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54503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郭思乐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近来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人民教育。以前我不太看教育专著,觉得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离自己太远,用不着,搭不上。就是上级教育部门逼迫教师人人征订一份的湖南教育,也是一到手半个小时便看了精要处,从来不去细细品味。那天我是看到阅览室我所喜欢看的杂文选刊全看完了,而其他书我又看不上眼以后才勉强借了两本人民教育,分别是22X年的第 3、1期合订本和 1、16期合订本。 没想到一看就上瘾了。我把“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和“生本教育”专辑一字不漏看了三遍,仍觉得意犹未尽。对魏书生局长和郭思乐教授深感佩服。幻想着:要是能在魏书生局长治下当老师,那该有多幸福啊。要是能在郭思乐教授的指导下进行

2、生本教育,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可惜,全国只有一个魏书生,郭思乐教授的试验还没有进入到湖南 郭思乐教授在生本教育中阐述。课堂从短期指标回到人的发展。“我们需要的课堂是强调人的发展的课堂。短期指标课堂得到了短期效应,但却失去了人。” 看看自己,教了十多年书,扪心自问。我有哪个时候没有把追求所谓的高分数、好名次做为目标而教学生呢。有哪个时候不是把自己的名利放在第一位,而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二位呢。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学校领导、老前辈们不止一次告诫我们:做为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打响“第一炮”。而这“第一炮”就是指“学生的成绩要好,名次要好,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追求这个“名”好

3、老师的荣誉,为了追求这个“利”得个第一名能奖50块钱,我们年轻老师(当然也包括年长的老师)不得不放弃学校里学的教育教学规律,而虚心向那些老教师、名教师学习,采取“灯光加汗水”的操作模式,一次又一次逼着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或者“满堂灌”“满堂问”,生怕自己的知识学生没记住,生怕考试的题目没讲到,更怕自己班的平均分低于年级平均分而落了个“不会教”的名声。 于是课堂上得中规中矩,整整板板,学生学得头昏脑胀,唉声叹气。效果是有了,成绩也好了,名称也提高了,教师感叹“孺子可教也”,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家长窃喜“咱家娃有进步了,将来肯定有出息”,感激老师,开怀大笑;领导称赞“你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4、不错,继续努力”,喜笑颜开,以为领导有方。只有学生愁眉苦脸,老大不乐,一期来辛辛苦苦就为了考那么个90分。 于是我们丢掉了教育的本质,全力追求分数,于是就有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至理名言”。于是老师沦为分数的奴隶,学生也是分数的奴隶。于是评价一个老师,简单的很,学生分数高的老师是名师,反之则是庸师甚至下岗分流。 年轻教师如此,年长的教师亦如此。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考得好成绩,你就是好老师,各种荣誉就会纷至沓来。 甲校如此,乙校亦如此。因为上级教育部门的评价就是如此。你所教的学生成绩不行,你这个老师就是不行,什么评优晋级你就靠边站,你想换个学校也难,谁愿意

5、要你个人平分倒数名次的老师啊。 于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老师们不再关注人的发展,不再关注知识以外的东西,不再关注考试内容以外的内容。所有的教学都为了考点,所有教学的目的都为了一个好的名次,一个好的分数。一篇篇充满感情的课文被分解成了许多的知识点,一个个专题被老师反反复复“炒来炒去”,炒到再也炸不出一点有味的东西来,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被老师变成了答题的机器,变成了毫无主见甚至生命意志的人。 于是,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办起了“重点班”“实验班”,把几十个优秀学生集中到一起“突击”,取得所谓的“优异成绩”。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学校开展了“奥赛辅导”,社会机构争相创办“奥赛培训班”,把一些大学生都做不出的题目拿给小学生来做,把一些到了大学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到初中要学生想偏了脑壳找到几种求法。为了追求短期效应,许许多多的学生过早的经受了惨烈的竞争,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锻炼的机会、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时光,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生本教育告诉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自然、健康、生动、可持续的生长、发展。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去牺牲学生一生的发展。 总之,一句话。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应。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