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55912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重庆一中2023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Y

2、是金属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Q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分子为三角锥形BZ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原子半径YZXQD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W3X2.t时,将0.5mol/L的氨水逐滴加入10.00mL0.5mol/L盐酸中,溶液中温度变化曲线、pH变化曲线与加入氨水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w的比较:a点比b点大Bb点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溶液中c(NH4+) = c

3、(Cl)Cc点时溶液中c(NH4) = c(Cl) = c(OH) = c(H)Dd点时溶液中c(NH3H2O)c(OH) = c(Cl) +c(H)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最外电子数之和等于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这四种元素组成两种盐b2da3和bca2。在含该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d的氧化物含2mol 化学键B工业上电解c的氧化物冶炼单质cC原子半径:a b c d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 d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

4、量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D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升高反应温度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氨气时,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6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NH4)2CO3:碳铵BCaSO42H2O:生石膏CAg(NH3)2+:二氨合银离子D:2乙基1丁烯7下列物质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苏打BCaSO

5、42H2O:生石膏C:3,3-二乙基己烷DC17H35COOH:硬脂酸8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 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 Zn(OH)42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9下图为某燃煤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此装置可以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排放B该装置内既发生了化合反应,也发生了分解反应C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 2CaC

6、O3 + O2=2CaSO4+ 2CO2D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SO210.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示的转化中,Fe3+和CuS是中间产物B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铜C图示转化的总反应是2H2S+O22S+2H2OD当有1molH2S转化为硫单质时,需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C分离CC14萃取碘

7、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12.某红色固体粉末可能是Cu、Cu2O、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称取a g该固体粉末样品,用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已知:Cu2O+2H+Cu2+Cu+H2O),称得固体质量为b g。则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最多有3种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NO3,可能使b g固体完全溶解C若ba,则红色固体粉末一定为纯净物Db的取值范围:0ba13.(实验中学2023模拟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2gCu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B

8、4g甲烷和8g甲醇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C标准状况下,5.6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1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况下,22.4L的CO和1mol的N2所含电子数相等。B1.0L 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含CH3COOH、CH3COO的粒子总数为0.1NA。C5.6g铁粉加入足量稀HNO3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D18.4g甲苯中含有CH键数为1.6 NA。15.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3 FeS(s

9、)+4 H2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AH2S是还原剂B脱除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16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测定常温时同浓度的HCOONa溶液、NaClO溶液溶液的pHpH(HCOONa)HClOB向1mlL1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5mL 2mol/L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X,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不是葡萄糖C把烧得红热的Cu丝伸入盛满Cl2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蓝绿色的烟Cu在Cl2中能燃烧D在试管中加入1 mL 0.1mol

10、L1的FeCl3溶液,再加入1 mL 0.5molL1的盐酸溶液颜色变浅H+能抑制Fe3+的水解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香豆素-3-羧酸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常用作日常用品或食品的加香剂。已知:RCOOR1+R2OHRCOOR2+R1OH(R代表烃基)+R1OH(1)A和B均有酸性,A的结构简式:_;苯与丙烯反应的类型是_。(2)F为链状结构,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F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3)D丙二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4)丙二酸二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聚合物E,其结构简式为:_。(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丙二酸二乙酯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与丙二酸二乙酯的官能团

11、相同;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能发生银镜反应。(6)丙二酸二乙酯与经过三步反应合成请写出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中间产物I_;中间产物II_。18化合物I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与I相关的反应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C的反应类型是_。(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物质H中的官能团X为COOH B物质C是纯净物C有机物A和B以任意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相同,那么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的氧气的量相同D工业上用物质B与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可生产环氧乙烷(4)实验室取1.96g G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4.

12、68g;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增加0.72g。G的分子式是_。19(衡水中学2023模拟检测)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硝酸盐热分解的规律。(提出猜想)小组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2)2、NO2、O2 乙:MgO、NO2、O2丙:Mg3N2、O2 丁:MgO、NO2、N2(1)查阅资料得知,N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实验操作)(3)设计如图装置,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其目的是_;加热Mg(NO3)2固体,AB装置实验现象是:_,说明有Mg(NO3)2固体分解

13、了,有NO2生成。(4)有同学提出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但通入之前,还需在BD装置间增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5)小组讨论后认为即便通过C后有氧气,仅仅用亚硫酸钠溶液仍然难以检验,因为:_,改进的措施是可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_。(6)上述系列改进后,如果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排除装置与操作的原因,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下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I和II中的问

14、题。I.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C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CO2的电子式为_,NaOH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2)B-C的反应条件为_,CAl的制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3)该小组探究反应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II.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情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写化学式)。211,2-二氯丙烷(CH2C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