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372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施工组织设计论文内容: 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4第二章 工程概况5第三章 施工方案7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10第五章 施工平面图33第六章 质量安全措施34第七章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56第八章 劳动力计划61第九章 施工机械计划63附录:附件一:学生公寓A楼、B楼施工平面布置图66附件二:学生公寓A楼、B楼施工总进度计划表67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本工程施工图纸二、本工程招标文件三、本工程预算书四、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五、有关规范及标准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024、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26、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9、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10、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第二章 工程概况2.1、概况本工程两单位工程(学生公寓A楼、B楼)主体均为现浇混凝土砖混结构。2.2、基础概况:本工程基础设计1-7轴为人工挖孔桩基础,7-23轴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3-38轴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混

3、凝土标号为C20(独立基础垫层为C10、条基垫层C15),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00Kpa、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约为7m,桩径为900,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极限阻力标准值为2200Kpa。2.3、主体概况本工程两单位工程主体均为现浇混凝土砖混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除123轴底层架空层柱及一层楼面混凝土为C25,其它柱梁、楼面、屋面均为C20,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级,砖砌体一层及以下为Mu10红机砖,M10水泥砂浆砌筑,二至三层砖砌体为Mu10红机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四层至六层砖砌体为Mu10红机砖,M5.0混合砂浆砌筑。2.4、装修工程本工程内

4、装修墙面、天棚分别采用M2.5混合砂浆找平20厚,纸筋灰光面,然后均为乳胶漆刷白二度。楼地面装修除公寓标准间、走廊、楼梯间为普通水磨石地面,卫生间、盥洗间、阳台均为彩色防滑砖楼面,踢脚线为水泥砂浆和现浇水磨石踢脚线150高。外装修为1:2.5水泥砂浆底,面刷外墙涂料。2.5、门窗工程门窗为公寓标准间分户门为金属防盗门(由甲方自理),卫生间为塑钢门,在主要通道口设防火卷帘门,窗均为铝合金窗。2.6、屋面工程屋面防水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上铺架空预制隔热板。2.7、水电概况1、水卫方面1.1室内给水管采用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方式。室内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卡套式连接。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

5、接。1.2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胶接。排水方式采用部分分流制排水。卫生间废水排入散水明沟,污水排入化粪池。1.3消防系统:室内消防系统中消火栓采用DN65,水龙带敷设长度为25米,水枪喷嘴dg19,消火栓离地面1.1米安装。2、电气方面2.1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级。电源从配电房引出,分二度进线,室外部分直埋,进户穿钢管保护。电源采用TNCS制380/220V电压供电。进户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2.2室内线路均采用铜芯塑料绝缘,穿阻燃线横沿墙暗敷。2.3本工程防雷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防雷系统设避雷带,采用12镀锌圆钢,沿屋面四周明敷设。2.4接地装置采用TN-S系统,利用柱内两根对角

6、主筋16以上的圆钢两根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与底层地圈梁、承台主筋焊接,利用基础梁与基础内主筋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2.5电话系统由交接箱,分线盒及电话插座组成,交接箱安装高度为2.0m,线路全部采用穿钢线槽沿墙明敷设;计算机局域网采用星型拓扑形式,由校计算机中心引来大对数电缆至值班室,在配线架跳线后穿金属线槽沿走廊明敷设,再穿PC管暗敷至各使用点,一根五类双绞线穿PC15管,两根采用穿PC20管。2.8、施工条件1施工现场修筑宽为3.03.5m的一条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用混凝土浇筑,厚120mm。2施工用水由建设单位指定引出口后,施工单位用DN50水管引至作业现场,施工用电从甲方指定点引至现

7、场总配电箱后分至作业点。3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规定组建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配置工程施工必须的人力、物力等资源。2.9、项目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及工期要求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市优良工程奖,其中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分部与装饰分部工程必须达到优良标准;2安全生产目标:安全达标,杜绝死亡及重大伤亡事故发生;3工期要求:总工期228天,其中基础工程2015年元月16日完成;主体工程2015年4月20日前完工。2.10、项目组织机构及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根据我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项目施工的组织机构为:1、项目经理部设置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核算员、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

