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954595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课 三国鼎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国鼎立一、选择题1.曹操在诗歌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发生在()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两晋时期2.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王,国号吴3.“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4.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

2、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A.士兵不习水战B.骄傲轻敌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5.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都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都有曹操的军队结局都是以少胜多都促进三国鼎立形成A.B.C.D.6.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一场战役时,记下了以下几个重要地点“黎阳”“白马津”“延津”“乌巢”,他研究的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探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A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B

3、赤壁之战中曹军不习水战C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骄傲自满D诸葛亮和周瑜计高一筹8.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9.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对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卫温 D.诸葛亮10.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B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C造船技术较高,造船业发达D.建康是当时的政治经济

4、中心和最大的都会二、材料题11.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为“鼎”,一般来说,“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请你完成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 (1)小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后,为了加强记忆,用图示法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小结,请你把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2)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朝的奸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运用历史的观点来表述自己的见解。1.B 2.A 3.D 4.B 5.C 6.A 7.A 8.D 9.C 10.D11. (1)曹操。袁绍。刘备和孙权联军。曹军。曹操。A.魏,B.蜀,C.吴。(2)不同意。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因为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标志着东汉的结束。我认为他不是汉朝的奸臣,因为从历史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曹操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