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56655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演练(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注:指18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15年后阻碍俄国进步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农奴制度。这一时期俄国并未受到来自欧洲的侵略;克里木战争是在1853年进行的;机器工业的落后是农奴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应选B。答案:B2“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他东方国家相比,它又

2、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A克里木战争B农奴制改革C十月革命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答案为B。克里木战争时,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与材料信息“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分

3、给份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故应选B。答案:B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解析:两则材料对比,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政治、经济处境有了很大变化,说明改革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

4、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农民未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说明改革具有不彻底性。答案:B51862年一年内,俄国共有400处领地发生严重暴动,大量农民受到残害,进步思想家赫尔岑高呼“人民受骗了”。他主要抨击了()A“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C地方自治改革 D欧化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弊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名义上农民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但实质上是农奴主对农奴的一次合法掠夺。人民对改革失望,因此有了“人民受骗了”的呼声。答案:A6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是()模仿西方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与劳动力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愿望自上而下用

5、改良方式推动变革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本题采用排除法,错,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农奴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改革并不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的愿望;错,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并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因此本题选A。答案:A7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俄国 ()A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B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C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D农村出现了大批雇佣劳动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6、农村中的阶级分化加剧,说明了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发展了起来,开始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来经营农业,即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答案:B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人民的英国史材料二: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

7、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18563)材料三:在克里木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民主和进步的灾难。材料四: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象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人民的英国史(1)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克里木战争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答案:(1)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

8、力的总代表。不完全赞同。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的矛盾。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决定因素。(2)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地区。影响:英法的胜利,使其在奥斯曼帝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势力大大增强;俄国战败,使其侵略暂时受到遏制,有利于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3)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

9、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

10、“相似”说明了什么。(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答案:(1)相似: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司法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法治化进程;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民主化。阐释: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或俄国通过学习西欧进行现代化)。(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现代化进程;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模式社会主义。10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

11、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

12、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