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词构词法综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57096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音词构词法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音词构词法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345研究类型 汉语史硕士课程论文题目:汉语复音词构词法发展史研究 综述学科专 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年 级: 学 号:2009210368研究生:陈梦娜 指导教师:傅惠钧汉语复音词构词法发展史研究综述摘要:本文立足于半个世纪以来汉语构词法历史发展研究的成果,根据汉语构词法的历时发 展线索,分三个阶段上古时期、汉代、近代,对各时期构词法的发展特点及研究状况进 行了全面的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又对汉语构词法历时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发展的总面貌进 行了概括描述,探究了研究方法之得失,并对该专题的纵深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复音词 构词法 发展史 综述、八 、前言一、构词法的研究对象就现

2、代汉语来说,构词法所要研究的是词的内部结构的各种不同方式。这时候一般只要 作静态的研究,并不需要考虑某种构词法是为什么而产生,也不需要考虑各种构词法之间有 什么联系。可是就汉语史的角度来研究构词法,我们就不仅要研究某种构词法的所以产生, 同时也要研究各种构词法的产生顺序。讲现代汉语构词法的人一般都把汉语的词按内部结构 分为: 单纯词(又分单音、双音) 复合词词根+词根(又分联合、偏正、支配等方式) 添缀词词根+词缀(词缀可以添在前面,也可以添在后面,也可以添在中间) 这在我们研究构词法发展的时候当然也是可以参考的。所不同的是我们必须以这个为基础再 从造词的角度来把问题看得全面些。鲁小娟汉语构词

3、法研究综述中指出构词法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高名凯的普通语言 学。而对于构词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词汇学界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着分歧,有些 学者甚至将它与造词法和构形法混为一谈。因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汉语构词法的研究成果 进行总结时,有必要将其研究对象搞清楚,以免将造词法和构形法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在内。对 汉语构词法、造词法和构形法区分最为清楚的是葛本仪先生。他的著作现代汉语词汇学 第三章将三个问题分列三节做了具体细致的阐述:“造词法就是创制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指 的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词素结合方式方法”“词的形态变化就是构形法”。三 个问题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研究目的及结果都有本质

4、的区别,因此,绝不能将三者混淆,否则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出现错误。二、构词法研究史概述对于多音节词语的内部构造问题古人己有粗略的认识,荀子正名指出“单足以喻则 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刘熙释名释言语中说:“会集众字以成词谊。”段玉裁和王念 孙都注意到有些多音节词是单纯词,不能拆开来单独解释其中的字义,提出了“连绵字不可 分释,是双字为名。” (说文解字注 )“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 生训,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 (读书杂志 )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双音化过程中,构词法应运而生。不过,有关构词 法的论述在古人的训诂学研究中颇为少见,主要原因是训诂的要旨在于注经解义,而

5、汉语经 传又是以单音节词占主体的古文形式书写,这使得单音词在古人心目中占据着牢固的地位, 导致了复音词尤其是合成词的构词法研究没有引起注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马氏文通 (1898)。自马氏文通之后,构词法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并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列入了各家语法学、词汇学著作之中。纵观这一百多年的构词法研究历史,不难看到一条明 晰的发展脉络,即构词法研究从语义分析开始,20 世纪中期以后发展到侧重于句法结构形 式分析;近十来年,构词法研究出现了多元的研究态势,有纯语义的构词法研究,有从语音、 韵律角度切入的构词法研究,有从生成过程角度展开的构词法研究。由于构词法研究上的变 动与争论主

6、要体现在复音词上,本文研究的对象又是复音词构词法,因此在下面的概述中, 我们的重点主要放在构词法研究史中与复音词研究有关的部分。一、汉语复音词构词法各时期的不同发展情况分三个阶段:先秦时期、汉代、两宋(一)先秦时期(从西周到战国末期 800多年)祝敏彻在简论汉语复音词构词法的历史发展、史存直汉语史纲要中对诗经左 传论语孟子韩非子战国策中的复音词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史存直将先秦合成 词分为 4 类,祝敏彻分为7类,现概括为7 类详述。1. 先秦时期的合成词1)联合式。这是先秦时期合成复音词中最多的一种,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小类: (甲)两词素同义或近义的。又细分为:A、两字都是名词素的。例如:羽毛(战

