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常用字部件标准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应用背景及意义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三、应用研究内容〔一〕应用研究内容简述2.?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表?部件拆分及命名规那么〔1〕部件拆分规那么〔2〕部件名称命名规那么3.?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表?使用规那么〔1〕表中所列部件是对汉字拆分下限的规定,教学中对每个汉字分析时,不宜再行拆分 〔2〕?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中仍有理据的合成字,教学时也可再行拆分,但拆分下限不能超出本部件表范围〔3〕有理据的交重成字部件,在教学时可以拆开讲解〔4〕在指导书写时,对部件表中未包含的局部,可以灵活描述〔5〕在称呼某些部件时,可以按照习惯儿化〔6〕表中双重称呼的部件,建议优先使用语音称呼〔二〕应用研究实施操作C.实施操作考前须知:四、研究步骤五、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存在的问题附件:1.?常用字部件标准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罗利省 王国锁 2.?井底之蛙?教案 杨晓露 杨相品3.?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表?常用字部件标准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 胡为柱一、应用背景及意义笔者识字教学20几年,至今还留下一个难以解开的结,214个部首的名称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或?新华字典?中查到,但除此之外的部件名称却未能叫出一个,导致教师教也糊涂,学生学也糊涂。
要想解开这个结,我们可以利用2003.11.13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常用字部件标准?〕这一资源比方,人们经常写错的“临〞字,就可拆分为“〢〞〔两竖〕,“〞〔临字角〕和“〞〔临下角〕三局部,这样的拆分有规律,名称也形象,记忆方便要是教师能利用?常用字部件标准?这一资源去进行识字教学,部件名称叫也顺口,记也方便,我们学生的错别字也可能会少发生低段〔一二年级〕的重点是识字教学,初学汉字的人由于缺乏对汉字部件的结合能力,常将笔画看成孤立的单位,造成记忆单位过多人的短记忆受一定空间的限制,复杂的形态化成过于简单的形态,就会较多地占据记忆的工作时间,影响记忆容量因此,如果采用笔画教学,就造成记忆单位过多,如“操〞,按笔画,共有16笔,学生还要记住笔画与笔画的联接与位置,而按部件理论分析,“操〞可以分为“扌—口— 口— 口— 木〞5个部件,记忆单位减少了70%,提高了记忆效率据统计,每个汉字的平均笔画数为7,而每个汉字的平均部件为2既然记忆单位越少越好,何不采取整字教学,把一个字作为一个记忆单位,利用部件原理,使字与字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表达汉字的系统性,为汉字结构分析,字源分析,形旁声旁分析提供根底。
部件理论虽然不能解决汉字教学的一切问题,但它在低年级学生初识汉字的阶段,对消除畏惧感,掌握汉字结构规律,还是十分有效的所以合理利用部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汉字的音、形、义教学,最难的、最根底的还是形的教学,因为音、义问题,学生会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会逐步得到解决的所以,用传统识字教学与现?常用字部件标准?应用研究教学进行比拟是解决字形教学这一难点的关键目前的识字教学大都沿用?现代汉语词典?或?新华字典?部首目录的名称进行教学其实,严格来说,汉字应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而部首只是部件的一局部这一点从?