C.枢密院一切军务须及时禀告御史大夫 D该制度有助于加强皇权 15。“内阁”是中西方共用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A.明朝内阁是决策机构,而英国责任内阁是咨询机构 B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而英国责任内阁是决策机构C明朝内阁首辅拥有建议权,而英国内阁大臣拥有决策权 D。明朝的内阁皇帝的内侍机构,而英国责任内阁是行政机构16.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郡县制和分封制相比优点不包括()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祖国大一统。有利于减少战乱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17朱元璋太子的老师、大学士宋濂一次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