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55878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春季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年春季初二年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班级 座号 姓名 分数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1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在晴天之下,旋( )风忽来,便蓬勃地fn ( )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如包藏烟火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 )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shu( ).2、“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完成下面这张“新词卡片”。(3分)给力 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

2、们要给力啊!3、古诗文默写。(10分)沉舟侧畔千帆过, 。 ,身世浮沉雨打萍。以中有足乐者, 。 ,同是宦游人。蓬莱文章建安骨, 。 ,独怆然而涕下。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整理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冬去春秋,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温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

3、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过50个字)(2分)(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不超过15个字)(2分)5、综合性学习。(10分)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活动,现邀你参加,请完成下面任务。(1)“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专题已经设立了第一个栏目,请你以此为例,再设计两个栏目。已有栏目:亲情空间(着眼内容)(2分) ( ) ( )(2)活动小组开展运用同异比较法“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时,拟用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和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例做编辑说明。请你完成下列任务。(4分)两首诗的“同”表现在:(2分)两首诗的“异”表现在:(2分)(3)活动小组拟编写李白写月名句辑评,要求搜集李白诗词中的10个写月句,并指出诗句所用的修辞格,简述其作用。请你仿照示例再选一句。(4分)示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简析:将月亮喻为浑圆美丽、晶莹明亮的“白玉盘”,反映出孩童天真无邪和善于幻想的心理特征。诗句:(2 分)简析:(2分)二、阅读(59分)(一)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610题。(16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朗读节奏。(2分)世 有 伯 乐 ,然 后 有 千 里 马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虽有千里之能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然后有千里马屋舍俨然D、马之千里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文言文阅读重在积

6、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字词意思例句译句骈死并列而死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安道9、对对联(2分)上联:韩昌黎借马说伤怀才不遇下联:10、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黄碟是( )(3分)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整理强调伯乐的重要性。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整理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D、文章为突出主题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

7、成1114题(14分)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

8、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并凑起来,但

9、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1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个字)(2分)_12、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4分)_13、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14、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整理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一个例子。(要求:人物+事例+成就)(4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1519题(21分)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

10、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

11、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

12、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

13、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15整理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了哪三个方面的个性?(6分)16.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 梅到 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2分)17.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示例:第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整理赞叹之情。品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