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制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54008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日生活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日生活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日生活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日生活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日生活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日生活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日生活制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一日生活细节反思为什么孩子们对老师的一次又一次的叮嘱强调,会转瞬即忘?为什么孩子因为不会接水就不喝水?为什么在一段小小的时间空隙里,也要做一点小小的“坏事”我反思,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小班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好动、不好静的特点,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当老师苦口婆心地讲了一条又一规则时,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去关注他们认为有趣的事儿了。2.小班孩子年龄偏小,对于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自己的行为缺少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当看到同伴或其他孩子玩什么,就会模仿。3.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办的又太多,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从而也缺失了进行

2、自我服务的能力。4.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经常是以口头的规则约束孩子,相对于教学活动,关注的密度要小一些,孩子们也因为教师一时的“放松”就乘机搞坏。基于以上原因,我想: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关注并优化他们的生活活动更为重要。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活动,用心来感受,用爱来行动,探索优化幼儿生活活动的策略。1.优化环境,引领幼儿走进生活活动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经过优化的生活环境,能够让幼儿身心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们在“无声”的环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好地引发和支持幼儿的生活活动。基于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

3、们设计了简洁、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说教、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思考,主动尝试,完成对新技能、规则的领悟。如:在放衣服的厨壁上,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绘制了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叠衣服五步法”图示,还编写了叠衣服儿歌,伴着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们理解了叠衣服的动作要领,叠起来更容易、更感兴趣了。在自由活动时间引领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然后再试一试。在这一过程中,不用老师过多言语动作的说教,幼儿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折衣服。如:喝水时,孩子们经常会拥成一团,有的要挤,有的要插队,怎么办?“排队喝水”。可是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弱,还是需要老师经常的、不断的提醒。于是,我们就在饮水机

4、前画上一串小脚印,一人一双小脚印,走一个再上前一个。没有小脚印的可以先去小便洗手,可以和同伴坐下来说说悄悄话。简简单单的“一串小脚印”不但避免了孩子时间的隐形浪费,也使喝水环节变得更为井然有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区域,如午睡室、小书屋、卫生间、楼梯口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动手,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标志小图示,让“它们”来引领孩子走进生活活动。2.游戏融入,乐于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更是一种学习。将游戏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之中,使幼儿更乐于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做到洗手时主动做到不玩水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请幼儿玩游戏看谁洗得快,即老师播放一段节奏、长

5、度适宜的音乐,当音乐开始时,幼儿开始洗手;当音乐停止,幼儿就停止洗手。洗手时,还可以让孩子边洗边念念洗手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三下,一二三。关好水笼头,擦干手指头。”通过几次游戏,不但能帮助幼儿根据音乐调整自己的洗手速度,掌握洗手方法,而且还督促幼儿洗手时不玩水了区域游戏是孩子自由探索和发现的实践场地。在区域创设时,我们可以将生活区的创设与生活活动内容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操作材料,掌握生活技能如:我们在生活区里“种”了一棵“秋天的果树”:用绿色的布做成果树的形状,然后在上面钉上纽扣,再用红色的布做果子,“果子”上有扣眼,孩子们动手将果子扣在果树的纽扣上。在

6、让果树“结”出果子的同时,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学会了简单的扣纽扣本领。3.兴趣激励,感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兴趣是行动的动力。幼儿园每天的生活活动周而复始,重复进行,幼儿渐渐地就会失去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添加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使幼儿的生活活动更富有情趣和积极的意义。“吃饭慢”是小班孩子的通病,有的孩子吃着吃着就游离于吃饭之外了。随着天气的转凉,这更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大老虎、狮子这些森林中厉害的动物很感兴趣,也喜欢在游戏中扮演。于是,我们就开展“大老虎吃饭”的游戏,请他们扮演大老虎。老师说:“大老虎的嘴巴、狮子的嘴巴

7、吃饭很大口,还会嚼嚼碎!”孩子们听了,都想成为厉害的大老虎、大狮子,于是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午睡起床时,孩子们经常会把鞋子穿反。我们就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幼儿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喜羊羊的一半脸,右鞋贴上喜羊羊的另一半脸。幼儿穿对了鞋,就会看到一张完整的喜羊羊脸。在这些有趣的活动形式中,让兴趣激励着孩子在生活活动中行走,感受着成功与进步的快乐。4.拓展空间,体验生活活动的乐趣生活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而言,“愿意、乐意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是最重要的。拓展实践活动空间,使幼儿成为生活活动的主体。幼儿能够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根据幼儿的意愿,我们

8、尝试着让幼儿在生活上进行“自我管理”。如: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尝试着帮助老师挂毛巾、放杯子、还分饭;尝试着自己脱衣服折衣服;尝试着监督同伴做得怎么样。如:洗手时是否注意节约用水了?饭前是否洗手了?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服务自己、督促别人,也提醒自己。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在无限的空间里,体验生活活动带来的乐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我们将继续用心感受孩子的生活,用爱优化孩子的生活活动,让他们精彩的一日生活从生活环节起步,让他们在生活活动中愉快并自主的获得发展,让他们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