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577105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走向整体的世界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四 走向整体的世界结构梳理: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1)前提:19世纪中期, 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条件:A 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 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 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1)电力的广泛应用:A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从1870年起爱迪生主要发明 、留声机,与人合作发明了 ,电的广泛运用,开辟

2、了“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A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B并研制成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工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化肥、塑料、药品、 发明了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工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4)电信事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 发明电话机;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 发明了无线电报。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推动:(1)钢铁工业: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 ”到来。(2)大量新兴产业兴起:出现了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

3、等一系列新兴工业。(3)推动了农业的变革: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 向现代公农业的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4)垄断组织的产生:A产生:伴随工业的大发展, 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如“美国钢铁公司”。B作用: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四、世界连接为一体 1条件:(1)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2)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2时间: 。3连接框架: 。4形

4、成手段: 。5主要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 、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 的冲突与选择。6影响:(1)世界一体化在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A促进世界 的发展: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B国际 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 的基本格局。C促进了 交流的扩大:工业文明地区与非工业化地区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的流动,更重要的是 、 、 的交流。(2)消极影响:A它扩大了 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不可避免地导致军备竞赛、军事结盟乃至军事对抗和战

5、争。学法激活一、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国家)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江苏)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2.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二、要点透视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条件: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海外市场迅速扩大;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涌动(直接推动)。2 垄断组织产生: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

6、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如“美国钢铁公司”。作用: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世界连接为一体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纪体系形成。世界一体化在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

7、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全球化交流的扩大。但是它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不可避免地导致军备竞赛、军事结盟乃至军事对抗和战争。三、误区警示误区1:垄断的形成是资本主义走向衰落的表现。 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垄断为组织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成熟的表现,因此垄断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后进入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误区2: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欠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因此,欠发达国家应依靠

8、自己的力量,走独立发展民族工业的道路。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面对世界工业化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只有顺应世界潮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特点,实现经济转型,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例题精析例 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世界一体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形成 B.人群大规模流动,动植物种广泛交流 C.粮食和原料的生产相对集中 D.欠发达国家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分析导思 注意审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作正确判断。答案:B五、探

9、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请思考: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随着工业化在欧美的扩展,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 3 页 共 3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