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57031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灯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冰灯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冰灯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冰灯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灯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灯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授课教师 祁永琴冰灯一文记叙了一位极为普通的父亲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教学中,设想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联想、感悟、交流,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进而想象、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无私关爱及“我”的懂事和对父亲的体贴,理解儿子的心理变化,认识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关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需要家长几乎都能轻易买到,所以对父爱的体会会比较肤浅。又由于班内困难学生较多,要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课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

2、融于课文内容,才能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爱。教学中,虽然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使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心疼,理解了儿子的心理变化。用课前准备的冰块让学生感受到了如此透骨地冰凉,父亲却能坚持忍受,这其中包含着浓浓的“爱”,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但体会父子情深及父爱的伟大还不够到位,现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如下:1.学生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生字词的读音掌握的不扎实,致使本节课的复习环节耽误时间较多。2.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整节课前松后紧。因课文较长,每读一遍占时近三分钟

3、,齐读、自由读、指名读、默读,挤占了必要的引导时间,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 。如果能将齐读改为理解后的通读,省掉自由读这个环节,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5-10重点段的分角色朗读及总结课文要点、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父母对学生的无私关爱,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父子情深及父爱的伟大,达到内化升华的预定目的,也为课后的由说到写的训练奠定基础。3.学生的听话能力还有待提高。因字词理解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而且“适应、掀开”这两个词都是学生第一课时提出并理解过的。当我让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却还停留在字词上。三年磨一剑,一节成功的课也是需要教师用心细细打磨的,教材、学生、理念、方法、时

4、间安排等也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的有效结合。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够多提意见及建议,愿与大家一起切磋、探讨。 这节课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通过学生自读、自悟,逐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再阅读,再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更注重问题的生成。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受益终生。另外,这节课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想像说话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朴素之中真情在,很自然的渗透了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不是教师上课的范本,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教材的使用一样,教师要和学生一同走进教材,但还要一同走出教材。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非常浅显的、好笑的,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就等于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对于学生已经了如指掌的内容,即使教师精心设计了,也毫不吝惜地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