现代汉语词典?或?新华字典?收录的部首只有214个,而〈常用字部件标准〉收录的部件有540个就可以看出传统识字教学对除部首外的部件,其术语定义、部件拆为及命名规那么不标准,只凭教师的理解各显神通,或拆分过细,或用形近字比拟等,造成学生识字率降低,错误率提高而用?常用字部件标准?的术语定义、部件拆分及命名规那么进行教学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例如:裹——拆分为“衣、果〞不拆分为“亠〞、“果〞、“〞;表达形声字规律,焦急哦按时教学有根据,学生好记易懂又如:“第〞中的“〞为“弟省〞;学生是在学了“弟弟〞的“第〞字后,记住了“〞〔“弟省〞〕这个部件的根底上,学“第〞的。
〞这个名称为学生提供了记忆的依据,也为教师提供了标准的教学术语,一举两得————————————————————主持人:胡为柱课题组成员: 罗利省 王国锁 杨相品 杨晓露实践证明,字形整体部件识记效率大于局部零件识记效率如“第省〞这个部件,分成“弓〞“丨〞“丿〞三个零件记就费事,而用一个“〞部件记就省事得多常用字部件标准?收录的部件是构成汉字最根本的整体单位可见,应用?常用字部件标准?进行识字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率传统识字教学的汉字笔画名称、部首名称和笔顺规那么,识字教学的相关典型文献,我们都可以继续沿用因此?“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标准〞应用研究?是传统识字教学的延伸研究但是部件问题是把双刃剑,有人就曾做过研究它的讨论起于80年代初,最初分析部件的目的是为计算机处理汉字用的,是为了汉字解码中形码的科学性和键盘代码的实效性而进行的当然在客观上,部件理论从现代汉字学的角度出发,可分析性和可组合性结合,这一点突破了传统汉字学依据六书分析现代汉字字形的局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部件分析法一般不注重字的理据性,部件取舍的标准根本依据频度的原那么和可组合的原那么,对于分析出来的部件是否容易称呼,是否易学易记那么考虑的不多,所以单纯依靠部件教学不符合汉字教学实际。
三、应用研究内容〔一〕应用研究内容简述⑴汉字部件有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简称“部件〞例如:“木、心、口、也、氵、亻、刂、礻〞⑴笔画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例如:“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横折钩〕⑵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可以独立成字的部件称为成字部件例如:“另〞、“吉〞、“唱〞、“向〞中的 “口〞;“河〞、“苛〞、“荷〞、“歌〞中的“可〞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称非成字部件例如:“筒〞、“刚〞、“网〞、“铜〞中的“冂〞;“疾〞、“病〞、“疼〞、“嫉〞中的“疒〞⑶根底部件和合成部件最小的 不再拆分的部件称根底部件,也称单纯部件根底部件处于汉字结构的最底层,又称末级部件例如:“男〞中的“田〞、“力〞;“江〞中的“氵〞、“工〞由两个以上的根底部件组成的部件称合成部件,例如:“想〞、“厢〞、“箱〞、“湘〞、“霜〞、“孀〞中的“相〞倍〞、“部〞、“菩〞、“陪〞、“醅〞、“蓓〞中的“〞⑷单笔部件由一个笔画构成的部件称单笔部件,例如:“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横折钩〕⑸汉字结构部件构成汉字的方式和规那么⑹结构理据根据字源或参考字源,从汉字的部件组合中分析出的造字意图,称结构理据。
