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494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气质复习进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的气质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学前儿童的个性远还没有形成,但个性系统中的若干因素已经有 所发展,我们将在本节中阐述学前儿童的气质、自我意识、性格等 个性的因素及发展特点,并阐述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一、气质的类型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 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 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的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 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 特的色彩,不同气质的人其行为特点、言语速度、情绪类型、思维 习惯、交往风格、性格特征都有各自明显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在 他的所有心理活动中,并直接影

2、响性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对气质类型的划分一直 影响至今。他认为个体内有四种体液,其分布多寡构成人的气质差 异:有的人激动,如发怒,不可抑制,是由于黄胆汁过多,这种人 称为“胆汁质”;有人热情,活泼好动,是由于血液过多,被称为 “多血质”;另一些人敏感、抑郁,是由于黑胆汁过多,被称为 “抑郁质”;还有一些人冷静、沉稳,是由于黏液过多,被称为 “黏液质”。虽然,希波克拉底用体液来解释气质成因有点儿缺乏 根据,但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却比较切合实际。心理学 至今一直沿用这一分类。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 性三个基本

3、特点。它们在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时得到表现。由于在 个体身上在各种不同组合,从而产生了各种神经活动类型。其中最 典型的有四种。(1)强而不平衡型。兴奋占优势,条件反射形成比消退来得 更快,易兴奋、易怒而难以抑制,又叫兴奋型。(2)强、平衡而且灵活型。条件反射形成或改变均迅速,且动 作灵敏,又叫活泼型。(3)强、平衡而不灵活型。条件反射容易形成而难以改变,庄 重、迟缓而有惰性,又叫安静型。(4)弱型。兴奋与抑制都很弱,感受性高,难以承受强刺激, 胆小而显神经质。这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恰恰与希波克拉底所划分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见表 2-5)。表 2-5 气质类型对照表神经系统的特性和类型气质强度平衡

4、性灵活性组合类型气质类型主要心理 特征强不平衡(兴奋占 优势)兴奋型胆汁质容易兴 奋,难以 抑制,不 易约束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反应敏 捷,活泼 好动,情 绪外显不灵活安静型黏液质安静沉 稳,反应 迟缓,情 感含蓄弱不平衡(抑制占优势)抑郁型抑郁质对事敏 感,体验 深刻,孤 僻畏缩由于气质与神经系统的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因此,通常认为气 质类型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环境可能会掩蔽气质的特性, 但并没有改变气质。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 都能以自己特有的动力特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二、婴儿的气质类型(一)托马斯的气质分类托马斯(A. Thomas)根据活跃水平等九个维度(见表

5、2-6)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缓慢发动型三类。表 2-6 气质的主要维度名称表现活动水平在睡眠、饮食、玩耍、穿衣等方面身体活动的数量规律性机体的功能性,在睡眠、饮食、排便等方面常规变化适应 性以社会要求的方式调整最初反应的难易性对新情境的反 对新刺激、食物、地点、人、玩具或玩法的最初反应 应感觉阈限水平产生一个反应需要的外部刺激量反应强度反应的能量内容,不考虑反应质量积极或消极情 境咼兴或不咼兴彳丁为的数量注意分散度外部刺激(声音、玩具)干扰正在进行活动的有效性坚持性和注意 广度在有或没有外部障碍的条件下,某种具体活动的保持 时间英艾克森著,闫巩固译:心理学一一一条整合的途

6、径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 页。容易照看型的婴儿生理节律有规律,比较活跃,容易适应环境, 如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容易接受安慰等;情绪比 较积极、稳定、友好、愉快,喜悦的情绪占主导;求知欲强,在活 动中比较专注,不易分心;爱游戏,容易得到成人的关爱。这类气 质的婴儿占研究样本的 40%。难以照看型的婴儿生理节律混乱,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机能缺乏 规律性;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爱吵闹,不容易接受成人的安慰, 对新环境不容易适应,表现为易退缩和易激动;主导情绪消极,紧 张,焦虑强烈;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分心;难以与成人合 作,与成人关系不密切。在研究样本中这类婴儿

7、占 10%。缓慢发动型的婴儿不活跃,情绪比较消极,表现较为安静和退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比较温和和低调,对新环境的适应比较慢,通过抚爱和教育能逐步适应新环境。这类婴儿占15%。除了以上三类气质外,还有 35%的婴儿属于混合型气质。属于难以照看型气质的婴儿,如果家长照料态度不当,容易发生 心理问题,易形成不安全依恋(见第三编“交往中的学前儿童心 理”)。进入学校后,大多数这类气质的儿童会发生更多的适应问 题。而且,这类儿童在幼儿期和童年期表现为焦虑退缩,或有较多 的侵犯性行为。对具有缓慢发动型气质的婴儿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耐心,通常 不会发生心理问题。但如果家长对他们缺乏应有的敏感和关心,如 漠视

8、、粗暴等,他们也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而且进入学校后,与 同龄人相比,显得有些适应困难,如表现出焦虑不安等。(二)卡根的气质分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根受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启发,以 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为研究儿童气质的指标,提出了儿童气质研 究的新思路。卡根这样描述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儿童:在面对 一个不熟悉的人、物或情境的最初几分钟内,意识要对闯入的信息 进行理解。这时个体处在“对不熟悉事物的不确定”心理状态。个 体以不同的方式对不确定作出反应。面对陌生情境的最初 1015 分 钟内,有的儿童非常敏感,中断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退回到熟人 身边,或离开不熟悉事件发生的地点。如果这类敏感、退缩

