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记承天寺夜游.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53791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记承天寺夜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记承天寺夜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记承天寺夜游.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舒兰市第十三中学校教案用纸(正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设计人:学科语文年级八年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课时授课日期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目标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形成语感。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手段学生出席板书版画设计 教学反思舒兰市第十三中学校教案用纸(副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修改完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

2、课题)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二)解读标题。明确:文体(记), 时间(夜),地点(承天寺)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3、。(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读得层次分明。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

4、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4、全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

5、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3、探究“文人心境”。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他的那份豁达乐观如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该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寄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