7、西周策) 功名(战楚策) 权势(战赵策) 爪牙(左宣11) 罪过(韩八奸) 魂魄(韩解老) 根本(韩饰邪) 朋友(论学而)B、两字都是动词素的。例如:出奔(左隐4)供给(左僖4)审察(战楚策)死亡(战楚策)接收(战韩策)结交(战燕策)C、两字都是形容词素的。例如:强大(战秦策)贫穷(战秦策)空虚(战西周策)聪明(左庄32)正直(左庄14)公正(韩饰邪)(乙)两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这一类没有前面两词素同义或近义的那样多。例如:利害(战西周策)左右(战西周策)多少(战赵策)2)偏正式。这是先秦时期合成复音词次多的一种。可细分为定心式和状心式二小类: (甲)表正意的词素是名词素。这是定心式复音词。

8、例如:小人(战东周策) 大人(战秦策) 良心(孟告上)(乙)表正意的词素是动词素。这是状心式复音词。例如:中立(战东周策) 外交(战魏策) 车裂(战楚策) 状心式复音词先秦时期还没有见到表正意的词素是形容词素的。3)动宾式(支配式)。这种复音词当时已是多见的常用词。例如:读书(战西周策) 得志(战西周策) 耕田(战西周策) 立功(战西周策) 起兵(战楚策)悔过(孟离下)4)动补式。这种复音词当时只是萌芽,很少见到。例如:扰乱(左传)扑灭(尚书)5)前置成分式。左传论语孟子韩非子战国策中的前置成分,只有一个“有” 字。例如:有政(论为政)有帝(左昭29)有司(孟梁下)6)后置成分式。后置成分有“

9、然”、“尔”、“如”、“焉”等,用得很多。例如:喟然(论子罕)俄而(韩用人)果然(韩内储说)7)主谓式(表述式) 。先秦时期已有此格式,但不多见。例如:自刎(战齐策)狐疑(韩亡征)狼戾(孟滕上)2. 先秦时期的单纯词 单纯词包括诗经中的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以及左传论语孟子韩非子战国策中的衍声词。例如:犹豫(双声) 彷徨(叠韵) 辗转(双声叠韵) 凤凰(非双声叠韵) 由于很多学者对上古汉语专书中的复音词作了定量定性式的研究,得出大量可信的 数据和可靠的结论。李仕春在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通过复音词数据看 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总结出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趋

10、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1)复音词的数量在先秦时期增长得非常迅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上古前期单音词的数 量占全部词汇总数的百分比远远大于复音词,但到了后期单音词的数量占全部词汇总数的百 分比和复音词基本持平。因此,从共时角度看,整个上古时期单音词的数量多于复音词的数 量。2)就复音词来讲,复合词的能产性在整个上古汉语复音词中处于绝对优势,复音单纯词的 能产性很低,也就是说在上古汉语中复合手段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复音单纯词 只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辅助工具。3)在上古汉语复合词中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附加式从西周时期的诗经、周易 就开始出现了,主谓式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论语中出现,重

11、叠式、补充式、综合式出现的较 晚。其中联合式和偏正式是能产的,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附加式、重叠式以及综合式 是非能产的。(二)汉代时期复音词构词法 汉代汉语的复音词已具有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构词方式。当时众多的复音词就是按照汉 语自身灵活、多样的构词规则产生出来的。汉代复音词以合成词为最多,也有一部分是单纯 词。祝敏彻对史记汉书论衡说苑四部著作中的复音实词作了全面的观察研究, 分合成词、单纯词两方面谈了汉代汉语复音词构词法。总结出复音词的构词法有三个变化:(1)“阿”字开始用作前置成分,它与后面的词根一块构成复音词。(2)“子”字开始用作 后置成分,它与前面的词根一起构成复音词。(3)动补式

