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57431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发展意见.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防科技民用产业开展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各直属机构: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开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省是国防科技工业比较集中的省份。“xx以来,我省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大力实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军民结合高技术工程,全省国防科技工业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技术优势特别是科研开发优势进一步显现,为国防科技产业化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加快我省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开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开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 指导思想

2、。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抓住国家鼓励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开展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坚持把民用产业作为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全方位、多层次发动军工力量,进一步释放安徽军工的潜能,发挥军工在地方经济开展中的辐射作用,使安徽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工业强省的重要增长极。 根本原那么。立足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立足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立足军工优势,促进军地一体化开展;立足市场配置,加强政府引导。 二、把握开展的目标和重点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展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的名牌产品,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度高的高技术产业基地;民

3、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左右,到2023年年销售收入到达300亿元左右。 重点开展公共平安、民用船舶、民爆物品、民用航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六大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 (一)公共平安产业。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为龙头,整合在皖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高校资源,开发一批公共平安领域的产业化工程,建设公共平安产业化基地。交通平安领域:开展航空管制雷达、毫米波防撞雷达、测速雷达和汽车行驶平安装置;特种警用装备领域:开展警用特种探测雷达、飞艇安防系统、无线网络传感器系统和警用应急特种车等;广电网络平安领域:开展节目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回传采集系统、用户授权控制系统、加扰复用器和授权控制信息加

4、密器;应急指挥和保障领域:开展车载移动指挥平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灾害天气应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重点区域三维模型系统;环境监测电子领域:开展风廓线雷达、多谱勒雷达、双基地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和gps探空仪等。 (二)民用船舶产业。发挥我省内河航运和长江、淮河岸线资源优势,以融入长江口现代化造船基地为导向,引导船舶工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道路,积极支持芜湖、巢湖、蚌埠、安庆、马鞍山、池州等市建设船舶工业园区,重点开展快速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游艇、滚装船、高速客船、成品油船、工程船,大力开展中速船用柴油机、船用曲轴、船用电器、导航通讯设备

5、等船舶配套产品,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和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到2023年,全省年造船能力到达300万载重吨,年产260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60万载重吨);中速船用柴油机年生产能力扩大到800台。 (三)民爆产业。加快推进民爆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建设江南、雷鸣、盾安三大炸药生产基地和雷鸣红星雷管生产基地,到2023年,形成年生产各类炸药16万吨、雷管1.6亿枚能力。推开工业炸药产品向多品种、系列化、低本钱、低污染、性能优良、平安可靠方向开展,工业雷管产品向高精度、高平安性、高可靠性、环保型方向开展,加快构建科研、生产、销售、爆破、效劳一体化的民爆企业集团。 (四)民用航空产业。

6、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建设合肥航空产业园,大力推进制氧供氧等技术军转民产业化;支持芜湖机械厂拓展民用飞机维修市场;推进合肥航太电物理研究所雷电与静电防护技术产业化。 (五)电子信息产业。利用我省军工电子优势,大力开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突破光电子、微电子、微波毫米波组件、特种光纤光缆、低温电子器件、精密接插件、微波电真空器件、敏感元件、精密电阻器、特种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形成产业规模。支持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发挥特种显示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军用特种显示器件转民用,推进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化开展。 (六)汽车配件。利用军工技术和装备优势,加大汽车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零部件研发力度,推进车用空

7、调、电子导航、油缸、精密齿轮、精密铸件等产业加快形成规模。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鼓励自主创新。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经认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装备制造业军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在税前加计扣除。对军工企业中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快的固定资产折旧,可按规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的方法提取。电子信息类军工企业开展软件产业的,可享受国家和省相关鼓励支持软件产业开展的政策。 (二)加快改革步伐。以消除军工单位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为突破口,加快军工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加大军工企业重组力度,进一步整合军工资源,在船舶、汽车、电子信息、民爆物品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强化对军工民用产业开展的跟踪评估,提高评价导向性,建立完善民品开展鼓励机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构筑军工民品品牌。 (三)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实施“555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50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500名骨干技术开发人员和5000名高级技能人才。鼓励军工企业开展全员培训,对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局部,准予税前据实扣除;超过局部,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大力支持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开展,积极推进安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9、(四)搭建信息平台。在做好军品平安保密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军工系统与外部以及军工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力推进对外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工程、资本、技术、人才、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军工企业参加国内外经贸洽谈会、技术资本对接会等各种形式的经贸活动,为军工企业招商引资、开展合作、开拓市场等创造条件。 (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军民结合产业开展专项资金的投入。省财政设立xx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开展专项资金,以贴息或投资补助等形式,支持安徽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重点工程开展。将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工程纳入省级科技、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产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国家和省给予贴息或投资补助的军民结合产业工程,有关市、县政府应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和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融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进银企合作。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军民结合产业。 (六)加强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开展。省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意见贯彻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军民结合产业开展中的具体问题。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