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韦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的启示.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文发表于广西教育2014.9,特此注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南宁市第四中学 韦伟摘要:高中作文教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诟病,本应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却变成地摊批货的售卖场。针对高中作文教学领域突出的“生活理念”缺失的问题,提出“作文教学”应与“生活教育”结合的实践策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知、感悟、积淀,使作文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辩证思考。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作文教学作为一线老师,深知中学生作文积弊。 “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反映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更难有佳作。语文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抱怨中学生作文:立意寡淡、内容空洞、形式八股、逻
2、辑不严、素材短缺、语言贫瘠、思想积弱、千人一面、万人同歌等等。一、当下高中生作文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历年年各省高考作文的基本情况,可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三大突出问题:素材短缺、情感虚假、思想匮乏。突出问题的背后,我们很清晰地看到“生活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缺失。立意偏向“高大全”的作文“文化”往往以一种宏大叙事湮没了学生真正的情感,太多成人化正统化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将学生的生活世界殖民化,学生长期束缚于枯燥乏味的课本学习和课堂学习中,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不会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到作文中,缺少对生活细腻的感知、深沉的感悟。教师作文教学应试化、模式化倾向严重。学生作文本该是言由心生、千姿
3、百态,可如今却批量生产,千篇一律。余秋雨曾评论:“如果孩子们的作文成了一种套子而长期得不到纠正,他们的观察、言谈、判断也会渐渐僵化,要不了多久,其中不少人就会失去自身创造能力。”余秋雨.全国“晚报杯”创新作文获奖作品点评集M.文汇出版社.2000.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走向看,作文命题都在积极引导高中作文教学走向真实、回归心灵、融入社会,但积弊难除,口不对心的作文依然能比比皆是。二、 普通高中新课改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一脉相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
4、为文造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这里面包含至少两重信息:一是学会感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二是关注社会热点,学会搜集素材。其实从“五四”时期,人们就看到了学生写作与生活的关系,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院”正是行之有效地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高中作文教学过多注重文体训练,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没有把前人的成果发扬光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应该是破解当下高中作文三大突出的问题的重要法宝之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基石,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
5、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陶行知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23页.可见,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命题。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 陶行知.陶行知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93页.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
6、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生活和教育应当是一个统一体,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融入社会的新鲜血液,教学方法也应该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当下的写作教学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生活教育”注重抒发内
7、心,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这不正是抓住了写作教学的根本和源头吗?(一)积淀生活,用丰盛诠释世界的瞬息万变陶行知认为,写作文“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涌现真实的泉水来。”那么,源头在哪里呢?“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第259页, 这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素材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习作反映的也应当是我们的生活。高考命题强调与生活接轨、与社会接轨,紧扣时代的脉搏,引导考生关注当下、关注现世。如2013年全国卷“手机归还”事件引导人们思索道德底线,湖南卷“追求事业和孝敬长辈”便带有鲜活的时代感,安徽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
8、样?”虽不是直接指向现实,却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提炼出“人应该有梦想”“人应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等方面立意。因此,拓宽学生作文的领域,让学生作文充满时代气息,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要写好此类文章,就要从“我们充实的生活”这一源头中去找寻“真实的泉水”。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翱翔”、“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实际上就是要“解放学生的眼”,放开学生眼界,让学生作文的根基立足社会。首先必须放眼世界,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其次注重积累,旁征博引。如广西一类文标杆卷爱心接力,春暖花开便是选择“的哥马志刚”、“捐款乞丐”、“廖智”等新鲜人物
9、素材和“雅安地震”等热点新闻,让文章夺人眼球。关注热点,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充实。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积淀,我们的学生写作时喷涌而出的便是不可阻挡的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而不是纯技巧的所谓“入格”。(二)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生命的真情实感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75页言为心声,从“作文”便可以看出学生“做人”的品质。因此陶行知才把“教人求真”明确地放到教师的职务中。这里的“真”实质上指的是情感的真挚,少一些伪道德,少一些假崇高。 “情感真挚”实际上亦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应遵循陶行知先生“行动
10、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4页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感悟生活的能力。如2013年新课标卷优秀作文大姐张扬便是感悟生活的佳作。它截取洗脸水风波、偷书风波、板报事件三个精彩生活片段,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个性使这篇纪实性小说脱颖而出。属于自我的生活素材,即使是及其平凡的生活,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独特的发现,便是新课标说提倡的“有个性、创意的表达”。 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学生的嘴”,意思就是要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极尽可能地言自己爱言之事
11、,表自己爱表之情。写作时更注重抒发自己的感受,而非评卷老师的“口味”,让学生大胆地说而不必顾忌,自由地写而不必束缚。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富有灵性的语言、率真的情感和张扬的个性。”雷玲.教师要学陶行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7页(三)思考生活,用思辨探索社会的是非曲直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25页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不是简单的论据堆积、人为地制造排比、生硬地添加史料能够做到的。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中学生作文中最缺失的便是思考意识、批判意识,写出来的作文肤浅、幼稚、空洞。以近两年的高考题
12、举例,2013年新课标2卷沿袭原全国卷“关注成长”的主题,以“热点材料+调查数据+要求”这种形式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1卷“切割钻石”引导学生思考勇气、经验技术、心态三个因素的思辨关系;湖北卷考查“方和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透彻地谈论方与圆之间的关系;湖南卷兼顾“追求事业与孝敬长辈”两方面,才能使立意全面深刻而全面;福建卷考生如能从“仰望夜空与立足脚下”着眼,彰显思辨;山东卷“为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可以从作家和纠错人两个维度思考问题。这些无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剖析,多角度看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四川教
13、育出版社.1991. 第635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应该多教给学生一些整合观点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技巧、锤炼思想的途径。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核心,指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突破思维定势,运用发散思维、聚敛思维、正反思维生发联想。四、结语“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如是说。作文亦是如此,只有通过生活的锤炼,感悟、积淀、思考,才能恣肆地表达、个性地抒发、深刻地批判。我们欣赏自然清新的文风,鼓励个性、创意地表达,依傍着生活的源头,用丰盛诠释世界的瞬息万变,用文字表达生命的真情实感,用思辨探索社会的是非曲直。 参考文献1陶行知.陶行知选集(三卷本)第1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课堂内外.2013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M.课堂内外杂志社.20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雷玲.教师要学陶行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 张士建.用生活教育理论破解高中作文教学难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11月.7 洪路平: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0年6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