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58730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爱心关注学生成长班级管理工作点滴体会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使我深深地感悟到,要想了解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中,思想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爱学生,首先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开始,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尊重就是把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主体,把学生当“人”看,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及所盼,理解并尊重学生对人格独立的追求。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第一件做的就是摸清班情,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然后

2、聆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实行民主管理方法,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享受到人的尊严。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完全平等的教育主体,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人人都有自已的岗位和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中主动发展,在体验活动中赢得尊严,并享受成功。在我班里的四十一名学生中,有三十多人负责不同的班级工作,剩下的五六位学生负责监督班级工作的实施。尊重学生,意味着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而且还要把这些差异看成是丰富的资源,在因材施教和班级管理中加以充分利用,尽可能创造一个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空间,使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 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

3、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爱学生还要重视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积极主动的与学生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真诚的爱,从而鼓足勇气,奋发努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具体的工作中我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1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 往往由于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当,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歧视,有些也由于智力状况、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的原因,许多“后进学生”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上比较散漫,与老师同学们不能融洽,甚至有些同学能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而这些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

4、美好道德的萌芽。对这些学生的转化,着力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让全班学生帮他们找优点,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人之初,性本善”,俗话说,“人无完人”,成人尚有犯错的时候,那么孩子犯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后进生”,我对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适时的点拨、激励,使他们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对个别厌学的学生,我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灵的沟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使他们健康成长。 2在关爱中激励学生上进。 “真正的教育是

5、自我教育”。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关爱学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唤起学生向上的信心。因而在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养成教育时,不能仅仅地去关爱、去宽容,而应该着重做好“导”,引导学生在不断超越自我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将每位学生的特长加以分析(特别是成绩上较差、缺乏自信和自制的同学),哪怕只有一点小小的才能也让他们得以施展,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班级工作岗位。像杜

6、圆圆同学负责黑板报,陈俊生同学负责班委费管理,李江南同学负责学生卡佩戴这些同学虽然成绩上都有不足,但他们都从班级工作中感悟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对他们的爱,因而每位不同职责的学生都认真地担负起了自己的工作。 班上许多学生的学习基础都不是很好,在他们身上许多陋习不时地有所表现,对这些同学,我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课这个教育主阵地,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班队会活动课上,开展了不同的主题班会,观看教育类的影片,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讨论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的思想逐渐受到了感染,行为上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一个个都有了可喜的变化。 3在关

7、爱中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因而对学生不能仅仅地提高他们的分数,而是应该把他们培养成一朵朵祖国的花朵。我在班务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搜索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自己的笔来写日新月异的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一个学期下来,班

8、级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早、中、晚到了班级规定的时间,学生都能自觉进教室学习;课代表、值日班长、各项负责人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卫生委员每天三次对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寝室长每天早晚负责管好寝室纪律、和卫生每一位学生在爱的摇篮里、在和谐的氛围里健康地成长着!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是的,教师的阳光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才会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那么就会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