9、、胆怯 是稳定的行为特征,那么这类儿童称为行为抑制性儿童。另一类儿 童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或人时,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没有明显改变, 甚至可能会主动接近不熟悉事件。如果这类不怕生、善交往、主动 接近陌生环境的行为稳定地发生,那么这类儿童则属行为非抑制性 儿童。行为抑制性儿童的主导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 让、行为抑制,经常有高度情绪性和低度社交性。行为非抑制性表 现为活泼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常把行为抑制性儿童称为胆小的孩子,把行为非抑制性儿童称 为胆大的孩子。如果不熟悉事件是一种新事物或环境的改变,行为 抑制性儿童就被称为敏感的孩子,行为非抑制性儿童则被称

10、为适应 的孩子。如果不熟悉的是一群人或一个人,行为抑制性儿童被称为 害羞的孩子,行为非抑制性儿童则被称为好交往的孩子。卡根发 现,4 个月的婴儿中有20%对新异刺激容易表现不安,有40%对新异 刺激表现坦然,还有 30%要再大一些才表现出稳定的气质类型。卡根在对儿童行为抑制性纵向研究中发现,非抑制行为的保持好 于抑制行为的保持。在儿童出生的2131 个月期间,由行为抑制性 向行为非抑制性的转变比相反方向转变的人数要多。卡根认为,气质是生物性因素,但它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十分明 显。神经系统活动特征随神经系统成熟过程有重组现象。儿童的行 为具有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能性。相关的研究表明,双亲是支配

11、型的儿童表现得较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母亲过于 严厉,孩子就会表现得幼稚、依赖、被动、胆怯。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儿童对新异事件的抑制或探索反应一般都发生在与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相互作用的背景中。当儿童处于一个新环境中,或 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母亲常会利用各种社会化策略去影响儿童的行 为,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对陌生人作积极的反应。这是儿童社会 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母亲的心理问题与儿童的行为抑制有关。易于焦虑和抑郁的母 亲,其子女的行为抑制性比例明显高于母亲正常组的儿童。研究发现,正常儿童的母亲认为孩子的社会技能主要来自他们自 身的社会经验,其次是观察学习。她们相信孩子能通过自我调整习

12、 得社会能力,因而她们很少使用支配式教育。如果孩子表现出社会 退缩,这些母亲往往把行为原因归因于孩子暂时的内部状态,如态 度或疲劳,因而用更积极、更关心、更有信心的态度矫正孩子的退 缩行为。而退缩型儿童的母亲习惯于采用支配性方法教给孩子社会 技能,把孩子的行为归因于儿童的天性,对孩子的退缩行为表现出 生气、失望、难堪、内疚,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缺乏容忍和自控的能 力。在影响儿童气质的因素中,父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种种 性别角色行为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此外,父亲对孩子的成就 动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较密切;成就 较低者与父亲的关系较疏远。孩子在校学习成绩、社会能力也与

13、父 子关系有关。父子关系比较冷淡的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成 绩较低,在人际关系中有不安全感,自尊心较低,常表现为焦虑不 安,不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儿童在婴儿期与父亲建立一种积极的 亲密关系,对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讲,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儿童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具有文化差异。卡根的一项比较研 究发现,华裔儿童在婴儿期和向儿童期过渡的期间,行为抑制性比 白人儿童强烈。在实验中,华裔儿童的言语和笑都比白人儿童少。 在与母亲分离时,华裔儿童哭得更厉害。在陌生情景中,华裔儿童 接近母亲的时间比白人儿童长。华裔母亲认为自己孩子的最明显特 征是胆小和害怕

14、,而白人母亲更倾向于认为健谈、幽默感、主动表 达情感是自己孩子的明显特征。在加工不熟悉的视觉、听觉信息 时,华裔儿童的心率比白人儿童更稳定。在另一项研究(Chen,et al.,1998)中发现,中国家长认为行为 抑制是儿童个性的积极方面,而加拿大家长并不这么认为。中国儿 童行为抑制的百分比远远高于加拿大儿童。研究者认为,文化信念 支持或改变儿童的原始气质成分。总的说来,儿童的气质成分在文 化和环境影响下,可能会有所变化。婴儿的行为抑制性是遗传与环境经过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 行为抑制性儿童所引发的父母反应方式与行为非抑制性儿童所引发 的有所不同。父母对极端的抑制和非抑制儿童的忍受力不同,父

15、母 对儿童气质特征程度的知觉和父母的自我理想是否一致,都会影响 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气质,最终影响 到儿童的行为特点。婴儿的气质类型早期形成后,对儿童的情绪类 型和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婴儿气质对个体行为具有一 定的预测作用。三、婴儿气质与行为预测(一)婴儿气质与认知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心理现象来说,气质本身是中性的。气质决 定着儿童各种正常行为的表达方式,无所谓好与坏。但每一类气质 对于环境因素都有易接受性和易损伤性两面,表现为某一类型的气 质对某一心理过程较为占优势,但对另一心理过程并不占优势。例 如,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1996)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具 有不同的记忆优势。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弱型的人对数量多、难度 大的实际材料记忆效果好;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强型的人对无意义 音节记忆效果较好。在动作记忆方面,对于不太复杂的任务,高级 神经活动类型属弱型的人比强型的人记忆好,而对于复杂的任务,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强型的人比弱型的人记忆要好。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维度研究气质,以便对儿童以后行为特点进 行预测。有人运用托马斯的三类型划分,发现从总体上讲,难以照 看型气质的儿童和缓慢发动型气质的儿童比容易照看型气质的儿童 的学习成绩差一些。影响学业成绩的气质消极特征主要是注意力高 度分散,及高活动性、趋向性弱、适应性差。这些消极特征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