例如:“旦〞的理据是像太阳〔日〕从地平线〔一〕升起;“架〞的理据是从“木〞、“加〞声⑺部件拆分将汉字拆分部件称部件拆分⑻有理据拆分和无理据拆分根据结构理据所进行的部件拆分,称有理据拆分;例如“啊〞:形声字,从口,阿声第一层分为“口〞和“阿〞当无法分析理据或理据与字形发生矛盾时,依照字形所进行的部件拆分,称无理据炒粉例如:“执〞拆分为“扌〞、“丸〞;“朋〞拆分为“月〞、“月〞⑻部首一局部可以成批构字的部件凡含有某一部件构成的字在字典中均排列在一起,该部件作为领头单位排在开头,成为查字的依据,称为部首部首多由形旁构成例如:木〔松、柏、杨、架、杏、林、相……〕2.?根底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表?部件拆分及命名规那么〔1〕部件拆分规那么①字形结构符合理据的,按理据进行拆分;例如:分——拆分为“八〞、“刀〞;相——拆分为“木〞、“目〞②按理据拆分时,属于层次结构的,依层次拆分;属于平面结构的,一次性拆分例如:想〔层次结构〕——第一层拆分为“相〞、“心〞,第二层“相〞拆分为“木〞、“目〞;暴〔平面结构〕——一次性拆分为“日〞、“〞、“八〞、“ 氺〞③无法分析理据或形与源矛盾的,依形进行拆分例如:朋——拆分为“月〞、“月〞;执——拆分为“扌〞、“丸〞。
④交重不拆,极少数不影响结构和笔数的笔画搭挂可拆例如:串〔交重〕——不可拆分为“中〞、“中〞;东〔交重〕——不可拆分为“七〞、“小〞;孝〔搭挂〕——拆分为“耂〞、“ 子〞⑤拆开后的各局部均为非字部件或均不再构成其他汉字的,即使是相离或相接,也不拆分例如:隶——不可拆分为“〞、“氺〞;非——不可拆分为“〞、“〞⑥为照顾查检的方便,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推荐使用的?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的201部首〔含繁体部首〕一律进入部件表⑦因为构字造成独体字部件相离的,拆分后仍将相离局部合一,保存独体字的原形例如:裹——拆分为“衣〞、“果〞,不拆分为“亠〞、“果〞、“〞;乘——拆分为“禾〞、“北〞,不拆分为“禾〞、“〞、“匕〞〔2〕部件名称命名规那么①按读音命名部件a、?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的成字部件,仅有一个读音的,按其读音命名;多音的成字部件,选取较常用的读音命名例如:单音:“口〔kǒu〕〞、“木〔mù〕〞、“火〔huǒ〕〞、“革〔gé〕〞多音:“石〞称为“石〔shí〕,不称为〞石〔dàn〕b、?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以外的成字部件,给出读音后再按部位命名例如:“殳〞的名称是“殳〔shū〕〞和“设〔shè〕字边〞;“聿〞的名称是“聿〔yù〕〞和“律〔lǜ〕字边〞。
②按俗称命名部件a、俗称通行的 非成字部件,用俗称命名例如:“辶〞称为“走之〞,“氵〞称为“三点水〞;“ 宀〞称为“宝盖〞,“ 扌〞称为“提手〞b、有多种俗称的非成字部件,采用一个含义明确、比拟通行的俗称命名例如:“纟〞俗称“绞丝旁〞、“绞丝〞、“孪绞丝〞、“乱绞丝〞等,选用“绞丝旁〞;“ 彳〞俗称有“双立人〞、“双人旁〞等,选用“双人旁〞③按笔画命名部件a、单笔部件按标准的笔画名称命名例如:“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横折钩〕乚〞称为“竖折横折钩〞b.?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内成字的单笔部件,可以根据字音和笔画双重命名例如:“一〞称为“一〔yī〕/横〔héng〕〞;“乙〞称为“乙〔yǐ〕/ 横折撇折横折钩héngzhépiézhéhéngzhégōu〞④按部位命名部件以上三类以外的部件,采用代表字及部件在代表字中的部位命名例如:“×字头〞、“×字底〞、“×字心〞名称中的“×〞为部件命名的代表字,“头〞、“底〞、“框〞、“心〞等为部件在代表字中的部位部件命名代表字一般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选取,并且优先选用两部件字,优先选用左右部件的字,优先选用部件位置明确的字。
部件命名的代表字不选取部件集中的成字部件,如:“〞称为“贞字头〞,不称“占字头〞,因为“占〞是本部件集的部件〔1〕×字头上下、上中下结构的上部部件称“×字头〞例如:“〞称为“责字头〞〔2〕×字底上下、上中下结构的下部部件称“×字底〞例如:“氺〞称为“泰字底〞〔3〕×字旁左右结构的左部部件称“×字旁〞例如:“〞称为“师字旁〞,“丬〞称为“壮字旁〞〔4〕×字边左右结构的右部部件称“×字边〞例如:“旡〞称为“既字边〞〔5〕×字框包围结构的外部部件称“×字框〞例如:“囗〞称为“围字框〞,“〞称为“反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