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53271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 导学案一、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2、简介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

2、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第一家,其散文纾徐委曲、条达疏畅、垂范后世。 传统名篇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二、课前自学1、加点字的注音A林壑( )尤美觥( )筹交错林霏( )开B树林阴翳( )泉香而酒洌( ) 岩

3、穴暝( )C伛偻( )提携蔚( )然而深秀 山肴野蔌( )D晦( )明变化颓( )然乎其间者 酿( )泉为酒2、重点解词1.环滁皆山也; 环: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秀: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临: 5.名之者谁 名: 6.饮少辄醉 辄: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9.云归而岩穴暝 归: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 从: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 秀: 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 14.休于树 于: 15.山肴野蔌 肴: 蔌: 16.宴酣之乐 酣:17.非丝非竹 丝: 竹: 18.弈者胜 弈: 19.觥筹交错

4、觥: 筹: 20.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乎: 21.树林阴翳 翳: 22.鸣声上下 上: 下:3、翻译下列句子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已而夕阳在山,人

5、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三、课堂小结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四、中考链接【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

6、)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段】庄

7、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fl,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8段】主要写的是

8、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

9、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17翻译下面句子。(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10、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环滁皆山也 环:_(2)林壑尤美 尤:_(3)山行六七里 山:_(4)饮少辄醉 辄:_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11、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j掇:(du)拾取,采取。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15用“/

12、”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