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复习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57026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复习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诊断学复习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诊断学复习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诊断学复习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诊断学复习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复习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复习篇.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诊断学诊断学第七版 名词解释问诊(inquiry):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症状(symptom):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解释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

2、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的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主诉(chief complaints)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系统回顾:指各系统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状,初学者必须按系统逐一询问,以便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疾病.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

3、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中枢性发热:炙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使体温升高,称为.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

4、,称.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体征(sign):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

5、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

6、现象称黄疸.它是症状,也是体征.血尿(hematuria):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

7、刺激征.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少有后遗症. 昏睡: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性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 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

8、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低热:体温在37.338摄氏度.高热:体温在3840摄氏度.超高热:体温在41摄氏度以上.放射痛:某一器官有病变.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还可防射到远离该器官的某部相应体表出现疼痛感觉.绞痛:反腐剧烈疼痛及缓解交替出现.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恶心:指上腹部一种特殊不适的主观感觉.柏油便: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体格检查(physical

9、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便的检查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通过体格检查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视诊(inspection): 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触诊(palpation): 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叩诊(percussion):是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方

10、法.清音:频率约为100-128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叩诊音.听诊(auscultation):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

11、动,但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脑功能活动失调状态,其特点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有错觉和幻觉,烦躁不安,言语紊乱.可见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颠茄类药物中毒、肝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被动体位(positive position):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强迫体位(compulsive posi

12、tion):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走路时左右摇摆如同鸭步,见于佝楼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体型(habitus):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状态等.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满月面容(moon facies):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呈多血质表现,常有座疮,唇可有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

13、目光闪烁,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故称.间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病人行走过程中,因下肢突发性酸痛,软弱无力,而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方能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慌张步态(festinating gait)起步困难,起步后小步行走,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双上肢缺乏摆动动作,见于震颤麻痹.斑疹(maculae):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丘疹(papules):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

14、疹等.斑丘疹(maculopapulae):在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为斑丘疹,见于猩红热、风疹及药疹等.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是局部皮肤暂时性的水肿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苍白或淡红,消退后不留痕迹,是皮肤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见于异性蛋白性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虫咬伤等.玫瑰疹(roseolas):常于胸腹部出现的一种鲜红色、小的(直径多为23mm)、圆形斑疹,压之退色.这是对伤寒和副伤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特征性皮疹.瘀点(petechi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2mm者,称为瘀点.紫癜(purpura):皮下出血斑点直径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瘀斑(ecchymos

15、is): 皮下出血斑点直径5mm者,称为瘀斑.血肿:片状出血伴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蜘蛛痣(spider angioma):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立即恢复,称为.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两眼,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另一侧瞳孔反应,正常当一侧瞳孔受光刺激,另一侧也立即缩小,称为.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Louis(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夹角.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 肩胛线(scapular line):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左右各一条.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称为肩胛下角.被检查者取直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