12、复音词大量产生,这是汉代汉语词 汇的一大变化。同样史存直汉语史纲要将汉代汉语合成词分为以下六种:联合式:辞令、盗贼、声音、知识、牙齿、羽毛、衣裳、商贾、言语、法律、人民、人 物、形式、功夫、风景、次序、骨肉、意思、伉俪、雌雄、经纬、祸福、吉凶 本末、旦夕、日夜、子弟(以上名词); 分裂、变化、逼迫、斗争、迁移、畜牧、灭亡、保护、丧失、覆盖、讨伐、澄 清、变动、议论、评论、生活、呼吸(以上动词)偏正式:荡子、游子、义士、博士、学士、人事、人情、人种、黄金、黄泉、白杨、白 骨、桂树、柳树、桃花、菊花、鲤鱼、大麦、大豆、北斗、南国、酒家、农家 中原、眼光;支配式:参军、离婚、将军、围棋、虚心、相国、

13、争锋、如意、失望、请假 补充式:饿死、保全、震动、看见; 表述式:口吃、风流、蝉联、手谈。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偏正式的复合词中有一种加数目字以概括一类事物的方法,在这一时 期中出现了不少。如:三代、五经、五狱、五行、六艺、七雄、七贤; 五谷、五脏、六畜、六亲;百姓、百章、万物。(三)近代复音词的构词法 祝敏彻等人考察了敦煌变文汇录、清平山堂话本、儒林外史等十三部书的复音 词,并对朱子语类、水浒传红楼梦三书前50 回中的复音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 出了其中发展较大或有明显发展的复音词构词法有八种。1联合式中有个明显的发展,即两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复音词数量明显增多。例如: 表里(朱 59) 操纵(朱

14、 84) 断续(朱 71) 来往(朱62) 是非(朱 24)2偏正式中出现了表正意的词素是形容词素的复音词。例如: 水肿(朱 72) 透熟(朱 117) 逼真(红 48) 飞红(红 42)3偏正式中大量出现了一种名词素“头”、“面”、“眼”前后加方位词素构成的复音词。如: 前面(朱 14) 外头(朱 44) 眼下(朱 42)4动宾式。这种复音词近代有大量新词出现,能产性已很强了。例如:安心(朱 114) 抽签(朱 73) 插手(朱 36) 退步(朱55) 点头(红 78) 5主谓式。这种复音词先秦时期已有,以后各代都有新词产生,近代更为多见。例如: 自卫(说苑 6) 火烧(朱 130) 风化(

15、朱 81) 鱼鲜(水 15)6前置成分式。汉代“阿”字已用作前置成分。近代“老”字已经用为前置成分。例如: 老公(西55)老婆(红79)老实(元风光好)7后置成分式。汉代,“子”字已开始用作后置成分,近代汉语中由“子”、“头”、“儿”作 后置成分的新词大量出现。例如:点子(朱 23) 帕子(水 10) 园子(红 42) 石头(朱78) 明儿(红 42) 8名量式。近代汉语里产生了一种新的构词格式,这种格式是由一个普通名词词素加一个 量词词素(词尾性质)构成的。例如:银两(水 15) 船只(水 19) 物件(水 19) 马匹(水20)二、研究小结: 这是祝敏彻先生从能产性的角度对汉语复音词构词法的历时发展做出的小节。(一)先秦时期汉语复音词的构词法以联合式能产性为最强,能产性次强的是偏正式,其它 各类构词格式能产性都不强。(二)动补式在先秦时期用得很少,处于萌芽状态;两汉时期用得很多,已成为一种能产性 很强的格式。(三)中古时期最能产的格式还是联合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