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58449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名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以下现象与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湖面倒影B水滴成像C树下光斑D如影随形2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他在3s末的速度为8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8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2 m/sB8m/sC9.5m/sD10m/s3下列物态变化中,与“春暖花开的时节,千佛山上的冰雪

2、融化汇成溪流”这一现象吸热或放热特征相同的是( )A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B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C成绵高速路上的浓务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冷的冬天道路结冰影响行车安全4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A0.5kgB5kgC50kgD500kg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

3、.8m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C人步行的速度为6m/s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7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8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9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

4、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0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大雾弥漫D霜打枝头11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误差可以减少,但不能避免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2某同学比较“测物质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两个实验后,认为所测的物理量相同;测量的工具相同;需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

5、图像可知,_车的速度大;10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m。14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如果将甲物体截去三分之二,乙物体截去三分之一,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15如图可以表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_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_现象。(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6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_V;使用试电笔检修电路故障时,手一定要接触_(选填“笔尖”或“笔尾”)金属体。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烧杯、适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1)在图A、B

6、中,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N,若此时剪断细绳,该金属块在水中将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2)分析图B、C,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3)如图D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图象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选填“a”或“b”);(4)小明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18(8分)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

7、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19(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物质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当温度为60时,它处于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 (3)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4)该物质熔化时吸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_)21(

8、8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进一步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A吸附在水平磁性平板的下方静止不动,磁性平板对铁块A的吸引力为10N。给A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N拉力如图乙,可以拉动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乙图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理学中滑动摩擦力大小可由公式得出。其中是物体给接触面的压力,是动摩擦因素,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为定值。求铁块A与磁性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3)把一个小木块B悬挂在A的下方如图丙,此时只需要1.2N的水平向右拉力就可以使A

9、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小木块B的重力。23(12分)国家卫健委专家表明:75%医用酒精能够有效消灭活菌病毒。为了预防新冠病毒,可以用酒精定期给手或者物体表面消毒。疫情期间75%医用酒精均已售罄,小明在网上购置了一瓶95%酒精(如图所示),能直接用来消毒吗?他在网上查了:75%酒精(纯酒精体积纯水体积=31,不考虑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可以使微生物外壳的蛋白质脱水而使其失去活性,可以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杀菌率达99.9%。酒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作用减弱。因此他需要将95%酒精勾兑成75%酒精。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倍。请你帮助小明推导计算:(1)75%酒

10、精的密度值;(2)勾兑75%酒精,需要加入的纯水的体积与95%酒精的体积之比。温馨提示:推导计算过程中需要的物理量可以提前设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A湖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树下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如影随形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10m/s故选D。3、C【详解】千佛山上的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由固态的冰雪变为液体的溪流属于熔化吸热,A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放出

11、热量,故A项不符合题意;B霜是冬天空气的水蒸气遇到低温凝华形成的,放出热量,故B项不符合题意;C浓务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太阳出来后温度上升,空气中液体的雾遇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故C项符合题意;D冬天结冰,是由液态的水遇到低温凝固形成的,放出热量,故D项不符合题意。4、C【详解】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粗糙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来减

12、小摩擦的故选C。6、B【详解】A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正确,B符合题意;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错误,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A. 同一物体,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B. 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 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D.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8、B【详解】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1kg,mb=4

13、kg,则a、b的密度分别为:ab,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故AC错误,B正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B9、D【详解】A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先选一个参照物,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要根据实际选择

14、参照物,选择参照物尽量使问题更简单,故D错误,符合题意10、A【详解】A冰熔化成水是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详解】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D【详解】在“测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都是:质量与体积,故正确;在这两个实验中,都需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并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测量的工具相同,故正确;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为了探究其规律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需要用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