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957690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不论大小事都依赖别人,生活上缺乏独立性,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几乎为零。每学期小班孩子刚入园时,很多孩子让老师脱鞋子,大小便后让老师提裤子,就连吃饭还要老师来喂。这样不仅老师忙不过来,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极为不利。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所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放手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行一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看到老师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都会抢着去干。每逢这时,我都会尽可能的放手让他们去做,尽管他们没有把

2、桌子擦干净,地也可能越扫越脏,玩具越整理越乱,但我会鼓励他们,教他们怎样做好,孩子们会很高兴、很起劲地学着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年龄的渐渐长大,孩子对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干得还真像那么回事,也不用老师操心了。2、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除了模仿成人以外,同伴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由于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自理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每逢有孩子伸着脚让老师脱鞋子、张开胳膊让老师穿衣服时,我便会提醒他某某小朋友从没让老师给脱过鞋子、从没让老师穿过衣服。这样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渐渐的自理了。其实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有自己做事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

3、积极让孩子参与到做自己的事情和简单的家务劳动中。3、利用游戏活动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抓住幼儿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经常组织幼儿玩洗手、穿鞋、穿衣服、收拾玩具等不同内容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由被动的要我做变为主动的我要做。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4、经常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的自理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鼓励幼儿独立去做自己的事,做得好时,及时给予表扬,说一声“你真棒”,或是对他伸出大拇指

4、告诉他“就是这样做”。即使做得不太好也要给予鼓励,告诉他下次会做得更好,这样孩子不但会很高兴,还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信心十足的去做好任何一件事情。5、给幼儿正确引导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都知道,三、四岁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一定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时候你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去做,甚至会跟你较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逆反心理”。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育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例如我班的一位小朋友擦完鼻涕后经常随手将纸扔到地上,开始时我总会以命令的口吻叫他把纸捡起来,而他不但不去捡,还会对我做鬼脸,我真拿他没办法。后来我换种方法跟他讲:“你愿意做个讲卫生的孩子吗?讲卫生的孩子应该把纸

5、扔到垃圾桶里去。”他听后高高兴兴地把纸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这种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同样奏效。6、利用区角活动加深幼儿的自理能力为了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我在班内设置了“自理区”,活动内容由易到难,让幼儿逐步练习了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如:喝水、洗手、穿脱鞋子、穿脱衣服、叠衣服、系鞋带、系纽扣等一系列活动内容,使幼儿不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乐意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7、家园密切配合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讲一些在幼儿园里看起来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如何如何不听话,这种性格的两面性是典型的家园教育

6、不一致造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争取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上幼儿园后生活在两种环境里,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只是在幼儿园中靠老师的教育就能养成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不配合老师,在家对孩子事事包办、代替,这会给老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需要家园合作,齐心协力。因此,家长应与教师密切配合,时常沟通,采用多种形式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以保持家园教育的和谐性、一致性,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是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更是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从小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