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55758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昌县二高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 余丰慧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GDP,需要什么样的GDP增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错误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造成的后果是,浪费了资源能源,破坏了环境,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一般来说,衡量GDP质量和效益,主要看经济增速是否与产出效益相匹配,经济增速带动的商品价值、劳

2、务价值和利润效益回报高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较高,而产出效益较低;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很大,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关系很大,与基层政府在GDP政绩任务重压下不排除统计数据出现水分有关系。从经济增速惠及百姓具体利益来说,衡量GDP增长质量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GDP增速是否带动人民群众收入的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 。人民群众收入如果不能与经济增速同步,那么,这种经济增速就不是真实、高质量的增速,一定是存在泡沫水分的增速,这种增速就是面子和形象工程,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经济增速

3、。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做大经济蛋糕和公平分配经济蛋糕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收入随着经济增速而同步提高,就必须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这么多年,由于收入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公问题,导致大多数百姓感到自己的收入增长缓慢,没有感觉到经济高速增长给其收入带来的明显提高。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做大经济蛋糕,另一方面必须公平分配好蛋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而绕不过的一道坎了。其次,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从本质上来说,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

4、。这是各个国家都将就业指标作为重要目标的原因。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经济增速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这也是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目的所在。我国GDP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特别是在今年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情况下,就业率仍然维持在比往年还高的高位。但是,与百姓的实际感受差异性却很大。按照百姓的感受实际就业率并没有那么高。一定要牢记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语:“经济发展要能增加就业,有就业老百姓心里就安稳”。再次,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力,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速。清洁的

5、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说到底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疾病爆发的环境里,那么,收入再高、就业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选自2013-1-2新浪博文)1下列对“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BGDP增速应带动人民群众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C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率的提高,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D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6、GDP高增长破坏了良好环境。2.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B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C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原因,是担心经济增速如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D我国GDP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实则不然。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发展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的状况,导致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B改革收入分配

7、制度,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的唯一途径。C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予以高度重视。D只要 提高就业,以及与GDP增速同步增长人民群众的收入,就能够扭转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

8、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

9、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

10、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注赒,周济,接济。注逢蒙,擅射者。 注方朔,擅占卜。注衮冕,封建君主的礼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显:显达。B务施贷以赒乡 务:致力于。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 )(3分)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

11、不食 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7把

12、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3分)(2)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3分)(3)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4分)(二)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注武陵: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8.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中典故可知,词中写的是哪种事物?就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鉴赏。(5分)9.结合全词,说说词中表达了整理什么样的情感追求。(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3、中的空缺部分。(1)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长太息以掩涕兮,_。(离骚)(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赤壁赋)(5)呜呼!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_,_,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6)与其有誉于前,_,与其有乐于身,_。(送李愿归盘谷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传 奇侯发山放学的铃声一响,似乎转眼之间,同学们都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被爸爸妈妈接走了,唯有丫蛋形单影只,孤零零走出了幼儿园大门。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丫蛋永远见不到爸爸了,妈妈的一条腿也残废了。为了养家糊口,妈妈一天到晚就在街口卖烤红薯。妈妈跟学校老师求情,说丫蛋今年都五岁了,非常懂事。学校这才破例,每次放学后,丫蛋不需要家长接,可以独自一个人回家。风呼啸着,刀子一样刮着人的脸。丫蛋背着小书包,东张西望,磨磨蹭蹭不愿赶路。忽然,她看到前面不远处围着一堆人,还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她这才一蹦一跳跑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汉子在表演魔术。丫蛋赶到的时候,他正在表演“空手取物”的魔术他伸出空荡荡的双手,让大家看看,确认他手里没有什么东西。然后,他的两只手捂在一起,翻来覆去地转动。同时,他用嘴往手上吹了三口气。接下来,他的右手猛地往前一伸,像是要抓什么东西似的。待他打开攥着的右手,手心里有一只乒乓球!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嚷嚷着让他再表演一个。丫蛋脱口说道,叔叔,您给我变出一个红围巾好不好?围观的人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后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