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53846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教研组主题活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 合 组 教 研 活 动主题: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准确把握提问

2、时机,合理安排提问对象,灵活运用提问技巧,有效处理提问结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是我们老师所要研究追求的。那么如何来构筑理想的课堂?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关键。、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会使用,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所以,提问在教学中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教师的提问能力,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提问,不仅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而且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提问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 提问

3、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潘长升) 1、提问的数量:提问随意性大,一堂课多的提几十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 (倪祖平) 2、提问的质量:提问的质量不高,单调,常常出现“对不对,好不好”,有些问题模棱两可,让幼儿无从回答,调动不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李远) 3、提问的形式:单一,一般都是老师问,幼儿回答,没有给孩子留下探究的空间,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可以说,这样的提问在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

4、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实践与研究”将成为我们综合组探讨的主题。二、 何为有效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

5、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这与以往灌输和强制式的“提问”(实际上是“发问”、“命令”)有质的区别。三、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原则 (倪兰英、倪静) 1、趣味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教师向学生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这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陈新利) 2、针对性原则。在任何活动中有不同的探究点,教师的提问会将学生的探究引向不同的方向。所以,教师的提问要直接指向活动的目标,既解

6、决了问题又突出了重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体育教学是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实现五大目标的,而运动技术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便于教学,往往将这一整体拆分若干个环节,其中某个环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即为重点;某个环节难于掌握的部分,即为难点,教师就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这样的环节上,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个重点或难点。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及时和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并有效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简单的结合物理演示法来提出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前滚翻的专门性练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不圆滑,造成翻

7、滚这过的技术性错误,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造成的,于是,我用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篮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就要提出:“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学生了解了这个原理后,在滚动时显然圆滑多了。 (潘长升、倪祖平)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问题是与封闭性问题相对应的,像“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之类的问题就是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只停留在简单认知状态,它对学生的思维挖掘很浅;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能够作出多种解释或回答。它的提问形式多种多样,像“如果,那么” “你是怎样认为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8、吗?” “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类的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运用比较、演绎、归纳等思维形式,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顾幸升、尹杰文)4、科学性原则。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其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启迪幼儿的智慧。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能启迪思维,就不是好的提问,要予以避免和克服。 5、适度性原则。课堂提问的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如果太难,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出来,那么中等生及差等生将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问题太容易,连差生都不用动脑筋就知道答案,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

9、味。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让大部分学生想一想都能回答出来。同时应注意在不同的只是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差别,有些问题是给差生的,还有一些问题是给优等生的,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回答问题。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的切入点,针对搞好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的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来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

10、”。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性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良好的成果。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如像“地球为什么会有引力?”这类问题学生不能理解,自然也就回答不上。如教学一年级学生跳短绳,老师问“康信文为什么还没有学会跳短绳?”回答的题目很多,但是正确的很少,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还无法理解手脚协调配合。四、 有效提问的方法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灵活的教学演讲形式,通过提问,一能激发学生思维,二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三能反馈教学效果。以下将探讨如何设置灵活、多变、有效的课堂提问语:1、直接提问法:即直截了当地提问,无论发问求答,还是自问自答

11、,都在于得到直接的答案。例如:上次我听李远老师的课,欣赏在快乐的日子里课例片断初步欣赏师:请同学们听音乐在快乐的日子里并思考;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生:( 1)我听到快乐了( 2)喜庆的(3)速度有快有慢。 在这个课例片段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充分聆听,二是引发思考、探究与互动交流,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和表现手法,问题的设计直奔教学目标。2、诱导提问法:教师巧妙、恰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适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师要讲的问题上来。例如“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如果?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要使这种事实真的发生

12、需要哪些条件?”等等,这类问题分三个方面,即形成概念、材料解析和应用原理。3、启示提问法:启示型提问,顾名思义,重在启示。准备并授某一问题、道理,但又不直接讲授,而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直至悟出某个道理。运用启示提问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欲正故误、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提问方法,例如赵老师执教的去超市购物开始赵老师多媒体的图片出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一层一层进入文明购物和明白消费,学生学的非常清楚,我们听课的老师听的非常清晰。所以,目标的达成度非常好。 总之,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一堂课的具体特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时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互动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