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954992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局域网应用技术 4.1 局域网基本概念一、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 1、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 2、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二、局域网拓扑结构 1、局域网在网络拓扑上采用了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结构,在网络传输介质上主要采用了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2、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的控制方法是“介质共享”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MAC) 3、环型拓扑结构:一般采用某种分布式控制方法 4、星形拓扑结构 (1)以计算机交换分机(CBX)为中心的局域网系统可归为星型局域网拓扑结构 (2)逻辑结构属于总线型和环型的局域网,物

2、理上也可看成是星型的 (3)只有交换式局域网之后,才真正出现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统一的星型拓扑结构 交换式局域网的交换节点是一种局域网交换机 (4)任何实际应用的局域网系统都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基本拓扑的组合与拓展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方法一、IEEE802.3标准与Ethernet 宽带总线局域网-Ethernet(以太网),其核心技术是他的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二、IEEE802.4标准与Token Bus IEEE802.4标准定义了总线拓扑的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相应的物理规范 令牌总线网在物理上是总线网在逻辑上是环网三、IEEEE802.5标准与Token Bus 4.3 高速局

3、域网技术一、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FDDI是一种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高速主干网,它可以用来互联局域网与计算机二、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 传输速率为100Mbps,1995年9月IEEE802委员正式批准了快速以太网,IEEE802.3u定义了新的物理层标准100BASE-T三、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传输速率为1000Mbps 1998年2月IEEE802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千兆以太网标准IEEE802.3Z 它定义了新的物理层标准1000BASE-T(定义了千兆介质专用接口)四、交换式局域网1、交换式局域网基本结构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它的局域网交换

4、机2、根据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交换机分为 (1)直接交换方式:优点是交换延迟时间短,缺乏差错检错能力,不支持不同输入 /输出速率的端口之间帧转发 (2)存储转发方式:具有帧差错检测能力,并能支持不同输入/输出的端口之间帧转发,但交换延迟时间会增长 (3)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既进行了差错检测也使差错延迟时间缩短五、虚拟局域网1、虚拟网络基本概念 传统局域网中逻辑工作组的组成要受到节点物理位置的限制 虚拟网络中逻辑工作组的节点不受物理位置限制 4.4 局域网的物理设备一、IEEE802.3物理层标准类型 1、IEEE802.3标准确定了相应的物理层标准 (1)10BASE-5(粗缆) (2)10BA

5、SE-2(细缆) (3)10BASE-T(非屏蔽双绞线) (4)10BASE-FP 10BASE-FB 10BASE-FL(光缆) 2、IEEE802.3u标准确定了相应的物理层标准 (1)100BASE-TX(5类非屏蔽双绞线) (2)100BASE-T4(3类非屏蔽双绞线) (3)100BASE-FX(光缆) 3、IEEE802.3z确定了相应的物理层标准 (1)1000BASE-T(5类非屏蔽双绞线) (2)1000BASE-CX(屏蔽双绞线) (2)1000BASE-LX(单模或多模光纤) (4)1000BASE-SX(多模光纤)二、网卡 1、网卡的基本概念 网卡既网络接口卡,它一方面

6、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另一方面连接局域网传输介质 2、网卡的分类方法 (1)按网卡支持的计算机种类分类:标准以太网卡(用于台式计算机) PCMCIA网卡(用于便携式计算机) (2)按传输速率分类:普通10Mbps网卡、高速100Mpbs网卡 、10Mbps/100Mbps自适应网卡、1000Mbps网卡 (3)按网卡所支持的传输介质分类;双绞线网卡、粗缆网卡、细缆网卡、光纤网卡三、局域网集线器 1、集线器结构 粗缆的连接端口AUI,细缆的连接端口BNC,光纤连接端口向上连接端口 从节点到集线器的非屏蔽双绞线最大长度为100m 2、集线器分类方法 (1)按其支持的传输速率可分为:10Mbps集线

7、器,100Mbps集线器,10Mbps/100Mbps自适应集线器 (2)按集线器是否能堆叠:普通集线器,可堆叠式集线器 (3)按集线器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分为:简单集线器,带网管功能的智能集线器 四、局域网交换机 传统的局域网每个时间片内指允许有一个节点占有公用通信信道 交换式局域网可实现多个节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 2、局域网交换机分类方法 (1)简单的10Mbps局域网交换机 (2)10Mbps/100Mbps自适应局域网交换机 4.5 局域网组网方法一、同轴电缆组网方法 使用同轴电缆组建以太网的方法:粗缆方式、细缆方式和粗缆与细缆混用方式1、 粗缆方式 500m中继器连接后的粗缆缆段最大长度

8、为2500m2、 细缆方式 185m中继器连接后,细缆缆段最大长度为925m 3/粗缆缆段长度500m二、双绞线组网方法分为:单一集线器结构,多集线器级联结构,堆叠式集线器结构三、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四、千兆以太网组网方法 在网络主干部分使用性能较好的千兆以太网主干交换机 在网络支干部分使用性能一般的千兆以太网支干交换机 4.6 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一、结构换布线基本概念1、结构化布线发展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在一座办公大楼或楼群中安装的传输线路包括布置在楼群中的所有电缆线及各种配件,并不包括各种交换设备 智能大楼是将计算机通信、信息服务和大楼安全监控集成在一个系统中 智能大楼的组成部分:办公化

9、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二、结构化布线系统应用环境主要应用在以下环境: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大楼布线系统、工业布线系统 4.7 网络操作系统一、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 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完成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服务二、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 1、网络操作系统分两类:面向任务型与通用型 2、非对等网络操作系统将联网节点分以下两类:网络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三、网络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1.、局域网基本构成 典型局域网有三部分组成: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通信设备3、 网络操作系统基本功能(1) 文件服务 (2)打印服务(

10、接受用户打印请求后本着先到先服务的原则)(2) 数据库服务 (4)通信服务 (5)信息服务 (6)分布服务(7)网络服务管理 (8)internet/intranet服务四、windows NT操作系统WindowsNT的版本不断变化,但两个概念是指能够不变既工作组模型和域模型以域为单位实现网络资源集中管理五、netware操作系统1983年novell公司推出netware操作系统1、 Netware操作系统组成它以文件服务为中心,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文件服务内核、工作站外壳、底层通信协议 4.8 网络互连技术一、局域网互连类型 1、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用网桥连接) 2、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主要通过路由器或网关进行连接) 3、局域网、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联 (4)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联(通过路由器或网关互联起来)二、网络互联的层次 1、数据链路层互联(互联的设备是网桥) 2、网络层互联(互联的设备是路由器) 3、高层互联(互联的设备是网关) 互连:指在两个物理网络之间至少有一条在物理上连接的线路,不能保证两个网络一定能进行数据交换 互通:两个网络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互操作:之网络中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具有透明的访问对方资源的能力三、网络互连设备1、网桥(分为透明网桥和源路选网桥)2、路由器(多协议路由器好用)3、网关(通过使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