8、、保管员、资料员、财务员等。2、项目经理部为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含保修期)施工生产经营的管理,代表企业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对最终产品的实现和对业主进行全面、全过程负责的管理实体。本项目施工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如下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财务员各班组长各工种工人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项目经理对本项目工地的安全生产全面、具体负责,是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本项目工程安全管理网络如下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混 凝 土 班 组土 方 班 组水 电 班 组装

9、饰 班 组木 工 班 组钢 筋 班 组第三章 施工方案3.1、工期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我公司工期安排为:基础工程30天,主体工程110天,装修、水电安装工程80天,竣工收尾8天,为保证工期的实现,各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均由独立的施工班组完成。3.2、施工流水段划分和施工顺序(一)流水段划分(1)本工程按每个单位工程划分为一个施工段,每个单位工程的每个自然施工层划为一个施工流水段。(2)充分利用平面、空间和时间组织主体交叉作业,为尽早入装修和各专业施工创造条件,避免出现装修高峰,做到均衡作业。(二)施工顺序(1)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总原则,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基础

10、主体屋面外墙装修水电明沟散水。内部装修与主体交错进行,以满足工期需要。(2)基础施工顺序为:人工挖孔灌注基础,其施工顺序为:放线人工挖孔制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施工顺序:人工挖基坑浇砼垫层承台钢筋承台混凝土柱基础施工顺序:放线基槽土方开挖浇砼垫层桩基础砌筑基础梁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基础梁开挖支模扎筋浇砼回填(3)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墙体砌筑楼面支模扎筋砼浇捣养护(4)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回填,以免影响上部结构施工。(5)水电工程随基础、结构同步进行施工。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件二:学生公寓A楼、B楼施工总进度计划表)4.1、施工准备阶段一、技术准备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1.1施工图纸是否

11、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1.2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份间有无矛盾、错误或遗漏。1.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2、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和结构形式和特点。二、现场准备1、根据给定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注。2、做好“五通一平”,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通、排水排污畅通和场地平整。按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设置好施工用水用电管网。在规划道路和位置修筑施工临时道路,建临时排污沟、排污井。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火设施(备)及安装通讯电话。3、按照施工

12、总平面图和临时设施需要计划,搭设各项临时设施,沿现场四周设置临时围墙,为正式开工准备好各类用所(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布置)。三、生产准备1、按程序文件要求组建项目经理部,并制定各级管理人员职责。2、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3、组织施工机具适时进场,按施工总平面图要求指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安装、试运转、验收和日常保养等工作。4、做好施工生产的质量监控和安全保护的用品、用具等准备。5、确保抢工期的后勤保障准备。四、水电准备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图集。1.1施工图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有无矛盾。1.2收集有关规范和图集2、编制施工预算,列出主要材料进场计划和机械设备用量计划。3、选择、培训施

13、工人员,组织其熟悉图纸,了解工程主要特点及要求。4.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测量放线1、定位放线依据规划部门定位记录及施工图纸为依据,将主轴承线按总平面布置图及有关基础图所示的几何尺寸进行延伸放线。2、建筑物控制测量2.1平面控制:采用矩形控制网定各轴线。每条线必须延长至建筑物外2-5米处,打出控制桩,详细作记录。所有控制桩必须用砼包裹固定。放线不得少于2次,并做好技术复核记录。2.2基础控制2.2.1人工挖孔桩基础及基础承台放线时按纵横交叉点布点,并打好龙门桩及控制桩。2.2.2在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对好有关后视点后,在基础上用油漆标出有关轴线位。2.3墙体控制当地梁施工完毕后,根据轴线控制桩安置经纬仪后,视定出轴线,弹出墨线。2.4高程控制2.4.1会同监理按规划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往返方法把高程点引入施工现场并用油漆标出,测设完毕报监理复验。2.4.2根据场地标高标出0.00标高。2.4.3楼面标高控制:用钢卷尺从0.00标高线沿墙面向上丈量和传递,避免分层传递误差。二、地基与基础工程本工程基础形式由人工挖孔桩基础和钢筋砼柱下独立柱基、承台,基础梁组成。1、人工挖孔桩(详见附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1.1根据规划及图纸设计定出实验楼与行政楼位置和0.000标高,测出各轴线,打上龙门桩和孔桩四周控制桩及孔桩桩心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